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昆明人品质之美——包容】昆明人“温和” 昆明城“好在”
编者按:
近日,我们收到一封电子邮件。网友“海洋之心”高度评价了自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昆明这座城市发生的可喜变化。但她也表达了遗憾,认为城市之美源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的品质之美,然而在这方面媒体却很少触及。
“海洋之心”的观点启示了我们,于是我们决定梳理、发掘昆明人品质之美,向大家一一展示。
热情、善良、诚信、奉献、勇敢…… 数了几遍,小编一双手都数不过来。
近期,昆明信息港将陆续推出“发现昆明人品质之美”系列稿件,通过发现生活在这座城市人们的优秀品质,来阐述昆明之美。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曹月 江枫 说起昆明,许多人第一反应总是昆明气候好,喜欢这儿的天朗气清,但来自河南郑州的刘展,却是被这个城市和这里的人所蕴含的包容力所吸引。
刘展
刘展在昆明上大学,刚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她,原本打算去沿海城市找一份视频编导的工作,信心满满的刘展却在投简历的过程中屡屡碰壁。原来,许多企业的招聘信息中,不是标明“限本地生源”,就是“本地生源优先”,这些限制把像刘展一样的非本地人挡在了门外。
这样的经历让刘展不免有些失落,深思熟虑后,刘展转变了想法,决定留在昆明闯一闯。她在重新找工作时,惊喜地发现招聘信息中鲜有以户口为招聘要求的企业。就这样,刘展最终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并留在了昆明,开启了“滇漂”的新生活。
现在的刘展,不仅能听懂昆明方言,甚至还能模仿着说“整喃”,引得同事们咯咯直笑。刘展在回忆起初到昆明上学的情景时,说道,“刚来时,因为听不懂昆明话,我会尽可能的减少交流。但我的朋友很照顾我的感受,后来聊天时尽量都讲普通话,久而久之,这才让我慢慢消退了隔阂感。”
自古以来,昆明就是一座移民城市,来自五湖四海不同民族、不同口音的人到这里都能共处生活。目前,昆明全市常住人口共667.7万,流动人口约有287万。通过这组数据,也可见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的包容力。
有人又说,昆明人的性格就像这里的天气一样,不温不火。其实不然,正是因为这种性格,昆明人不好斗,鲜有“一言不合就上手”的场景。昆明人包容随和的性格,让昆明这座城市有了兼收并蓄、开放且包容的特质。
陈秋月
如果说刘展能够融入昆明,是因为她在昆明上学的缘故。那么,来自临沧的陈秋月,用她在昆明扎根15年的经历,诠释了什么叫昆明人的包容气质。
这位开设过“往日人间烟火”专栏的临沧妹子,谈及昆明人的包容时,一下打开了话匣子。“我来昆明15年有余,已经算是融入这座城市了。”她说,昆明人不排外,是她得以快速融入这座城市的重要原因。
陈秋月刚到昆明时,对一切不熟悉,独在异乡,令她十分思念家乡的口味。“临沧口味偏酸,但昆明人喜欢的豆花米线,习惯加甜酱油,我最初真是无从下口。”陈秋月说,这种感觉随着她偶然发现凤庆粑粑而得以改观。
陈秋月在昆明吃到的凤庆粑粑卷
一次,陈秋月去逛官渡古镇,无意间看到有人卖凤庆粑粑,她很惊讶这种家乡食物竟然会出自昆明人之手,赶紧买了一个尝尝。“味道和家乡的像极了!”吃过后,陈秋月说那个味道让她久久不能忘怀。
“在昆明那么长时间,我的胃已经长成昆明胃,什么菜都吃!”陈秋月笑了起来。在她眼里,昆明人才是正儿八经的吃货,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美食在这里都能找到,这就是昆明人包容的体现之一。现在的陈秋月,早已称得上是地地道道的“昆明土著”,她曾在专栏里写了很多美食故事,除了家乡的粑粑卷、花饭、油粉,她还特别喜欢小锅米线和汽锅鸡,为了烹制汽锅鸡,她还专门跑去乡街子买了个汽锅。
昆明人的血液里融汇了开放、随和的基因,造就了一座兼收并蓄的包容之城。昆明的公共空间、住房教育、发展机会等种种资源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本地人、外地人之分,让所有人都感受到舒适、“好在”。
相关新闻:
【发现昆明人品质之美——热情】昆明有位“唐先生” 治病救人热心公益
【发现昆明人品质之美——诚信】65名员工痴心呵护一碗过桥米线
【发现昆明人品质之美——善良】3元能吃一荤两素 善心力撑爱心食堂5年不倒
编辑:孙红亮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