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匠精神” 推动“云品”魅力升华

13.03.2017  16:04

    代表委员们认为,云南好山好水蕴育出的“云品”正释放着持续的影响力,如何为其注入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好资源变身好产品,助力全省跨越发展,让“云品”魅力进一步升华?大家纷纷建言献策。

   靠科技 提升产品附加值

  来自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何严萍代表,一谈到打造“云品”的话题,立刻兴奋地打开了话匣子:“云南的三七大都被加工成了三七粉,其实三七全身都是宝,只做一个三七粉太局限了。三七经过精加工、提取活性成分后,可以做成没有农残、药效好、生物利用度高的‘三七皂苷’,其价格可以是三七粉的十几倍到几十倍!”她进一步给记者科普:“我所在的学院与公安部合作研发了一种戒毒药物,其中就用到了‘三七皂苷’。

  何严萍感慨,云南是生物资源的宝库,要想把资源整合起来,不能只满足于做原材料供应地,需要把科技元素注入到产品中去,大力提升产品的含金量,“譬如云南花卉种类繁多,不仅可用于观赏,还能做成各种香料,附加价值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啊!

  对三七产业的科技化提升,卢京委员也有类似看法:云南中医药资源丰富,从种植原料到制成药品,中间离不开大量的基础研究,目前在政府的支持和重视下,三七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精深加工也逐渐发展起来,但在基础研究方面还有所欠缺。他说:“很多省外、国外厂家基础研究做得好,生产的药品主要成分是三七,但只是从云南买进原料,这很不利于云南的产业转型升级。”为此,他建议政府加大对中医药基础研究的支持和投入力度,用科技力量带动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

   助企业 创新升级谋发展

  云南白药,可谓是“云品”系列中走在最前沿的“老字号”了,穿越百余年时光,始终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

  来自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王明辉代表认为,云南结合生物资源等优势,将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作为全省8大重点产业之一加以推进,必将对“云品”的培育发展产生积极推动作用。“要实现云南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从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入手,以企业成长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他说。

  王明辉介绍,云南白药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推进了企业与市场的接轨;同时,云南白药还通过增资扩股引进社会资本,将全球投资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医药行业及其所服务的客户,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他表示,“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冲击,正在颠覆整个行业,必须创新突破,为云南白药发展打造全新动力。

  企业要想创新突破,需要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王明辉格外关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释放供给侧活力”这句话,联系到自己所在生物制药行业,他认为:“现行法规中限制胶囊产品形态在食品中的应用,初衷是好的,为的是避免消费者将食品误认为是药品或保健品,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部分特殊理化性质食品的应用。”举例说,云南的虾青素等产品,竞争优势明显,但由于易引潮、易氧化等特点,在法规限制胶囊产品形态的情况下,因为找不到好的包装形式,难以形成市场优势,只能简单卖原料,无法体现自身价值。“这看似小而又小的事情,却关乎企业的存亡和产业的发展,希望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各级政府部门进一步做好简政放权的文章,给企业和产业升级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抓生态 促“云品”更上层楼

  谈及“云品”打造,魏艺红委员觉得,这不仅需要企业用工匠精神生产优质产品,还需要政府和各界用“工匠精神”打造整体形象和区域品牌、地理品牌。

  魏艺红大力呼吁,要高度重视景迈山古茶林这一宝贵资源,树立云南茶文化的标杆,提升“云茶”的世界影响力。“周边一些国家,如印度、斯里兰卡等,已在申报茶园类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目前我国还没有以此为主体来申报的项目,这对我省来说是个机遇。”她说,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目前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景迈山古茶林,也于2016年列入了国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申遗规划,希望通过各界的呼吁和努力,早日实现申遗目标,进一步体现中国作为茶叶生产大国,在世界茶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林晓昌委员则对“云菜”的提升有自己的见解:“目前,全国上下都把食品安全摆在很重要的位置,保障菜篮子的安全是云菜走出去的重中之重,云菜要求精而不只求量。”他建议,政府应对农药化肥的使用有更严格的监管措施,指导和补助农民进行土壤改良,发展沼气,使用有机肥;还应增大力度向农民传递科技理念;进一步加强农残检验,提高市场准入机制,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杜绝盲目种植。

  “‘蓝厅’发布已经给‘云品’打了一个很好的广告,但我们自己还要抓紧借这股东风努力提升。”陈科含代表相信,“我们的产品原生态、少污染,把这个名片打造好,相信‘云品’大有作为。

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