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激发滇西粮仓新活力
五年来,全市共投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8.36亿元。其中,各级财政资金5.51亿元(中央财政资金3.46亿元、省级财政资金1.84亿元、市级财政配套资金0.16亿元、区级财政配套资金0.05亿元),企业、合作社和项目区群众自筹2.85亿元。共实施项目188个,包括土地治理项目88个、产业化经营项目97个、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1个,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个。项目总投资和财政资金投入,分别是“十一五”的2倍、2.36倍(“十一五”项目总投资4.18亿元、财政资金2.33亿元),分别增加4.18亿元和3.18亿元,项目财政资金年均增长15.57%。
近几年来,保山市财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主动服从和服务于精准扶贫以及“建设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局,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主动作为,在“扩投资、夯基础、育龙头、建园区、兴科技、保生态、引外资、强配合、优绩效”等成效显著,为全市23个贫困乡、207个贫困村按期精准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平衡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重投入,打牢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紧紧围绕国家、省、市“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和“藏粮于地”的战略,将加强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位,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原则,投入资金4.39亿元,其中:各级财政资金4.12亿元,自筹资金0.27亿元,改造中低产田13.17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7.7万亩,对龙陵县腊勐乡松山片区、施甸县姚关镇雷打树片区的0.8万亩土地,进行生态综合治理,对隆阳区罗明中型灌区主干渠,进行节水配套改造,改善了5.1万亩农田灌溉问题。
项目建设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市农发土地治理项目区,成为两烟、粮食、油料、咖啡、糖料、冬早蔬菜等优势特色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项目区共新增粮食5756万公斤,糖料4555万公斤,油料270万公斤,优质饲料作物225万公斤,蔬菜660万公斤,其他农产品470万公斤;新增种植业总产值3.57亿元,农民收入增加总额2.18亿元。
在财政部和省财政厅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我市腾冲市和昌宁县,被列为全省12个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市)之一,并在2014年启动实施项目工程建设,开创了我市农业综合开发利用外资的先河。
两年来,共投入资金3810.08万元,其中:各级财政资金3520.08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290万元,改造中低产田2.86万亩,在夯实全市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助力田园城市建设、推进乡村旅游等方面成效显著。昌宁县2014年亚行项目,将工程建设与田园城市发展规划相结合,将县城周边0.98万亩中低产田,改造成城市田园风光休闲园,为全县推进“城镇田园化、田园景观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奠定了基础。腾冲市2015年亚行项目界头片区工程建设,将推进乡村旅游放在首位,集中资金高标准、高质量硬化主干道7.7公里、合理设置错车台,将机耕道路建成观光主干道,丰富和拓展使用功能,解决了项目区观光农业的道路“瓶颈”,推进了乡村旅游发展,实现了工程建设与“美丽乡村、乡村旅游、现代农业、基层党建”的四个相结合。
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快
施甸县姚关镇的山邑社区是当地有名的沼泽地,过去有“种植沼泽地上10亩田,不如在家闲一年”的说法。自2010年以来,施甸县在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和壮大集体经济过程中,主动探索高原特色产业经济开发,引导有资本的村民、当地农户和省委的红色信贷进行三股合作,抱团抵御市场风险,把合作社做成了与市场接轨的第一车间,让农民们在公司里就业的同时还持有以自己土地入股的股份。为了把沼泽地利用起来,山邑社区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大胆探索水生蔬菜开发,以产业开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在野鸭湖沼泽地发展荷塘产业,实现了一个主打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产业链开发,形成了水上荷花、荷叶、莲子,水中养殖鱼虾和水下莲藕、水芋、水芹、茭瓜、青苔、海菜、慈菇的水体经济循环体,让农民在沼泽地里赚到了意想不到的钱,同时还带旺了农家乐的发展。目前,1000亩沼泽地综合收入突破1亿元,该合作社已正式申请到荷叶茶以及水产品开发的商标权。
全市农业综合开发按照“围绕产业扶龙头、依托龙头建基地”的思路,以粮油、蔬菜、茶叶、畜禽蜂、饮料、道地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投入资金2.65亿元,其中:各级财政资金0.72亿元,自筹资金1.93亿元。
重点扶持腾冲县高黎贡山生态茶业有限责任公司、隆阳区庆英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97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成优质茶叶基地2.25万亩、咖啡基地0.12万亩、橡胶基地0.06万亩、甜柿基地0.06万亩、草果基地0.23万亩、蔬菜基地0.19万亩、石斛基地0.02万亩;建生产厂房3.94万平方米、农产品交易厅0.14万平方米、保鲜库0.55万平方米、购设备1138台。大力引导项目实施单位,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与农民结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利益共同体,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项目单位新增总产值7.55亿元,新增增加值2.46亿元,新增利税1.19亿元,固定资产形成总额1.55亿元,新增就业人数1972人,直接受益农户6.96万户,受益农民年收入增加总额2.97亿元。
