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253种候鸟过境 云南多地联合开展“鸟道保护战”

30.10.2014  11:53

  迁徙途经金山垭口的红角鸮 春城晚报 记者 黄兴鸿 摄

  每年,全球有数十亿只候鸟在自己的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迁徙,迁徙的距离最远可达2万公里,是地球上最壮观的自然现象。

  云南素有“动物王国、鸟类天堂”之盛誉,据相关调查,每年经过云南境内的候鸟有253种,占全国的40%以上。

  在大理巍山、玉溪哀牢山以及红河开远的鸟道,每年经过的候鸟数量众多,一些人趁机违法捕杀。

  一场旷日持久的“候鸟保护战”,也随之打响。

   候鸟过境 人类留情

  巍山鸟道雄关

  为什么这些候鸟大多选择从云南境内迁徙?这和云南的地理位置有着重要的关系。从滇中沿东南方向到太平洋,最近只有800公里,从滇西沿西南方向到印度洋也只有八九百公里。对于很多候鸟来说,这样的距离相对较短,一般只要一两天的旅程就可以到达。也正因为如此,迁徙沿线总有一些人对过境候鸟进行捕杀,一些鸟儿成为了人类的盘中餐。

  其实,保护它们,也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7个区

  云南的候鸟迁徙栖息地大致可分为7个区域:滇东北、滇中、滇西、滇西北、滇西南、滇南、滇东。滇东北的昭通及其附近地区,滇中的昆明及哀牢山以东地区,滇西的高黎贡山及其邻近地区,滇西北的丽江、迪庆及其邻近地区,滇西的临沧南部及其邻近地区,滇南的西双版纳州及其邻近地区,以及滇东的文山南部、红河及其附近地区。

   鸟道雄关

   迄今关于“鸟道”唯一记载

  鸟道雄关距离大理巍山县城18公里,位于横断山脉的南部,哀牢山脉的北段,是一个地形非常奇特的关隘和垭口,史称“八郡咽喉”。

  鸟道雄关不仅是南方古丝绸之路通往东南亚各国的人马驿道,而且,是千百年来世界候鸟聚集迁徙的咽喉通道。

  千百年来,每年仲秋时节,成千上万的候鸟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迁徙,通过隆庆关飞往缅甸、印度、马来半岛等地过冬,隆庆关成了国际候鸟中转站。这里至今还保存着一块明朝万历年间留下的刻有“鸟道雄关”4个苍劲大字的石匾。中外专家考证认为,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发现的有关“鸟道”的唯一记载,距今有500多年历史。

  鸟道雄关森林茂密,动物资源丰富,周边植被是以华山松为主的针叶林,树龄在30年以上,树高在20米以上,林下灌木有南烛、箭竹、野山茶、厚皮香等,草本植物有毛蕨菜等,间有旱冬瓜等阔叶树。为加强对鸟道雄关的保护,巍山县2000年申请建立了巍山隆庆鸟道雄关自然保护区,2001年建立了巍山隆庆鸟道雄关州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范围292公顷,保护区类型为野生动物,主要保护候鸟,特别是保护国家公布的重点保护鸟类,如红角鸮、楔尾绿鸠、棕背田鸡、花田鸡等。

  而在玉溪,哀牢山金山垭口,每年9月至10月期间,数以万计的鸟儿们,会飞越此垭口,最终抵达温暖的地方越冬。

  金山垭口得名或许跟附近盛产金矿有关,海拔超过2000米。镇沅恩乐至新平水塘的公路穿过金山垭口,往东,是新平县,往西则是镇沅县;金山垭口往南延伸的山脉,还是一道重要的分水岭,将红河水系与澜沧江水分在东、西两侧。

  从新平戛洒坝子往西北方向迁徙的鸟儿们,到了金山垭口,似乎才能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突破口。而哀牢山地势连绵起伏,纵贯南北,座座群山成为了候鸟迁徙的自然屏障,在新平十里河茂密的森林下,一群商人赶着马帮,沿着候鸟迁徙的道路,走出一条灿烂辉煌的茶马古道。在漫长的岁月里,候鸟的鸣唱和马帮婉转的铃声交相辉映,回声久久响彻在幽静的山谷之中。

  据哀牢山鸟类环志点工作人员介绍,在我国现已知的1253种鸟类中,云南就有903种,哀牢山则独自拥有其中的430余种。今年10月初,哀牢山环志工作者监测到一只全长约170毫米、有红色羽冠的鸟儿,它黑色的颊纹向后分为两支,一支与背相连,另一支直达红色胸斑后缘。后经调查,这是一种新记录的物种——赤胸啄木鸟。

  为什么在同一时令众多候鸟都会来到哀牢山呢?

  新平县森林公安局的老姚讲述了这样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很久以前,在镇沅、双柏、新平3县交界的哀牢曼挖老尖山,有一个烟雾缭绕、美丽神奇的鸟王山。这里山清水秀、四季花开、蜂蝶飞舞、百鸟争鸣,居住着美丽的鸟王——凤凰。每年金秋,鸟儿们都要将自己最好的礼物带到王宫敬献给鸟王。忽有一年的金秋,神鸟凤凰被玉皇大帝召回天宫,并被告知不得再回地面。临走前,凤凰告诉百鸟,“我的臣民们,即使我去了,每年此时,你们也一定要如我在的时候一样,到王宫来聚会。”说罢,鸟王一抹泪水,忍痛拔下一根最美丽的羽毛放在王座上,便飞身而去,再也没有回来。之后每年秋季,百鸟们都要回到王宫瞻仰王羽,以表思念之情。

  时至今日,百鸟南迁仍在继续,作为国际候鸟南迁越冬的重要中转站,新平哀牢山中部的金山垭口、者竜乡的打雀山和建兴乡的老箐,每年白露节前后,都有129种候鸟经此休息、南下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