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内涵及要义

31.05.2017  14:33

  临沧市委决定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并把这一实践活动作为每一名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如何理解“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的形成背景,如何把握“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的的内涵要义,弄清楚“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 实践活动的现实要求,对于我们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统领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的形成背景

(一)确定施政方针。中国是多民族国家。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各族人民结束了民族压迫和民族纷争的历史,迎来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合作、繁荣发展的新纪元。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确定了施政方针,即确定按照中国国情建立单一制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确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确定中国境内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并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法律形式来确定。

(二)消除民族隔阂。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有关精神,结合当时的形势任务,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开展各项联谊活动,用以消除民族隔阂。诸如多次派出中央慰问团、访问团、代表团深入边疆民族地区,给边疆人民送来大米、盐巴、布匹、生产工具等,组织医疗队到边疆,为少数民族群众免费看病等,把党的光辉、党的温暖送到边疆。同时,又组织各少数民族参观团到首都北京、上海、昆明等内地参观,让少数民族感受内地的建设与发展,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正确,增强边疆各少数民族对共产党的认同、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对国家的认同,增进了各民族间的了解和友谊,消除各民族之间的隔阂。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边疆人民的爱国情感,赢得了边疆人民对党的衷心拥戴。

(三)增进民族团结。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改变民族成分和民族名称比较混乱的状况,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贯彻落实各项民族政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组织包括专家、学者和民族工作者在内的科研队伍,进行了大规模的民族考察识别工作。通过民族识别和调查研究,理清了我国民族的基本结构,确认中国有56个民族成分,为实现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享有平等权利创造了必要前提。

(四)制定特殊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一些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不搞“土改”,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政策。加强“直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帮助“直过区”兴修水利,修筑公路和人马驿站,为“直过区”群众无偿提供农具、籽种、粮食,食盐、衣物等,对供应“直过区”的商品,采取“不赚不赔,有赚有赔,以赚补赔”的特殊贸易政策,对“直过区”部分农副产品实行最低保护价等;为促进“直过区”社会进步,在“直过区”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发展进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对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又开启扶贫攻坚战,在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贫困地区落伍”,佤族作为一个“直过民族”,沧源作为“直过地区”,更是感到极大鼓舞。

  二、“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 实践活动的内涵要义

  通过民族区域自治、消除民族隔阂、增进民族团结、采取特殊政策等发展过程,逐步形成“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知恩、感恩、报恩的民族情怀。这个民族情怀内涵要义应该包含三个基本内容。

(一)坚定不移听党话。如前所述,通过制定政策、人员交往、情感交融、物资交流等一系列宣传和联谊,使边疆民族群众从心底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正确,增强了对党和政府,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认同感,看到了民族振兴幸福的曙光。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边疆人民就坚定不移听党话。当今,边疆各族人民得到党和政府实惠更多,更要不折不扣地听党话,坚定坚决地维护边疆安宁,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二)不忘初心感党恩。没有党和国家的建设投资,就没有沧源边疆经济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没有党和国家的关怀、教育和培养,就没有边疆民族干部的茁壮成长。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党员领导干部,要不忘初心感谢党和国家的恩情,用自己成长经历、亲身感受和所见所闻,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温暖,让边疆各族人民从心底感党恩。

(三)旗帜鲜明跟党走。跟党走,不是光说在嘴上的空话,而是要付出切实的行动。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旗帜鲜明的亮出党员身份,要爱岗敬业,要用心做事。要一项工作一项工作地推进,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落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件事一件事地办好,用切实的行动来体现听党的话,跟党走,用务实的工作来成就梦想。

  三、“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 实践活动的现实要求

  开展“党的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既有形成的历史根据,也有深刻的内涵,更有现实的意义。

(一)开展“党的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是讲政治的要求,是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看齐的需要。2016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公开提出“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政治局以全会形式第一次在党内明确地提出“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四个意识”的提出,党的集体领导核心的确立,标志着中国政治、中国治理进入一个新阶段。在全党向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发起总攻的关键历史时期,临沧市委决定开展“党的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是树牢核心意识,坚决维护核心地位和中央权威的现实要求。

(二)开展“党的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 实践活动,是促发展的要求。“一带一路”倡议和“辐射中心”建设,把沧源推到前沿阵地,给沧源带来强大的发展动力和机遇。如前面所述,沧源边疆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如果不是靠党和国家投资建设,仅靠沧源自己的财力,就没有如此的大发展。开展“党的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 实践活动,是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办事情,把党中央大政方针不折不扣落实到位的现实需要,是推进沧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沧源对外开放,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现实需要。

(三)开展“党的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 实践活动,是凝聚人心的要求。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重在实践,重在行动。各级党组织要搭建平台,让每一名党员干部强化政治意识,保持政治本色,把理想信念体现在时时处处的行动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设美丽家园,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情怀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录入者:曹建文 责任编辑:曹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