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主要精神讲解——王建新副厅长在党务干部培训会上的讲课稿

29.04.2016  19:54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建议》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全党要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继续顽强奋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

      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概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习近平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并作了重要讲话。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建议》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提出并阐释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分别就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进行阐述和部署,强调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

二、全会精神的主要内容

      (一)“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6个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1.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20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 2. 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3.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4.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5.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 1. 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 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 2.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依法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激发各族人民建设祖国的主人翁意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 3.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4.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 全面提高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 5.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坚决维护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信息、国防等安全。

(五)完善发展理念。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1. 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 坚持创新发展,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1)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2)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3)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4)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5)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6)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7)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2.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 (1)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2)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3)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4)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3.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1)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2)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3)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4)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5)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6)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4.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 (1)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提高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2)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3)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4)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以互利共赢方式深化两岸经济合作,让更多台湾普通民众、青少年和中小企业受益。(5)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6)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主动参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5. 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1)增加公共服务供给。 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 (2)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注:我国现行脱贫标准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为2300元,2014年现价脱贫标准为2800元。按照这个标准,2014年末全国还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2020年全国脱贫标准约为人均纯收入4000元。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目标是可以实现的。2011年至2014年,每年农村脱贫人口分别为4329万、2339万、1650万、1232万。通过采取过硬的、管用的举措,今后每年减贫1000万人的任务是可以完成的。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可以解决3000万人脱贫;通过转移就业,可以解决1000万人脱贫;通过易地搬迁,可以解决1000万人脱贫,总计5000万人左右。还有2000多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可以通过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现社保政策兜底脱贫)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3)提高教育质量。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4)促进就业创业。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 (5)缩小收入差距。 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 (6)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7)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8)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同时,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民政工作重点,理清我省民政事业发展思路并稳步推进。 通过全面系统学习,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建议》有关民政工作的重大部署。 一是 要紧紧围绕共享发展这一理念,立足民政职能职责,把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和着力增进人民福祉的要求贯穿于民政工作始终,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一目标作为谋划、推动民政各项工作的根本点。 二是 要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的重要战略机遇,不断提升我省民政公共服务设施保障能力。 三是 要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快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是 要统筹救助体系,强化政策衔接,推进制度整合,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加强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帮扶和扶贫攻坚,做好“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五是 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 六是 积极参与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积极帮扶存在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加大志愿服务活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七是 围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部署,密切军政军民团结,积极支持国防建设和军队改革。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八是 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加强民政法治建设,加快形成我省民政领域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要坚持改进作风,力戒奢侈浪费,制止奢靡之风;在生产、流通、仓储、消费各环节落实全面节约;管住公款消费,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九是 要及时排查化解民政服务机构安全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势头。 十是 加强和改进信访和调解工作,有效预防和化解涉及民政工作的矛盾纠纷。

三、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

      要按照厅党组的部署和厅直属单位党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的要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贯彻活动,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云南民政事业改革发展和我厅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更好地用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是 要抓好学习。通过组织召开厅党组(扩大)会议、厅党组中心组学习会、党员干部大会、党委扩大会、座谈研讨会、邀请省委宣讲团成员宣讲、党员干部学习讨论,广泛开展全会精神的学习、辅导、宣讲、研讨,用全会精神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个人自学每周不少于6学时,集中学习每周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半天。坚持以自学为主、集中学习为辅,正确处理好学习和工作关系,确保全会精神传达到每一位党员干部。 二是 认真撰写心得体会,每位党员干部都要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心得体会报厅直属单位党委。 三是 要加强宣传,开展宣讲培训工作。 四是 组织征文评选活动。 五是 要科学谋划“十三五”,并切实抓好当前各项工作。 六是 要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加强督促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