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会展专家真知灼见建言云南婚博会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廖拓溪 12月6日,云南首届婚博会开幕,国内各地婚庆行业协会的会长齐聚昆明共同见证这一盛况,为云南婚博会的发展建言献策。
记者就此采访了分别来自上海、河北和广东的4位婚庆行业协会会长。他们纷纷点赞云南首届婚博会,并结合自身经验就云南婚庆产业的未来和发展畅言。
曹仲华:云南婚庆需要拓宽经营范围
“虽然婚博会在沿海地区比较常见,但在看了云南首届婚博会的展馆后,感觉不得不为这一届婚博会点赞。一些企业布展相当有水平,不亚于沿海地区的水平。”上海婚庆行业协会会长、华光婚庆管理学院院长曹仲华在谈到本次婚庆博览会时,不住称赞。
曹仲华指出,目前社会上的新人主要以85后为主,90后夹杂其中。这样的一个新人消费群体,追求个性,自主性很强。婚庆公司如果还沉浸在以往套餐式服务的老路中,不思改变,势必无法收到消费群体的欢迎。“如今的消费市场,更需要的是个性化的定制婚礼。”曹仲华认为。
在曹仲华看来,云南的婚庆服务行业需要改变以往“结婚当天办婚庆”的观念,应当拓展业务,发展延伸服务内容:“比如很多时候人们结婚,并不十分注重对新娘新郎的呵护。那么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婚庆服务,提前3个月或者更早时间就开始引导准新娘进行美容护理。”
此外,蜜月旅游作为当前新人步入婚姻殿堂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也应列入婚庆服务公司一站式服务的范畴。就云南本土来说,目前云南省内更多的是民族特色旅游,蜜月旅游则少之又少。如果可以结合云南本土,开发具有云南特色的蜜月旅游服务项目,并将其纳入整个婚庆服务的大链条中,将使云南的婚庆行业发展拓展出更大的空间。
林强:云南婚博会应把少数民族文化融入进来
“整合是将来婚博会的整体趋势,目前与婚庆相关的行业有六七十个,并在不断增加。婚博会不能局限在婚庆这一个小方框之内。婚庆上游和下游之间的产业链条不能断。”参观完云南首届婚博会的展馆后,广东省婚庆行业协会会长林强认为云南首届婚博会在产业链条的衔接方面值得点赞:“云南首届婚博会上,‘爱心银行’融入了婚庆产业的前端——婚恋,蜜月旅游则着力于婚庆产业的后端,商家全面是云南首届婚博会的最大亮点。
“作为一场博览会,我感觉应该有文化的元素在里面,因为只有文化才是长久的。”在林强看来,云南拥有独一无二的少数民族文化,把少数民族的独特婚俗在婚博会上进行展示与融合将给婚博会增添不少特色。此外,云南的三、四线城市也不能忽略,像大理、丽江等城市,可以和旅游挂钩,办成婚博旅游文化节,林强举例说。
在蜜月旅游方面,林强看到了云南与广州广阔的合作空间:“云南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我们可以把云南作为旅游目的地,广州则有海边、都市的优势,双方互通互补,我们可以‘我来你去’,相信这一块很快就能发展起来。”
林强说,此后将迎来结婚高峰期,婚庆产业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云南婚庆产业需要沉淀和积累,首届婚博会仅仅只是一个开局,今后肯定会越办越好。
熊亮:本届婚博会有针对性 方便了互促互销
“亮点纷呈,综合性强。”谈及对本届婚博会最大的印象,江西省婚庆行业协会会长、南昌市人大代表熊亮坦言道。
熊亮说:“这一次云南举办的婚博会,展位很多,而且各个参展商的布展都很是到位,一点不逊于其他省市的婚庆博览会。此外,本次参展商参展的展品也可谓精致、实惠。小到一枚结婚戒指、婚纱珠宝,大到家居、汽车和房产,乃至小两口的蜜月旅行,都能在本届婚博会中看得到,不仅产品全,而且品质优。”
在熊亮看来,作为云南地区最权威、最专业的婚庆类展会,本届婚博会不仅结合婚庆产业链上的各类服务和产品,而且一举改变了婚庆企业各自为政的传统营销模式。婚博会的举办,不仅方便了商家开展各种互动促销活动,而且不同商家之间也可借婚博会这一平台互相学习和交流经验。同时,集中一站式的优质服务和优惠活动,也能给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
此外,熊亮还提出,云南省可以借鉴如广州和上海等一些婚博会开展比较早的地区,这些地区的新人们,在结婚前一般都会主动等到婚博会开幕,借此来完成婚礼筹备。这也将是婚博会发展的一个良好趋势。
姜茂辉:云南首届婚博会一“名”惊人
“云南首届婚博会不‘名’则已,一‘名’惊人。”谈起云南首届婚博会,河北省婚姻服务业协会会长、石家庄市政协委员姜茂辉表示深感震撼:“云南的这一次展会架起了产业间的链条,十分成功。”
据姜茂辉介绍,河北从2007年开始尝鲜婚博会,到现在仅石家庄每年都会举办2至3场不同品牌的婚博会。他说,会展经济是拉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并能带动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是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平台。
“婚博会不能在于形式,而更应看重内容。”对于云南婚博会的未来,姜茂辉表示潜力巨大:“好吃不怕晚,这是云南第一次举办此类婚博会,可以博采众长,汲取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前端观念,后来一定会居上。”
编辑:陈盈盈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