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10元内低价药渐渐消失 利润低处罚力度小是主因
低价药 记者刘筱庆/摄
5分钱一片的克感敏,2毛钱一颗的宝塔糖,8毛钱一支的青霉素,1元1支的氯霉素滴眼液,2元1瓶的痱子水、甘草片,3元1瓶的板蓝根、岩白菜,5元一瓶的穿心莲、去痛片……这些物美价廉的药曾伴我们几十年,是千家万户的常备药品,治愈几代人的病痛。
这些在10元以内的药,被老百姓习惯地称之为廉价药。在卫生行业内,它有一个更专业的名词——低价药。国家发改委确定低价药品日均费用标准为:西药不超过3元,中成药不超过5元。这些低价药并非疗效欠佳,而是指能够基本满足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保证供应、基本能够配备、国民能够公平获得的药品。
如今,不少市民为了能购买到经典低价药,不得不奔波于各大药房。这些药品,正在慢慢消失,其中不少已难觅踪影。
药的故事
镜头一:“宝塔糖”没了
家住万泰小区的王奶奶见小孙子肚里发现蛔虫,她想买些从前仅卖两毛钱一颗的打虫药“宝塔糖”给孩子吃。小区里、社区周边,她连续跑了一心堂、东骏、健之佳、云南白药等几大连锁药房,都找不到“宝塔糖”的身影。几大药店导购各自向王奶奶推荐了肠虫清、阿苯达唑颗粒等驱虫药。这些新药品零售价在每盒20元左右。“我就想要‘宝塔糖’,多好的药怎么就没有了呢!”对此,药店工作人员的解释是:“宝塔糖已经过时了”。
与此类似,很多市民都能发现,去医院挂吊瓶,也已经很难再见到“青霉素”。取而代之的是“头孢”,两者价差十余倍。
镜头二:600多元治感冒
从贵州威宁老家来昆看望儿子的管大爹数日前感冒入院,输液3天,开了一堆药品,花了600多元,心疼不已。
管大爹说,他老家村里小诊所的药不贵,“看个感冒发烧,买几块钱的药,严重的打上一小针,一般也就好了。贵点的药,在农村很难卖出去。”
“一般的头疼感冒1毛钱买包头痛粉就解决了。不像现在,进个医院,一大堆的药,效果还没有原来的老药好。” 在管大爹的印象中, 8毛钱一支的青霉素、3毛钱的红霉素眼膏、2元的干酵母片、土霉素、穿心莲、氯霉素……都是非常管用的药品,但这些药在昆明的药店现在几乎已买不到。
镜头三:药店老板的情结
20多年前宣威职中毕业的李女士,在老家的乡镇上开了家便民药店。如今,药房越开越大,除了盖起气派的楼房,还买了几辆车跑业务,成为当地乡镇有名的药老板。
“这些便宜又好用的低价老药,是很多中老年人的情结。”李女士说,“在乡镇开药店,赚的就是毛毛钱。”最初开药店时总投了3000多元药品就摆满了柜台。“那时村民生病买药,花的都是一毛两毛,多者也不过是块把钱。”
“扑热息痛片7毛钱一板,茶苯海明片1块钱一盒。”李女士说,由于利润低,很多药厂很少生产低价药,但如今她药房里卖的还是低价药。包括去痛片、扑尔敏等一些经典老药,从来没有断过货。不过也有很多低价药进不到货,例如胃舒平。
现状调查
药店:显眼位置多是高价药
市民刘先生说,以前售价几分钱一片的去痛片很受欢迎。可是现在去药店如果不是指名要这种简易包装的药,药店大多会推荐布洛芬等售价约20元的止痛药,更多的药店则根本没有去痛片。
孙女士患有甲亢,近期又有复发症状,她想买几块钱一瓶的他巴唑时,连去4家药店都被告知没货,店员推荐她一种进口药,价格上百元。
许多市民都表示,去药店里购买药物时,导购往往会推荐一些进口高价药,导购们大多表示高价药疗效比低价药好很多。
记者在昆明的健之佳、一心堂、福林堂等几家大药房走访时,在柜台上逐一查找对比,发现一两元钱的药品几乎不见踪迹,5元上下的也被摆放在不显眼的位置。几家大药房相同点是,10元以上的药品,基本都分类摆放一起。价格相对高一点的特效药,基本都摆放在显眼位置,是药品促销员推销的重点产品。
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阿司匹林片为例,规格为500毫克的10片装的建议售价0.61元。但记者走访昆明多家药店均无此药出售。大多数药店都会推荐“阿司匹林泡腾片”,虽然成分和规格都和“阿司匹林片剂”一样,但售价为4.3元,与指导限价相比高了7倍多。
诊所:用便宜药 问诊者排长队
“就拿感冒来说,在感冒症状初发时吃2片克感敏就很见效,干嘛还要买高价药呢?”说这话的江阿姨,是昆明某大医院的退休医生,如今还在一家民营医院坐诊。江阿姨说,对于轻微患者,她一般开出的药品也就在几十元上下。因为便宜疗效好,她也赢得很好的口碑。但是,她每月的工资主要靠开出药品的多少来提成,一般每月的收入要比其他医生低。
江阿姨说,她有退休工资,没经济负担,不会做有损医德的事情。
与江阿姨有同样理念的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吴医生。他的诊所开在棕树营小区,周边居住的老年人很多,更钟情于低价的“老药”。因为便宜又有疗效,每天前来问诊开药的人排起长队。
记者调查获悉,像吴医生这样有着“老药情结”的医生,不在少数。在郊区一些地方,老医生、老诊所很有市场。在大观楼附近的一村子里,就有一家专看疑难杂症的老诊所,一般开出的药,每人不超过60元,而且一天定量看病人,慕名前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
记者在众多药店、诊所走访时,很多医师告诉记者,其实低价老药的消费群体很小,多是受那些有老药情结的中老年顾客青睐。
网友:10元内药品消失得最厉害
维C银翘片、红药水、三黄片、黄连上清丸……有网民盘点,这些多则几元少则几毛钱的药,近年来越来越难买。不仅如此,诸如牙周灵片、环丙沙星胶囊、注射用红霉素、葡萄糖酸钙片、复方甘草片等多种低价药,则已退出百姓视线。许多传统低价药,像几分钱一支的地高辛强心针剂、高血压病危患者常用的盐酸肾上腺素等,在医院早就难觅踪迹了。
有网友总结发现:10元以内,特别是1元以内的价格低、利润空间小的药品,消失得尤其厉害,如20片才0.6元的扑热息痛、1元左右一瓶的氯霉素眼药水和去痛片,还有市民过去常用的感冒通、痱子水、足光粉、速效伤风胶囊等都越来越难买到。低价药物的短缺,成为眼下看病贵的一个重要原因。
甚至,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常用药,在社区药店、卫生服务中心也不一定有售,例如麻黄碱滴鼻剂、水杨酸软膏剂、十滴水酊剂、护肝胶囊剂这几种药品,大多数药店都没有,而诺氟沙星胶囊、甲硝唑片剂、布洛芬片剂、头孢氨苄片剂、感冒清热颗粒剂、阿莫西林胶囊等药品虽然药店有售,但和名录中相同的低价药很少,大多是规格、成分相同,但厂家不同,价格悬殊也很大。
编辑:廖拓溪责任编辑:徐婷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