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人才领域改革 释放创新创业活力
2014年以来,针对我省人才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和创新创业能力偏低、与产业发展结合度不够、行业高端领军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不足、高层次人才“进不来”和“留不住”老大难等现实问题,人社部门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引领,主动作为,攻坚克难,持续推进了一系列人才重点领域改革举措,努力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释放人才红利,助推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稳增长大局。
一、破解高端引才瓶颈,构建柔性引智新机制
为破解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留住难的问题,人社部门依托我省独有的资源、环境、区位、平台、民族文化等特殊优势,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和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思路,在不改变人事、档案、户籍、社保等关系前提下,利用建立柔性引才基地、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开展科研项目服务外包、推动退休高端人才二次开发利用等方式, 打造了“ 柔性引智 ”新机制 , 有针对性地邀请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到云南来开展顾问指导、短期兼职、阶段式服务、课题研究(学术研讨)、技术入股、高层次人才二次开发、休假疗养、对口支援、挂职锻炼等,柔性引进云南发展急切需要的大批产业发展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卫生教育专业人才和文化创意人才,使人才红利与改革红利、政策红利、环境红利叠加,更好地服务我省“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八大重点产业发展等大局。
6月24日,首批云南省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基地在大理、腾冲挂牌,来自中国地震局、北京外国语大学等8位专家与首批“柔性引才基地”签约合作,同时首批柔性引进了35名省外院士专家到我省开展智力服务。下一步,将积极协调争取把云南省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基地建设成为继北戴河、武夷山之后的第三个中央联系专家休假疗养基地,柔性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到云南提供智力服务。
二、填补引智载体空白,搭建人才交流新平台
当前,国内具备国际影响力的人才交流平台主要有4个(“三会一周”: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会、武汉华创会、广州留交会、大连海创周),全部集中在中东部,而云南以往引进人才主要靠参加国内外各种人才交流会,成本高,招聘的人才较少,素质参差不齐,引才难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为此,人社部门依托“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辐射中心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抢占西部地区人才高地,搭建具有云南特色、具备一定国际影响力、辐射范围广的 国际 招才引智新平台。 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和人社部及国家外专局的帮助指导下,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筹备,在与众多海内外高端引智机构、专家反复沟通的基础上,云南人社系统承办的首届“云南国际人才交流会”于6月 14 日至 16 日在昆明成功举行。交流会作为南博会的一个重要组成版块,以“聚天下英才,促云南跨越”为主题,突出产业发展、成果转化和合作交流,为有志入滇创新创业的国内外高端人才搭建了一个合作沟通平台, 吸引了33个国家和地区、20多家国(境)外引智机构、200多名海外专家参会,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达80人、促成近70项人才引进项目落户云南 。此举 填补了 西部地区国际人才交流载体空白, 搭建了 国内外高端人才与我省用人单位、高校与企业、项目与政府之间的交流合作平台。
三、打通人才发展壁垒,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针对云南目前存在的各类人才之间纵向发展受限、横向发展壁垒严重、缺乏云南特色等实际问题,人社部门着重在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打通人才发展壁垒,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下功夫。两年来,按照“人才横向可交流、纵向可发展、对外有特色”的思路,构筑云南特色人才 “立交桥”, 打造 “云岭” 系列高端人才,创新沪滇合作育才新模式。
构筑云南特色人才“立交桥”: 出台了拓宽技能人才成长上升通道实施办法,在职业院校中全面推行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技工院校取得高级工的比照大学专科、取得预备技师职业资格证书的比照大学本科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 首次规定 在我省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技能人才,可以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称;畅通技工院校毕业生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参军入伍和选拔士官直接招收渠道。同时,还将高等院校高职教育和技工院校技能教育优势紧密结合,建立了“高职本科+预备技师”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与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开放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开展院校联合培养。7月18日,首家“云南省预备技师培养基地”在昆明理工大学挂牌成立,开启了云南学历教育和高级能人才培养的先河。
