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就业向好须既兜底又创新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中,就业指标是一大亮点: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35万人,同比增加18万人;31个大城市的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四个月低于5%。保持就业向好态势要两手抓,一手抓兜底,一手抓创新。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乎个人发展、家庭幸福、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当前,我国正在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新的增长动能。在这一大背景下,一方面必须要做好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中的职工安置工作,另一方面必须加大对新技术引领的新模式、新业态的扶持力度,创造并巩固新的就业增长点。
兜底,主要针对的是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那些就业确实困难、难以通过市场找到就业门路的分流职工。政府部门要以安排公益性岗位就业等形式进行兜底,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分流职工就业有出路、生活有保障。
据人社部统计,今年推进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工作大约需要安置职工50万人。有关方面必须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密切关注困难地区、困难企业和困难职工,紧盯规模性失业风险、劳动关系处置、社会保险接续、经济补偿发放等风险点,完善应对预案,妥善化解矛盾和风险。
创新,主要针对新业态、新动能带来的就业。当今世界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期,新模式、新业态正在快速成长,产生的新动能在增加收入、促进转型升级,尤其是保障就业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有关方面必须顺应时代潮流,既要进一步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又要善于做加强监管的“加法”和优化服务的“乘法”,真正做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为新业态、新动能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对创新带来的新的就业增长提供制度保障。
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应当看到,在未来相当长时期,我国将始终面临就业总量压力巨大,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格局。各地各部门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全力做好就业创业工作,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全体人民。(徐博、罗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