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做胃肠镜检查 可保胃肠三五年平安

10.10.2014  12:57
  早做胃肠镜检查

  可保胃肠三五年平安

  “名医大讲堂”走进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专家提醒,人到中年需防“吃出肿瘤”,胃肠癌症早诊早治治愈率高

  名医大讲堂

  主讲嘉宾: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徐瑞华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王风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结直肠科副主任卢震海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徐瑞华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王风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结直肠科副主任卢震海副主任医师

  文/记者任珊珊、黄蓉芳

  通讯员黄金娟、蒲恒颖

  图/记者邱伟荣

  中国胃癌病人总数约占世界胃癌病人总数的50%,城市大肠癌的发病率以超过世界平均增长水平一倍多的速度攀升……对于活在“舌尖上”的国人来说,消化道肿瘤构成的威胁不可小觑。

  9月23日,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走进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举行“胃与筹谋、从肠计议——胃肠肿瘤防治专场”讲座。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徐瑞华教授,内科王风华副主任医师、结直肠科副主任卢震海副主任医师为280位本报读者开出“健康处方”。专家强调,早期胃肠癌经过规范治疗,很多病人可得到治愈。要想早预防早发现,年过四十建议做一次胃镜和肠镜,可保肠胃三到五年的平安。

  肠癌

  发病率

  典型“富贵病”呈西降东升

  大肠癌根据发病部位,可分为结肠癌和直肠癌。“大肠癌有中国特色。”徐瑞华指出,大肠癌被称为“富贵病”,我国患者多分布在大中城市,且比国外患者“年轻”10~15年,平均发病年龄为45岁左右。中国患者恶性程度高,一发现就是晚期,且发生部位较低,直肠癌占60%~70%,而欧美大多数为结肠癌。

  近年来,欧美大肠癌发病率出现下降,而在原本发病率不高的我国,却出现缓慢增长。其实,许多大肠癌患者完全可以早发现。徐瑞华指出,直肠癌指检、直肠镜、结肠癌检查可及时发现多数大肠癌。

  报警症状

  排便习惯改变并有便血

  “大肠癌有哪些症状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结直肠科副主任医师卢震海介绍,肠癌主要有如下五大表现:肠刺激症状和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肠梗阻,腹部肿块,贫血、消瘦、发热、无力等全身中毒症状。

  “如果发现大便习惯或性状改变,比如突然一天几次或有血,无论是鲜红的血还是浓黑色的血,都应该警惕。” 卢震海说,如果经常肚子胀痛,也可能是肠癌引起的肠梗阻。此外,肠癌病人一般便血比较厉害,经常脸色苍白,大多会贫血。“很多人还以为是突然间减肥成功了,其实是得了肿瘤。”卢震海说,家族史也是大肠癌的高危因素,20%的患者跟遗传有关。中国人的肠癌50%是直肠癌,30%的直肠癌可通过指检确诊。

  卢震海说,肠癌容易和一些疾病混淆,例如阑尾炎、消化性溃疡、胆囊炎结肠结核、痢疾、痔疮、肛瘘等,需要有经验的医师耐心检查,仔细鉴别。

  预防

  少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

  徐瑞华指出,大肠癌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久坐不动,缺乏锻炼,喜好高热量、高糖食物,爱吃红烧肉、牛肉等高饱和脂肪酸,精制碳水化合物,饮食中缺乏膳食纤维,爱好油煎炸食品、腌制食品等,都会增加患癌风险。约20%左右大肠癌归因危险度与遗传背景有关,一代亲人有1例大肠癌,则患病风险增加3倍,如果有2例大肠癌,风险增加9倍。

  要预防大肠癌,除了要多运动,保持膳食营养平衡,多吃蔬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红烧肉爱好者要管住嘴,更重要的预防措施是年过四十岁,可以开始第一次结直肠癌筛查,采用问卷调查和粪便潜血试验。粪便潜血试验应每年进行一次,如果连续3次检测正常,以后可2至3年做1次检查。

  高危人群在此基础上需接受结肠镜筛查。如肠镜发现息肉要及时切除,以后每年复查结肠镜直至正常。如果筛查阴性,则需要每年进行粪便潜血试验,结肠镜每3至5年复查1次。

  胃癌

  风险: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患癌风险增两倍

  徐瑞华指出,我国胃癌发病率存在地区差异,以青海、甘肃、宁夏为代表的西北地区和江苏、上海、浙江、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发病率较高,广东、广西、贵州为低发区,就广东而言,粤北为高发区。胃癌的发病随年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40~60岁年龄段常见,男性患者大约是女性的两倍。