打造“云岭”系列高端人才: 加快培养集聚一批精于自主创新的重点产业高端领军人才。积极推送云南重点产业人才进入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深入实施“云岭”系列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选拔“云岭学者”、“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云岭首席技师”、“云岭教学名师”、“云岭名医”和“云岭文化名家”等“云岭”系列高端人才。对云岭学者、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云岭首席技师,由省财政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的科研工作支持经费,同时,所在企业和有条件的单位按不低于1:1的比例安排配套经费。通过2年的实践,截至目前,已选拔培养 “云岭” 系列人才402名。
创新沪滇合作育才新模式:推进沪滇人才深度合作,让传统的合作平台激发新活力, 重点是依托沪滇合作推进 “ 五个一 ” 项目合作 (借地育才,培训一批干部;招才引智,引进一批人才;借地生财,输出一批农村劳动力;借梯登高,打造一个众创联盟;筑巢引凤,构建一个人才创业创新机制)。另外,还加大了与福建、广东等沿海发达省市在高层次人才和人力资源培养开发等方面深度交流、合作力度,依托云南驻当地派出机构建立了 人才服务工作站 (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工作站)。
四、突破人才管理束缚,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新活力
为破解长期以来人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用人单位自主权得不到有效发挥、评价机制不合理等突出问题,人社部门重点在理顺政府、市场、社会、用人主体关系上下功夫,着力推进人才领域“放管服”改革、职称改革,制定出台离岗创业新举措,努力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针对人才管得多、管不好等问题,扎实有序推进“放管服”改革,下放人才管理行政审批权限,减少事前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及时公布了涉及人才管理领域的“权力事项”36项;将人才行政审批事项从13项精减到5项,并全部入驻网上服务大厅。进一步降低各类人才就业准入门槛,取消职业资格认定339项,全面清理并取消证明材料和手续9种。
针对职称制度中职称评定条件设置不够科学,重学历、轻能力、轻业绩、论资排辈现象严重,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人才职称评审渠道不畅等问题。推进职称制度改革: 一是改革评价标准 。 对 中小学教师和医疗卫生等人才,重在体现社会和业内认可; 对 高校和科研单位从事基础科研的人才,突出科研和学术水平,论文要求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 对 应用研究型人才,重在发明专利和知识产权方面的业绩贡献; 对 成果推广应用型人才,以成果推广利用产生的效益作为主要评价标准,论文不作硬性要求。 二是下放评审权限 。逐步下放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卫生技术、农业技术和艺术专业等行业高级职称评审权。2015年下放12所高校正高职称评审权,近期还将下放一批高校高级职称评审权。同时,对民办学校、医院和高校、医院非在编人员的职称评审实行无差别对待。
针对有科研实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不高、成果转化政策不配套等问题,研究制定了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在职或离岗创业的指导意见,支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和企业、行业高层次人才兼职交流的政策措施。完善高校、科研院所担任领导职务科技人员获得现金和股权激励办法,对关键岗位的技术和管理骨干、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高层次人才实行优秀人才协议工资制度。
目前,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全省建立了21家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7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115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36个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引进9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业项目,扶持创建的“云南海归创业园”,被认定为国家级创业孵化基地。
五、优化人才保障环境,出台人才服务新举措
针对目前人才投入力量分散,财政、审计政策匹配程度不够等实际,主要从推进人才重点项目、新增人才项目一事一议予以保障、设立多方投入的人才基金、鼓励以投资入股方式对科技创业企业给予支持、建立创业投资风险补偿机制等六个方面,制定了统筹经费投入的相关政策措施。
针对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小、散、弱等实际,按照“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原则,与昆明市协同推进 中国(昆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国际人力资源市场) 建设,充分利用园区产业聚集、企业孵化、业态拓展、市场培育、标准统一的优势,努力打造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总部基地。同时,以产业引导、政策扶持和环境营造为重点,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对人社部门管理的5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进行了整合,组建了云南人力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为提升云南人才服务质量,拓展服务范围,将打造人才服务软环境作为吸引聚集人才的重要方式,在各级人才公共服务机构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畅通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探索推行“人才绿卡”制度,对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在金融、风险补偿、人才公寓、税收激励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6月13日,我省首个外国专家就医服务“绿色通道”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揭牌。加强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构建了完善人才发展状况监测评估和人才资源统计调查制度,建立高层次人才流动信息报告和监测预警机制,建设云南人才数据库,为实施对我省人才的精准服务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