在农发财政资金的连续扶持下,以云南保山利根丝绸有限公司、隆阳区方平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先后跨入国家、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行列,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龙头。
重科技,项目区支撑水平得到新提升
全市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平台,在项目区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和测土配方施肥、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地膜覆盖等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了开发科技含量。通过技术培训6.74万人次、示范推广6.57万亩、购置仪器设备713台,补助农户良种12.65万公斤、建良种基地0.07万亩、良种仓库2490平方米,扩大良种种植20.73万亩,共建成优质粮食基地30.97万亩、优质糖料基地0.97万亩、优质小粒咖啡基地1.1万亩。实现了科技指导直接到村、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使项目区优良品种普及率和先进成熟适用技术入户率,明显高于非项目区,提高了项目区群众的科学素质,培育造就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始终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加强项目区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推广深耕深松、秸秆还田、生物防控、节水灌溉技术,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壤肥力,有力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区共新增灌溉面积6.4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6.9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2.94万亩,年节约水量2893万立方米,改良土壤0.8万亩。对龙陵县腊勐乡松山片区、施甸县姚关镇雷打树片区的0.8万亩土地,采取工程、农艺和生物措施,进行生态综合治理。重点扶持云南保山利根丝绸有限公司和北庙水库上游群众,将0.5万亩水田和坡地,建成优质蚕桑基地,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和生物防控技术,有效减少了保山中心城市水源地的农业面源污染和水土流失。围绕市委政府“生态立市”战略和“四群”教育之绿化荒山行动,重点在隆阳区潞江镇、蒲缥镇、板桥镇,建设了500亩高黎贡山糯橄榄种苗基地,为全市推进干热河谷、“两江四路”生态综合治理,建设20万亩高黎贡山糯橄榄种植基地、打造中国橄榄谷,贡献了力量。
重管理,项目及队伍实现新变化
全市财政部门严格执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按照“分工负责、配合协作、主动沟通、运行畅通、规范高效”的原则,建立健全部门项目联席会议制度。市、县(市、区)农发办,在严格执行财政资金县级报账制、强化财政资金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协助农口部门做好项目前期规划、申报、实施和监督检查工作。农口部门充分发挥行业和技术优势,监督项目实施,并确保完成建设任务和实现预期效益目标。五年来,全市共实施部门项目20个,项目总投资1.35亿元,其中:各级财政资金0.82亿元(中央财政资金0.54亿元、省级财政配套资金0.26亿元、市级财政配套资金0.02亿元),省市水利部门资金0.05亿元,项目区群众和项目实施单位自筹0.48亿元。重点扶持了12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个科技推广单位,对昌宁县枯柯河、施甸县施甸坝、龙陵县勐糯镇三个中型灌区的水利骨干工程,进行了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总投资和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分别是“十一五”期间的2.55倍和2.28倍(“十一五”项目总投资0.53亿元、财政资金0.36亿元),分别增加0.82亿元和0.46亿元,项目财政资金年均增长56.61%。
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坚持强化项目和资金管理,坚持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面提升工作水平,项目和资金综合绩效评价连续收获新硕果。在2011-2014年度全省农发项目和资金绩效评价中(2015年度项目正在实施、还未进行绩效评价),市本级在2011年、2012年、2014年,连续三年排名全省第1,2013年排名全省第3;五县(市、区)在全省开发县综合绩效评价排名中,始终位居前列,其中:2011年昌宁县全省第1、隆阳区全省第2、腾冲市全省第4、施甸县全省第15、龙陵县全省第34;2012年隆阳区全省第1、昌宁县全省第2、施甸县全省第6、腾冲市全省14、龙陵县全省15;2013年五县(市、区)并列全省第5;2014年昌宁县全省第1、腾冲市和龙陵县并列全省第3、隆阳区和施甸县并列全省第4。五年来,全市财政部门按照既定发展思路,克服全省开发县逐年增多、项目资金平均化、农发队伍变化大等不利因素影响,通过抓好抓实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项目和资金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强化业务知识培训,实现了地方项目财政资金年均15.57%、部门项目财政资金年均56.61%的高速增长;全市年度项目,顺利通过省级综合检查验收;特别是2012年和2014年,顺利通过国家监督检查。全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水平,始终走在全省前列;在全市财政支农项目和资金中,充分发挥着“排头兵”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重创新,现代农业园区试点取得新突破
2013年,隆阳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成为2013年全国17个、全省第1个现代农业园区。
