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水长村惠民机制服务失地农民
本报讯(记者 贾云巍 朱金磊)保山市水长工业园区水长村探索创新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方式,有效解决了保稳定、促发展、得民心的问题,实现了全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随着水长工业园区的迅速发展,水长村失地农民逐渐增多,群众“靠田吃饭、传统种植致富”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各种矛盾集中呈现。为此,水长村从“便民服务、调解矛盾、扶持产业、帮助就业、发展教育、关爱群众”六方面入手,切实解决村民遇到的难题。
水长村党总支成立4个农民服务代办点,建立相关规章制度。成立矛盾调解委员会,全面负责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成立村民“说事室”,设置监督台,设置定期重大事项公开栏,积极开展“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试点主题活动。依托园区重点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村总支积极与园区企业协调,签订用工协议,有针对性地对失地农民进行企业所需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向园区企业输送劳动力。同时,抓好劳务输出工作,聘请相关专业人员举办养猪、养蚕、烤烟、刺绣、种植等实用技术培训班,组织全村党小组长、致富带头人外出考察,引进先进技术,带头发展养殖和种植业。目前,共培训900多人次,有270多人进入园区企业就业,对外输出劳动力1476人。此外,还成立管理机构管好村集体经济,建立产业发展扶持机制。由全村民主推荐了5名管理人员负责资金(土地补偿金)的管理,积极探索发展产业,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方法,按照“四议两公开”的办法,选好产业、定好产业、发展好产业。建立教育帮扶激励机制,加大对本村教育发展力度。对本村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及辖区困难群众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工作,建立一人一卡信息台账,指定专人负责台账管理,定期了解情况,确保群众“急时有人帮、惑时有人解、病时有人探、贫时有人扶、困时有人济、创业有人助、意见有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