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生为本 全市公益诉讼出成效

11.10.2019  10:00

昨天,昆明市人民检察院召开公益诉讼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昆明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黎通报,去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围绕健康昆明建设,聚焦农贸市场、网络外卖、保健品、学校食堂等群众关注高的重点领域,持续加大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力度,截至今年9月,共受理线索1300余件,立案1186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599件。

保护舌尖上的安全

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了“四大检察”的职能布局,将公益诉讼检察作为一项新的独立的检察职能。2015年7月,昆明市检察机关成为全国试点,2017年7月全面开展公益诉讼工作。

2018年全市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工作以来,心系民生热点,深入开展“保护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专项监督活动,围绕健康昆明建设,聚焦农贸市场、网络外卖、保健品、学校食堂等群众关注高的重点领域,持续加大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力度。

市检察院牵头市场监管、教育、卫健部门会签《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校外供餐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监督管理的实施意见》,推动有关部门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和措施。呈贡区检察院针对辖区内高校、职教园聚集,在校师生近20万人的特点,联合市场监管、卫健部门对50余家学校进行食品及饮用水卫生检查,共排查学校周边网络餐饮单位300余家,并持续监督跟进监管部门后续整改落实情况。2019年上半年,云南大学等8所高校的食源性胃肠道疾病就诊人数同比下降64%。

守护碧水蓝天净土

截至今年9月,全市共办理环境资源领域案件216件,起诉22件,分别占案件总数和起诉总数的28%和84%,督促修复被损毁和违法占用林地、耕地3864.7亩,整治污染土地550余亩,关停4家、整治9家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

宜良县检察院在办理县环保局怠于履职案中,针对饲料加工企业污染大气的违法情形,与该县环保局沟通协作,研究整改方案,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生存的基础上,责令4家企业拆除了旁路直排烟管,启用环保工程的脱硫除尘烟道,在促进县环保局尽职履职、保护环境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自身转型发展。市检察院深挖案件线索,先后向滇池流域的三个县(区)政府、滇池管理局发出检察建议;基层检察院围绕破坏滇池湿地、滇池保护红线范围内违法用地等问题集中办理了一批案件,为全面推进滇池保护治理提供有力的检察保障。

助推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据统计,2015年7月至2019年9月,全市检察机关发出的822件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中,行政机关在规定时限内整改到位率为97%。安宁市检察院针对温泉地下水资源无证开采、无证取水等开发乱象,督促安宁市国土局、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和部门依法履职,引起安宁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实施“史上最严地下水保护”措施。现温泉镇核心区和外围辐射区共53眼井已全部装上了电子计量和远程监控设备,电子计量设施和热水取水管网改造也已经基本铺设完成,彻底从源头遏制了温泉镇地热水资源无序开采、破坏性开发的乱象,2019年7月相比同年2月,日均用水量下降56%,多年干涸的摩崖石刻自涌井已经涌出地热水约70厘米。   

对逾期未纠正违法或履职的15件案件,检察机关依法提起了行政公益诉讼,法院均判决检察机关胜诉,提升了监督刚性。

随手拍”网络举报助力公益诉讼

今年以来,昆明市两级检察机关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案件占案件总数的45%,传统检察技术在检验鉴定门类、手段、效率等方面已难以满足办案的现实需求。

为破解公益保护的难题,昆明市检察院强化新兴科技手段,建立“检察公益你我他”线索网络举报平台,实现公益问题随手拍、信息随时填、线索随时交、案情全程看,让公益诉讼的触角延伸到了人民群众当中,打造昆检慧视办案辅助系统,建设公益诉讼快速检测实验室,结合无人机3D实景建模测绘技术,快速实现对大气、水体、土壤、食品等案件中损害结果的初步定性鉴别,通过定量、定性环节的无缝衔接,最大限度地支撑服务公益保护工作。(昆明日报 记者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