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10位好记者讲好故事

08.11.2014  10:37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好记者讲好故事”报告会昨日举行。记者廖斌/摄

    昨日,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云南省新闻学会联合举办的纪念第十五个记者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好记者讲好故事”巡回报告会在昆明举行。10名来自我省新闻工作一线的记者、编辑、主持人、播音员讲亲历故事、谈采编经历、说内心感受。

    本报记者姚丹苹讲述了在“服务群众·感动昆明——我们身边的好干部(好班子)”评选活动里所发生的故事,其中涉及自掏腰包贴补社区经费的村干部,耄耋之年的老太太想上网给社区书记投票,生前最后一刻还在办公的官渡法院法官邹建华。姚丹苹说:“对于我们这代人,只见过电影里演的焦裕禄,只听说过杨善洲,未曾亲历,总会有些怀疑和隔阂。一个社会,由无数的人构成,一个人也是由无数他人构成,因此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记者这个职业,让我有机会亲自去接触这些了不起的普通人,让我能从无数的他人口中,去还原出一幅幅真实完整的‘好干部、好班子’素描,在昆明报业的平台上,认真地敲下每一个平凡却温暖的细节,用文字为他们点个赞,让读者为他们点个赞。

    “五六年来,我参与了地震、泥石流、火灾、水灾、矿难、抗旱等各类抢险救灾采访不下20次。作为一名新闻摄影记者,对摄影都有一种执著的热爱。这种热爱能转化成一种职业的责任,成为工作的动力。也正是这种热爱、责任和动力,每当遇到突发灾害,摄影记者都会毫不犹豫地前往灾区一线采访。”无论何时,在云南日报摄美部工作多年的张彤总会在第一时间奔赴事发现场。和张彤一样的记者还有很多,昭通电视台的丁永权在鲁甸地震发生时,他选择了坚守岗位,而顾不上在地震中受伤的母亲和埋在废墟中的弟弟。

    今年,在我省鲁甸、景谷发生地震后,800多名新闻记者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新闻职业精神,第一时间奔赴灾区现场,与灾区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用镜头、用声音、用手中的笔向全社会及时发布了地震灾情以及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互助相帮的大爱情怀,为抢险救援凝聚人心和力量。这次报告会,把听众再次拉回到这些重大的采访报道中,重温了新闻人的担当和责任。(昆明日报 记者刘晓)

编辑:沈莹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