  徐瑞华说,近年来,我国胃癌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然而,胃癌的诊治现实仍然是严峻的,存在着“三高” 和“三低”现象,分别是发病率高、复发转移率高、死亡率高和早诊率低、根治切除率低、5年生存率低。

  胃癌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徐瑞华指出,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在发展中国家达70%,可使胃癌发生风险增加2倍,已被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HP列为胃癌的I类致癌原。如果已经查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且有胃部不适症状,应该尽快治疗。胃癌也可以说是“吃出来的肿瘤”。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或潜致癌物含量高,会增加患癌风险。他指出,中国人不吃早餐、饮食不规律、 用餐速度快、暴饮暴食、吃剩饭剩菜、喜食烫食等不良习惯都会导致胃癌“找上门”。

  研究还显示,在吸烟的人群中,胃癌,特别是胃食管交界处癌的发生率会升高一倍。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通过对血管、上皮细胞的作用,引起消化道黏膜的损伤。

  喝酒也是胃癌的危险因素。因为酒精容易破坏胃壁黏膜的自我保护作用,导致胃炎甚至胃溃疡的发生。长期大量地喝酒容易导致胃炎、胃溃疡反复发作,这正是滋生胃癌的温床。

  流行病学调查,约10%的胃癌发病具有家族聚集倾向。父母等一级亲属中如果患有胃癌,子女患胃癌危险要比普通人高2~3倍。一些家族性疾病如Lynch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等,伴发胃癌发病风险也随之升高。

  诊断:查胃镜比抽血查肿瘤标志物更可靠

  徐瑞华强调,除了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人士需进行胃癌筛查之外,如果出现胃癌的“报警症状”如消化道出血、呕吐、消瘦、上腹部不适、上腹部肿块等,也需要尽快做胃镜检查。

  目前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CEA、CA19-9、CA72-4等,但筛查出的阳性率不高,仅不到三成,在胃癌筛查方面价值有限。查胃蛋白酶原PGI值低下,虽然反映可诱发癌症的萎缩性胃炎进展如何,但也有局限性。上消化道钡餐因早诊率低,已逐渐被胃镜代替。“目前做胃镜仍然是发现和诊断胃癌的最主要手段,高危人群应每两年做一次胃癌筛查。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王风华表示,早期胃癌多无症状和体征,或仅有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部不适、不典型的上腹部疼痛、食欲减退、饱胀、嗳气等。对于可疑胃癌患者,第一步是进行病史询问;第二步体格检查,注重看浅表淋巴结、腹部压痛、包块、腹水、盆底结节有无异常;第三步是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粪潜血试验,抽血检查与胃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CEA、CA19-9。

  第四步是进行辅助检查,包括胃镜、腹腔镜等腔镜检查和CT、MRI、PET-CT、B超等影像检查。其中,消化道内镜的病理诊断是胃癌确诊的金标准,而影像检查作为胃癌分期诊断的依据。其中,CT最常采用。在腔镜检查中,对怀疑腹膜转移或腹腔内播散者,可考虑腹腔镜,此外,有些病人可通过抽腹水找癌细胞、CT或B超引导下肿块穿刺等进行诊断。

  警惕:胃息肉直径大于2厘米癌变率更高

  徐瑞华指出,一些胃的良性疾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增加,被称为胃癌的“癌前疾病”。例如1%~5%的胃溃疡患者可发生癌变。息肉患者中,腺瘤型或绒毛型息肉病例不高但癌变率占15%~40%,息肉直径大于2厘米的癌变率更高。胃食管返流病、巨大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也属于癌前疾病。胃良性病变手术后残胃发生的胃癌即“残胃癌”,术后10年发病率显著增高。

  还有一类疾病被称为“癌前病变”,通俗地说,是处于“从良转恶”过程中“正邪难辨”的病理变化,例如癌变率为1.2%~7.1%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都属于这类疾病。而胃黏膜上皮的重度异型增生,与早期胃癌有时很难区分。

  徐瑞华说,胃癌的高危人群还包括免疫缺陷患者,从事煤炭、金属、橡胶等行业,以及肥胖、A型血、精神受刺激或长期抑郁、年龄超过50岁等。

  要远离胃癌,务必不吃霉变食物,少吃或不吃熏制、腌制和泡制食物。徐瑞华提醒,要“保胃”饮食规律也很必要,不能暴饮暴食,不食过硬、过糙、过烫食物,实行分餐,减少幽门螺旋杆菌交叉感染。一项大规模前瞻性研究发现,相比每日水果蔬菜低摄入组,高摄入组胃癌发生风险降低44%。而食用葱蒜类蔬菜,也可减少胃癌发生。

