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聚焦昆明整治“为官不为”
6月23日,人民日报第18版刊发《让干部担当,组织部先担当》一文,聚焦昆明近期出台办法规定整治“为官不为”,对昆明“吃螃蟹”的举措加以赞扬,并就办法的亮点和成效进行探访。
刊发全文如下:
“八项规定一出,干事没了好处”“干事是大家的,出事是自己的,宁可不干事,也要不出事”……针对当前少数干部中出现庸官懒政、为官不为苗头,云南昆明市委组织部近期出台规定,治理为官不为。
“吃螃蟹的”为何是昆明?新规有何亮点?能不能管用?记者近日作了探访。
经济进入新常态,更要加强干部管理
“下午4点去问怎么办手续,却被告知办事人员不在,让明天再去!第二天终于找到了办事人员,又说得请示领导,领导出差回来再说。”在一些办事的群众看来,窗口单位如此为官不为,得治!
昆明连着三任市委书记出事,一批干部被查处,干部难免怕事。有专家如此描述少数为官不为者心态:“工作难免有失误,干得越多越有可能出差错。”
“有个县报给分管副县长的文件半个多月还没回复,甚至出现下级催着上级干活的现象,决策效率低下。”昆明市委组织部一位干部介绍。
“现在经济发展难度很大。原来出十分力,能收获八分成效;现在同样出十分力,可能只有两分收获。”没直接说为何要治理为官不为,昆明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却跟记者讲起了经济形势。
群众和媒体口中的治理为官不为规定,全称是《关于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工作作风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暂行办法》,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之所以出台此规,与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不无关系。
一项经济数据也许能更直观地说明问题:2013年以前,昆明GDP增速都保持在12%以上,而2014年,昆明GDP增速刚过8%;昆明市GDP占全省1/3左右的体量,其经济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影响云南全省。
“经济形势越艰难,越要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干部是否积极作为,对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该负责同志表示,治理为官不为,昆明没有退路。
近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干部工作的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少数干部畏难情绪有所抬头。该负责同志认为,“经济新常态对干部的能力和工作积极性要求更高,重压之下少数干部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出台规定治理为官不为,就是为了加强干部管理。”
组织部不能当老好人,要敢于得罪人
“当官既要干净又要干事,干净要求廉洁从政,干事体现责任担当。当前纪检监察机关抓干净廉洁力度很大,组织部门对督促干部干事也应该加大力度。”该负责同志说。
让干部担当,组织部要先担当。昆明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整治为官不为重点在于强化组织部门的干部监督、教育、管理职能,“组织部不能当老好人,要敢于得罪人,对不称职的干部摘帽子,要建立干部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机制。”
“反正年度考核大家基本都是称职,升迁不靠这个。”不少干部对干部考核如此评价。长期以来,由于部分地区组织部门对干部存在重选拔任用、轻监督管理的倾向,虽然也有年底综合考评,但是不够严格、细致,大多数人都是称职过关,很少有不称职或基本称职,区分度不明显,造成干部考核没压力,也没多少动力。
“此次出台的办法全文仅4条,共1212字;但出台的措施不绕、不虚、不空,既有监督考核机制,也有诫勉谈话、干部调整等奖惩机制。既能戴帽子,也能打板子,好落实。”该负责同志说。
办法规定,对目标任务完成不好的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通报,并约谈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和其他有关领导,谈话情况记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管理档案和领导干部特别监督档案。在年度考核时,对工作作风改进不明显、全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仍然较差的班子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调整、免职、责令辞职或降职的建议。“要让干部认识到组织部的问责同样具有威慑力,让干部既爱组织部,又怕组织部。”该负责同志说。
“改进领导干部作风面很广,此次规定主要针对为官不为。”昆明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认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聚焦整治为官不为,能够带动干部作风全面转变提升。
“不能等干部大范围出现为官不为后再去问责。”该负责同志向记者表示,给不作为干部摘帽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让所有干部提提神、出出汗,甩开膀子干。
此次新规重点针对市管干部,会不会仅停留在中层?该负责同志倒不担心:“书记县长都急眼了,乡镇长肯定得拼命。”
不干事的将问责,不干净的交纪委
据介绍,虽然该办法仅施行一个月,但成效初显,已接到20多个举报线索,干部监督部门正在核实相关情况,涉及不干事的将结合半年考核问责,涉及不干净的将转交纪委处理。根据惯例,7月中旬将开始半年考核,将对完成相关指标严重滞后的干部进行诫勉谈话、记入特别档案,必要时进行干部调整。
“最重要的是,明确规定了考核结果如何运用,好的如何使用,差的如何处罚,通过结果倒逼干部日常工作状态,从而形成干部任用新导向。”昆明市人社局副局长杨雄说。
“分管安全生产风险大,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抓阄决定分管领导的事,说到底还是缺少担当精神。”一位基层干部说。
“没了红包礼金,也得照样干活。”昆明市官渡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启斌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规,官渡区专门出台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了干部责权利,并通过工作日志倒逼干部作为。
“现在‘沙发土豆’式干部少了,部分指标进度完成较差的干部动起来了。”昆明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新规对数据有着明确要求,对经济领域干部有很好的激励作用。
昆明市交运局党委书记张姝告诉记者,最近与班子成员一个县区一个县区跑,协调项目落实进度。“交运局下属的部门包含路政等8家二级单位,对不同单位我们都制定了专门的责任书,权责更明确,干部干事方向更明晰。”
指纹打卡,网上购买贴膜蒙混过关;刷脸卡,刷完卡转身就走。少数干部升迁无望,出工不出力……如何让懒官干活?用工作日志倒逼日常工作!“全区干部全部要记录工作日志,副科级干部在本单位公示,科级干部在全区公示。”李启斌介绍,为了监督干部日常行为,官渡区通过工作日志倒查追责。
“涉及干部提拔,先看工作日志!”李启斌告诉记者,对于不少党群口部门来说,由于工作很难用数据衡量,工作日志成为衡量一个干部工作量的重要依据。
“此次规定既重目标任务考核,也重过程考核;既重数据指标,也重群众举报。”昆明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戚本福说。实际上,除了通过直观指标考核干部之外,市委组织部还建立了市管干部工作作风监督举报机制,公布四种举报渠道,督促干部主动作为,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着力解决民生和历史遗留问题。
“有工作往下扔,有责任往上推。”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少数副职升迁无望,又没有免职压力,当着干部不干活。针对副职为官不为,新规也专门作了规定。“如果某区副区长被评为‘较差’,主要领导干部如区委书记、区长同样也负连带责任。”昆明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说。(人民日报 记者张帆 杨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