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公安机关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16.09.2017  05:52

 

 

近年来,保山市公安机关紧紧围绕建设法治公安的总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民意引领,着力在创新制度机制上下功夫,有效破解执法难题,实现了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的高度融合,有力助推执法规范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盘活警力资源 改革体制机制

 

着力破解接处警工作效率低难题

 

接处警工作是公安机关直接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保山市公安局以规范接处警这一执法源头为抓手,创新举措,实现了公安机关减负、应急能力增强、工作成效提升“三个转变”,最大限度减轻了接处警负担,解决了不作为、慢作为和作为不规范等问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上升。

 

理顺指挥调度机制。保山市局全面履行“一级接警”职能,直接受理保山中心城区和3个园区范围内的群众报警、求助,建立市局指挥中心至具体处警单元“一杆子”插到底的调度机制,实现“点对点”扁平化指挥,并对处警情况进行过程监督和事后回访,提升处警效能。

 

建立非警务类报警求助联动处置机制。报请市委、市政府建立社会应急联动机制,整合50个政府职能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联动处置非警务类报警求助,下发成员单位工作职责、联动处置流程、工作考核暂行办法等文件,推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严厉打击恶意扰警行为。出台《保山市公安机关办理侵害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违法犯罪案件工作规定(试行)》《办理恶意报警类、阻碍人民警察执行职务类案件指导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为维护一线民警执法权益提供制度保障,从根本上减少恶意扰警。

 

制定工作规范。出台指挥中心110接处警工作实施细则、工作守则等规范性文件,在全省首家编写《保山市公安机关常见警情处置规范》发放至每位民警,分两批进行警情处置轮训,并将规范内容上传保山市公安局企业公众号,方便民警查阅运用,有效规范接警、指挥、处警等执法环节。

 

 

统一执法标准 加强部门联动

 

着力破解涉毒案件打处难题

 

保山地处滇西边境,是毒品内流的重要通道和集散地。针对执法办案实践中存在犯罪嫌疑人因难以打处收押而形成“抓了放、放了抓”的恶性循环,保山市委政法委、市禁毒委、市公安局从不同角度层层推动统一执法标准,加强部门联动。打击处理涉毒特殊群体执法机制建立后,查获涉毒特殊人群犯罪嫌疑人大幅减少,查获特殊人群贩运毒品数量同比大幅减少。

 

统一打零收戒执法标准。保山市局牵头起草,并联合市级其他政法部门印发《关于办理零星贩毒案件工作意见》,规范证据适用标准,统一执法尺度,为依法严厉打击零星贩毒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同时,细化制定《吸毒成瘾认定证据标准》,进一步规范吸毒成瘾认定工作。

 

创新特殊人群收治收押。依法规范特殊群体涉毒案件办理流程,在各县市区看守所建设“特殊监区”和特殊群体人文关怀,收押患非传染性疾病及其他病残等人员。在隆阳区看守所建设“保山市涉毒传染病人员收押收治中心”,市卫计委配套建设医务室,收押收治涉毒人员。

 

 

强化领导参与 创新激励机制

 

着力破解民警办案积极性不高难题

 

保山市局出台实施了全市公安机关局领导、科所队领导办案制度和执法办案积分制实施办法等执法激励机制,全市公安机关想办案、能办案、会办案的氛围初步形成。

 

硬性规定县级公安机关、市局执法办案部门领导每年必须主办一定数量的案件,严格履行主办民警工作职责,落实必须参与主要讯询问、必须参与收集主要证据、必须操作录入系统、必须参与制作主要法律文书和必须参与案件报批的“五必”原则,并通过回看录音录像、现场视音频等资料进行监督。

 

将案件办理、执法效率、执法效果、执法能力等纳入办案积分,对办案民警、法制员及办案部门领导的办案过程进行积分量化考核,实行排名通报,办案积分评定结果作为表彰奖励、职级晋升、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充分激发广大民警办案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