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特色城镇化:守住红线 城镇朝着山坡走
俯瞰保山城 刘正凡 摄 美编 刘一飞 制图
腾冲城市中心花园 黄之瑜 摄
近年来,云南保山市以经济发展转型为主线,把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促进就业与城镇建设发展相结合,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城市功能优化,实现以城集产、以产促城、产城联动、城乡统筹、同步发展,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守住“红线”:城镇朝着山坡走
从隆阳区保岫西路登上太保山森林公园,俯瞰保山中心城市,映入眼帘的是整洁宽敞的道路,鳞次栉比的商铺,车水马龙,绿树成荫;远眺东山脚下缓坡低丘地带的青阳片区,吊塔林立,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山地城镇初见雏形。日新月异的变化,是保山市实施特色城镇化建设带来的丰硕成果。
保山市曾被誉为“滇西粮仓”,人多地少,是保山面临的现实困难。保山坝子人口密集、土地平整,大多属基本农田保护区。虽然保山坝子仅有40万人口,但是人均耕地面积却不足0.4亩。如何解决好旧城改造和新城区开发,在满足城镇建设需要的同时保护好基本农田,成了市区党委、政府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之一。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根据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要求,在中心城市东山脚缓坡低丘地带规划青阳片区,建设新的城市组团,改变了保山中心城区一直南北延伸的“摊大饼式的”发展格局,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保山市坚持规划引领。
“早在三年前,保山市就以保护坝区农田,建设资源集约、生态良好、山坝结合的组团城市、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制定了《保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2010-2030)》,并于2013年11月经省政府批准实施。”市规划局副局长李明介绍。
根据《保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2010—2030)》,保山市将建成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门户枢纽,滇西城镇群核心城市,新型产业基地,生态优美、宜居宜业、休闲宜游的历史文化名城。至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60万人,城市规模60平方公里。
新的规划利用保山中心城市周边的自然地貌,确定了“一带、两区、五组团”空间结构,“一带”即按照“山水田园一幅画”的理念,依托青华湖和万亩荷塘及板桥、金鸡、汉庄等乡镇的农田村落,围绕城市形成青山绿水、田园如画的田园风光带。“两区”即以现有大保高速路为界,将保山中心城市分为东城区、西城区。“五组团”指青阳组团、云瑞组团、小梨园组团、青华湖组团、老城区组团。记者了解到,除老城区组团和青华湖组团以外,其他三个组团都属于低矮缓坡丘陵,体现了“城镇朝着山坡走,天地留给子孙耕”的理念。
保山不仅在中心城市加快了“城镇上山”的步伐,其他四县的规划建设也严守“耕地红线”,探索“山坝结合、因地制宜”的特色城镇发展方式,积极破解县城建设空间不足的瓶颈。
在腾冲县,县委、县政府按照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的思路,重点开发了以荒坡坟地为主的西山片区和东山片区,留下县城坝区5000多亩农田加以保护。在建设中,坚持“适度增加容积率、坚决降低建筑密度,留住田园风光、做足生态空间”的指导原则和“跳跃式布局,组团式发展”的城镇群建设理念,在保护好坝区农田的基础上,做精、做大城镇。
目前,腾冲县已形成老城区、西山、东山、中和第二新城区的“一城三片区”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