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云南 穿越自然保护区 融媒体记者走进高黎贡山
美丽云南 穿越自然保护区
融媒体记者走进高黎贡山
5月17日,由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和省林业厅共同组成的"美丽云南·穿越自然保护区"融媒体采访组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开始了第二天的采访。
今天的主角--采访组成员陈飞是个健身达人,平日横着走,身体壮如牛,人送外号"身体素质帝"。
云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陈飞
他今天的主要任务是跟随高黎贡山保山管护局、森林公安局和高黎贡山隆阳分局百花岭站的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的巡山护林工作。
巡山队伍
高黎贡山重峦叠嶂,巡山路上困难重重,面对70度的陡坡、茂密的植被、嗜血的毒虫,还有随时都可能出现的毒蛇猛兽,陈飞能顺利完成任务吗?常年在高黎贡山工作的队员们,又会传授给他哪些野外生存技巧?
带好装备再巡山
护林员个个身着迷彩服,身手矫健,巡山时只带必须的装备,包括睡袋、垫子、开山刀、水壶和炊具。
山林间行走,开山刀、水壶、防潮垫等基本装备少不了
出发后不久,初来乍到陈飞就遇到了麻烦:居然没带水!好在经验丰富的护林员,每次巡山都会携带20公斤的饮用水,并一路补充。从山肚子里涌出的山泉水质极好,无需任何净化就能直接饮用。今天的巡山路上,陈飞四处化缘,一路都在讨水喝。
水桶随身带,喝水做饭全靠它
随时补充水源,山泉水可以直接饮用
野生木耳做午餐
很快,70度的陡坡让陈飞狼狈不堪,大家就地进行修整补充体力。护林员说,他们巡山时走的路叫麂子路,这种路一般只有野生动物会走,为了发现盗猎野生动物的陷阱和暗扣,护林员们往往专门挑这样的路走。
所谓麂子路,其实没路
陈飞同学很快晕头转向,四处找路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高黎贡山用它丰饶的特产,回馈护林员们的辛劳付出。今天,护林员们沿途采摘了一些野生的木耳,作为午餐。
新鲜野生木耳,没有什么比这更适合做午餐
这个好看,却不能吃
毒虫出没身上爬
对于毒虫的叮咬,护林员早已司空见惯不以为然
当地人管这种昆虫叫"断肠虫"
走着走着,一位护林员感到异样停了下来,撸起裤腿一看,一只蜱虫正趴在小腿上大口吸血。陈飞忙着要找防蚊虫的药,护林员摆摆手,说不用,常年在山上早已习惯了蚊虫的叮咬。不多久,又有一只绿色的昆虫爬上了护林员的衣服,有经验的工作人员提醒,这叫"断肠虫",小心!
巨石下面备午饭
临近中午,大家在一块巨石下扎营,生火做饭。
劈柴生火,开山刀又派上了用场
野外生火是护林员必备的生存技能
护林员忙着生火做饭,陈飞也没闲着--忙着拍照
淘米用的水也是背上来的
护林员巡山时吃的其实很简单
巡山必备零食烤饭团,方便携带还顶饿
对于陈飞来说,今天的巡山经历只是一次体验,但对长期在这里工作生活的护林员来说,这就是他们的日常。
一路上,森林公安的聪哥寸步不离,始终保护着陈飞。
为了高黎贡山的那一抹翠绿,为了保护区内的那一曲猿啼,还有无数的人们默默为之付出,在茫茫崇山峻岭间,穿行、守望。
信息来源(单位名称):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采访组 | 作者:陈飞 黄佳伦 | 栏目编辑:李姣 | 栏目审核: 李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