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出炉 女性体质好过男性
不奇怪!
关于身体素质的“全民普查”——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上周出炉。数据显示:云南省的“国民体质综合指数”为98.18,在31个省(区、市)中排倒数第十位(第22名),其中城镇为98.17、乡村为98.69,男性为97.26、女性为98.57,从侧面反映了我省城镇居民的身体素质不如乡村,男性不如女性。
省体科所专家特别提示:体质监测只是通过数据了解一个地区群众体质状态的方式,主要目的是通过数据反映人们体质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敲响警钟,让民众能自觉加强锻炼。
热点关注
力量下降肥胖率增加 成年男性体质继续下降
这是中国组织的第四次国民体质监测活动!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10个部门在全国31个省(区、市)联合进行,采用分层随机整群的抽样原则,共抽取531849人,监测结果分别形成《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及《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
数据显示,与2010年的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相比,国民体质总体水平有所上升,总体合格率为89.6%,提高了0.7个百分点;反映全国人口体质各指标总体变化程度的“国民体质综合指数”100.54,也增长了0.15。各人群体质总体水平增长,身体形态水平增长,超重肥胖率增幅降低,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水平略有增长,但反映最大力量的握力数据继续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成年男性体质继续下降!实际上,这一趋势自2000年已出现苗头,主要体现为力量下降和肥胖率增加,此次监测中,男性达到“合格”等级以上的百分比为88.2%,体质综合指数为99.28,均低于总体水平,其中成年男性这两项指标持续下滑。
释疑 男性精神压力大影响身体
据此次公布的国民体质达标率来看,全国女性的平均合格率达91.1%,男性为88.2%。云南方面,女性合格率达89.7%,男性为88.5%,女性身体素质均好于男性。
专家认为:女性平均身体素质比男性好,或许是广场舞的兴起立了头功。另外,女性经常逛街,然后做家务,这些也是一种运动。反之,男性抽烟、喝酒,或久坐打游戏、打麻将都会影响身体素质。而且从精神层面上,男性作为家庭顶梁柱压力有时更大,对身体也有所影响。
专家说法
云南3市取样7992份 样本不足难以反映整体
本次国民体质监测的云南调查数据由省体育科学研究所负责,从去年上半年起,历时半年完成。调查范围为昆明、临沧、普洱3市,工作人员分别选取了3市所辖9个县,3岁~69岁,共5个年龄段的7992个监测样本进行分析。
省体科所所长范云生介绍,云南所选的这9个县均为国家体育总局指定的监测点,这些监测点的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等方面均有不同,并且抽样人群避开诸如运动员、军警等特殊人群,按城镇、农村及脑力、体力劳动者分类进行调查,“固定点的设定有利于长期追踪,较有可比性。”范云生说。
从纵向看,我省国民体质监测结果的全国排位与前几次大抵相同,也与云南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反映了云南的总体状况。“综合指数排名仅是参考,由于云南有16个州市,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条件、身体素质都有一定差异,只选取3个市近8000人进行调查,调查样本显然不足,还不能完全代表全省总体情况,可能会产生一些误差。但根据多年的追踪调查情况来看,云南抽样质量把控较好,不像一些省份的数据大起大落。”范云生说。
释疑 场地缺乏遏制健身活动开展
专家认为,此次调查结果从侧面反映了以下特点:
除经济欠发达、民众的健身意识和饮食结构还未充分树立外,广大边疆民族地区的人们在较封闭的区域与外界接触不多,造成近亲结婚,影响后代生长发育;
部分人抽烟、喝酒过度,缺乏健身意识,尤其是在农村,许多人都有劳动可以代替锻炼的错误观念,导致科学健身理念难以入户推广;
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场地缺乏,也遏制了健身活动的开展。
调查
云南参与体育锻炼人数增多
据了解,云南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起上个调查周期有明显增多。一份调查数据表明:2007年20岁至60岁(包括学生)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数比例为27%,现在达到34%。而经常参加锻炼的标准是每周3次,每次半小时以上,训练强度达到中等强度。
数据分析: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数中,跳广场舞或参与打太极拳、柔力球等项目的人数比例最大,为90%;其次是跑步、健步走、爬山、骑车等运动;高技能的项目如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由于消费、场地等方面限制,占比不大。
“体质监测不是目的,而是为了通过数据了解一个地区的群众体质状态,以便将来作为决策依据,并引导和指导大家科学健身,使城乡居民的身体素质协调发展。”范云生说,生命在于运动!体质要增强,须通过“科学化、终身化、生活化”的锻炼方式达成。目前云南省社体中心和各州、市都培养了不少社体指导员,深入到基层和健身站点对市民进行指导,“每个热爱生活的市民,要养成科学锻炼习惯,在健身指导员的指导下,持之以恒地科学健身。”
春城晚报记者 谢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