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全球2亿人在找工作 通缩风险引全球担忧
21.10.2014 17:35
本文来源: 发改委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0月16日报道,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物价普跌逐渐成为市场担心的主要问题,因为这让人联想到类似大萧条和日本长达20年的严重且挥之不去的经济衰退。全球主要央行近些年使用了五花八门的宽松货币政策来对抗衰退的影响。
如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股市不振和国债收益率下滑的种种新迹象表明,通缩风险尚未走远,特别是在投资者有时显得狂热的眼中。在这些威胁逐渐浮出水面之际,美联储正行进在本月退出购债计划的轨道上。购债计划是美联储对抗价格下跌的主要工具之一。
报道称,通缩问题在欧洲和日本尤其明显。在这两个地区,决策者都在努力想方设法对抗十分缓慢的经济增长。
然而,近期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表明通货膨胀率下行压力——如果不是全面通缩的话——可能成为一个更广泛的现象,而且会对美国和新兴市场这样的经济体产生一些好坏参半的影响。
物价上涨乏力
据法国《回声报》网站10月14日报道,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平行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物价已经涨不上去了。无论在法国还是在欧元区,物价的涨幅每年大约只有0.5%。在美国,物价的涨幅不会超过2%,而经济已接近充分就业。从世界范围来看,物价涨幅将不会超过3%。只有十几个国家的涨幅会超过10%。这种情况与我们在整个20世纪所经历的情况完全不同。
当前价格如此不同寻常的平稳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人口因素。无论是在富裕国家还是在新兴国家,人口都在老化。而老人是不喜欢通胀的,因为通胀意味着他们的储蓄缩水。其次,拉动通胀的那根绳索变得越来越“松弛”。在世界各地,能满负荷运转的工厂越来越少。这种疲软的势头在原材料和工资这两个领域同样存在:而它们恰恰是导致20世纪通胀的两大主因。
两大因素制约
报道称,在原材料方面,石油的例子最为典型。如今回过头去看,正是20世纪70年代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导致了一轮通胀大潮。到2008年,原油价格已接近每桶150美元。如今,布伦特原油价格为每桶不足90美元。油价的上涨曾引发人们对传统石油设施以及相关领域的大规模投资:尽管中东地区一直动荡不安,但是原油的供应能力明显增加了。如今,发达国家经济低迷,而中国的经济增速也明显放缓:原油的需求不足。
而工资的增长则主要受到了失业的制约。目前,全球有两亿人正在找工作,其中7500万是年轻人。现在根本不是涨工资的时候。在失业率高达5.9%的美国,中等收入人群的购买力与25年前相当!
报道称,工资难上涨的另一种解释是:在与雇主的较量中,雇员的力量日益下降。在服务行业,工会的力量越来越弱,而新增的就业人口大部分属于服务行业。股东变得越来越贪婪。而各类供应商们被迫展开“自相残杀”。
政策或需调整
因此,我们很可能正处于“低通胀”的时代。在这个平行世界里,物价每年上涨或下跌的幅度可能只有零点几个百分点,这就要求人们采取不同的策略。例如,在这种新形势下,中央银行将无事可做。如果央行坚持要把通胀率推高到2%,那么这很可能会引起泡沫,而央行确定的目标却不一定能达到。
报道认为,各国政府也必须停止那种自欺欺人的想法,即根据一些有关通货膨胀的预期数字就认为未来国库里的钱一定会增加。更糟糕的是:政府将不得不寻找别的方式来还债——不论是公共债务还是私人债务。在没有增长、没有通胀的情况下,剩下的将只能是紧缩开支以及债务违约。除非我们能找到另一个平行世界。
来源:参考消息网
附件:
本文来源: 发改委
21.10.2014 17:35
故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