  治疗:手术是唯一有望根治胃癌的手段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王风华说,目前医学界主张对胃癌的治疗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根据肿瘤临床分期和病理学类型、结合患者一般状况和器官功能状态来帮助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例如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生物治疗等。

  “在所有的治疗方案中,手术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是唯一有望根治胃癌的手段。” 王风华同时指出,没有一种治疗手段是完美无缺的,胃癌术后会出现低血糖综合征、贫血、腹泻等常见并发症,放化疗后也会令病人产生恶心呕吐、灼痛等多种副作用。

  复发风险也随时存在,即使是根治术后,仍有30%~80%局部或远处复发。因为单个癌细胞可能在术前就已播散,而且肿瘤细胞可经血液循环和淋巴系统播散到机体的其他组织和器官。因此,病人随访非常重要,这是及早发现转移复发的重要环节。如果病人做了根治手术,头两年建议3~6个月来复查一次,接下来的三年,半年复查一次。5年后需要每年复查一次。

  问与答

  无论患者年龄有多大 化疗都可提高治愈率

  问:有一种观点认为,70岁以上的肿瘤患者手术之后不要随便做放化疗,因为放化疗会杀伤免疫力,有道理吗?

  徐瑞华:这个观点我反对。做与不做放化疗,不能拍脑袋。我们推荐的所有规范治疗,都是做了大量的随机对照研究的,是通过循诊医学验证的。你刚才提到的观点在循诊医学中站不住脚。事实上,无论年龄多大,经过放化疗,治愈率会有15%~20%的提高。老百姓很多怕化疗,但其实,不要怕化疗,有经验的医生,是可以将放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大幅下降的。

  “灵芝孢子粉防癌”无根据

  问:请问多发性息肉“管状残瘤”是否会变成肠癌?两年前做息肉的切除,现在又复发长了6粒,怎么办?

  徐瑞华:使用阿司匹林可以看到一些苗头,但是用阿司匹林也有一些副作用,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此外,做肠镜时,发现多发性息肉一定要切除,如果以前做过息肉切除现在又复发,应该再切!

  问:我9年前做了直肠癌手术后,做过化疗和放疗,请问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些什么?蟹虾可以吃吗?需要服用灵芝孢子粉等保健品吗?

  王风华:不管是胃癌还是肠癌,在饮食方面,多吃新鲜、干净、容易消化的食物就行,要养成一些好的饮食习惯。若放化疗后有相关副作用如腹泻、贫血、白细胞下降和恶性等,可以参照一些抗癌食谱。我们建议肿瘤病人最好不要吃一些过于“偏门”的食物。也的确有“灵芝孢子粉、绿茶等有防癌、抗癌作用”的说法,但日前,还没有很明确的依据。其实,治疗结束后,应该放松心态,不要过度关注饮食这方面的问题。

  问:做了直肠癌的手术,发现肿瘤有转移,目前做了8次化疗,但从8月化疗结束到现在,一直感觉肠胃有一些不适,包括腹痛,这是否放化疗常见反应?如何调理肠胃不适?

  王风华:这种情况很难判断。化疗的毒性反应大多是急性反应,反应会随着药物从体内的代谢清除而缓解。如果是从8月到现在,持续有反应,也可能跟化疗的关系不大。放化疗的恶心呕吐,一般情况是,化疗2~3周后会基本缓解。你提到的这种情况,还需要进步检查才能做出具体判断。

  “癌症病人不能喝酸奶”不靠谱

  问:我做结肠癌手术已11年,但现在每年仍会有不定期的腹痛,而且是固定的位置,一般疼一天就好了,然而有几天是腹部下坠感,请问是肠粘连引起的吗?需要治疗吗?

  卢震海:根据你的描述,肠粘连的可能性比较大。一般通过保守治疗基本能够缓解,不需要手术处理。

  问:网络传闻,酸甜物质是癌细胞的主要营养,癌症病人不要喝酸奶,是否可信?

  王风华:我们鼓励病人吃健康的优质奶制品,包括酸奶在内,酸奶含有活性杆菌,对健康有利。酸奶跟癌症的发生没有直接联系。对于癌症患者而言,最好少吃高脂饮食,少吃红肉,比如牛肉等。

  卢震海:网络上流传的所谓酸性和碱性理论没有科学依据。(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