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钱就能上大学?当心入学“陷阱”
2013年6月高考结束,余某某一家等到了女儿可喜的高考成绩,分数上了一本线。高兴之余,一家人开始忙活着给女儿物色学校报个好专业。偶然间,余某某听一个亲戚说,认识一名蒋姓女子,手上有军医大学的名额,交点钱就可以去上。经过商量后一家人决定,出钱送女儿去军医大学。不想,余某某分几次向蒋某打款共计29万余元后,竟再也联系不上蒋某了。
前年6月30日,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金牛派出所接到市民余某某报案称,他被蒋某以帮助其女儿上军医大学为名,诈骗29万余元。接警后民警发现,同年5月,西山分局民警曾抓获蒋某、张某等三名以提供虚假房产资料抵押的方式诈骗借款的女子,调查发现,两个案件涉及嫌疑人系同一个人。
“我女儿高考分数出来后是上了一本线的,结果就因为蒋某行骗,错过好学校,到了开学,只好让女儿去上了大理医学院。”被害人余某某说,正当要报志愿的时候,家中亲戚舒某说,认识一个姓蒋的女子,自称手上有军医大学的名额,交点钱就可以去上。
6月24日,舒某带着余某某和余某某的女儿来到昆明与蒋某见面。当天,蒋某说她在省军区门诊部,专门负责军医大学的招生和体检,手上也有五个机动名额,余某某女儿的分数完全可以上,并开口要15万元。谈妥后,余某某分几次将15万元从银行汇给蒋某,这时候蒋某又称名额少、竞争太强,以及要服装费、代培费及其他一些费用,余某某又陆续给蒋某汇款。“但是她并没有安排我女儿去体检,之后就一直联系不上她了。”余某某说。
据悉,受骗的不仅是余某某,2013年9月至10月,蒋某还伙同张某以提供虚假房产资料抵押的方式,骗走被害人冷某某人民币共计108万元。经西山区人民法院审理,蒋某因犯合同诈骗罪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张某犯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宣判后,蒋某不服提出上诉。经法院二审审理查明,事实与一审法院认定的事实一致,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许多案件都是在考生高考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考生家长为了孩子的前程,盲目地主动四处打听具有“特殊关系”、能为孩子办理入大学就读的“渠道”,为骗子提供了可乘之机。法官介绍,录取分数线的学生,不能被招录的规定是社会共知的,通过花钱托关系等非正常途径入学存在着违法、违规的可能性,提醒考生及家长不要相信所谓的入学潜规则,一切还得看自己的考试成绩,警惕大学入学“陷阱”。(昆明日报 记者蔡靖妮)
编辑:范皛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