隆阳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整合资金强化园区内“技术、流通、金融、旅游”四大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园区“软实力”。市、区农发办积极引导园区内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科技+市场+农户”的经营模式,按照“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农资供给、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模式,为群众提供完整的生产性服务,提高组织化程度,降低市场风险。
市财政局整合“南菜北运”项目财政资金400万元,扶持园区内保山市映山红果蔬开发有限公司、保山市庆英商贸有限公司,建设22万吨冷链物流设施,有效降低了园区蔬菜、甜柿等特色农产品集中上市的压力。
市财政局与保山市建设银行建立“银政合作”关系,由隆阳区财政安排1300万元财政资金设立“助保贷”担保基金,撬动银行贷款1.15亿元,解决了园区内部分龙头企业和合作社“贷款难”问题。
市、区农发办按照园区各功能区建设内容,根据园区内历史文化和产业特点,以“观光、文化、体验”为主题,在园区内重点布局了以河图镇万亩荷塘为依托的环湖观光农业区;以金鸡乡彩陶、永子围棋为重点的历史文化休闲区;以板桥镇草莓、杨梅、桑椹为特色的体验农业区,满足城区市民回归自然、休闲娱乐和体验农耕文化的需求。
三年来,在园区建设中,全市累计投入资金2亿元,其中: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0.67亿元,自筹资金0.65亿元,整合资金0.68亿元。在隆阳区河图镇、金鸡乡、板桥镇,共建成高标准农田2.56万亩,连续扶持4个龙头企业和6个合作社,建成优质茶叶基地0.13万亩、蚕桑基地0.53万亩、甜柿基地0.06万亩、蔬菜基地0.02万亩;建生产厂房1.84万平方米、购设备275台。通过夯实基础,提升园区承载力;扶持“主角”,提升园区带动力;重视科技,提升园区竞争力;强化服务,提升园区软实力,园区共新增粮食197万公斤、蔬菜1226万公斤、茶叶10万公斤、肉类81万公斤、甜柿110万公斤、干茧26万公斤,新增茶叶、核桃、大米加工能力1720万公斤,新增总产值2.67亿元,增加值0.53亿元,新增利税0.33亿元,初步建成了一个以粮油、蚕桑、核桃、茶叶、蔬菜等高原特色农业,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农业园区。
重发展,各地亮点特色突出
昌宁县卡斯镇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形,辖区内有多个地质滑坡点,并且基础设施差,群众出行难,农户“建房难、活动难、就医难、上学难”等问题突出,对此,昌宁县紧紧抓住易地搬迁政策机遇,提出“自然村提供集体土地、项目给予倾斜支持、逐步实现整片搬迁”的工作思路,选择大干塘及唐家田两个安置点,围绕“有活动阵地、有交易市场、有集体经济、有增收产业、有集中饲养”的“五有”目标,扎实推进易地搬迁进程。目前,大干塘安置点第一批71户搬迁安置户全面开工建设,房屋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工,正在进行内外装潢,66户农户已入住,剩余安置户2016年10月底可搬进新居;唐家田安置点开工建设搬迁户78户,封顶78户,搬迁入住76户。
龙陵县腊勐镇大垭口新村离松山抗战遗址主峰仅1公里,有农户88户,352人。由于产业单一、耕地不足,过去大部分农户只能通过发展烤烟、核桃等传统产业来维持生计。2013年10月,龙陵县把大垭口新村列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以松山战役遗址公园开发建设为依托,以农耕文化和抗战文化为载体,着力打造旅游服务与高原特色农业相融合、生态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共整合财政“一事一议”项目、新农村省级重点村项目、危房改造建设项目等资金872.5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及自筹185.66万元,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2015年大垭口新村种植烤烟800亩、冬早碗豆300余亩、核桃900余亩、柿子120余亩,发展绿色生态词养重点户31户,在林间饲养黄山羊120余只、土鸡3万余只、肉牛27头,生猪存栏340余头,建成“乡村旅游农家乐”3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895元。
腾冲市固东镇江东银杏村距腾冲市区35公里,国土面积35.42平方公里,辖4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1121户、3900余人。由于地处边远,基础设施薄弱,这个村历来是固东最为贫困的地方,被称为“三尾巴”村(水尾巴、路尾巴、电尾巴)。但近年来,腾冲市充分挖掘江东银杏村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把乡村旅游作为第一产业,作为统筹扶贫开发、实现脱贫致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来抓,“十二五”以来,累计投入资金1.9亿元,实施了“旅游设施配套、民居品质提升、古树名木保护、休闲观光农业、环境综合整治”五大工程,极大地改善了江东银杏村乡村旅游发展环境,先后获得“云南省省级文明村”、“云南省旅游特色村”、“云南省绿色社区”、“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和“云南十大刺绣名村(镇)”的殊荣,并于2015年11月入选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和“云南省第七批文明村”。五年来,累计接待游客9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61万元,是2010年的2.6倍,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从726户减少到9户,贫困人口从2520人减少到39人。
施甸县在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上,政府以扶持贷款的输血方式为企业“注射”强心针,培育龙头企业的帮带能力,同时将群众与企业捆绑在一起共同发展,让群众零风险养殖肉牛,从而带动群众前进致富。通过“企业+农户”的互助合作方式,施甸县采取对每户农户扶持养殖两头能繁肉牛,每头能繁肉牛补助4000元的措施;同时对牛场引进的西门塔尔、安格斯红牛和波罗门牛三个种类的二元杂交良种母牛,先进行15天的免费免疫养殖,再让群众按市场价格进行选购,养殖场为肉牛养殖户免费提供配种和技术培训、疾病医治等服务,对出现意外养殖死亡的肉牛给予补偿。
保山新闻网(黄宝洲 段如标 李正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