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建设为滇中经济腾飞插上翅膀

28.09.2017  09:11

说起物流界的巨头,普洛斯的名号响当当:业内全球排名第一,股票市值100亿美元,业务遍及全球77个主要城市。2015年,普洛斯布局云南,将开局第一颗棋子落在滇中新区的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

都说物流是万物万通的基础,普洛斯为何看中滇中新区,并将其作为进入云南的首站?“我们主要看中滇中雄厚的产业基础和日趋便捷的交通网络,这也是普洛斯布局南亚东南亚的重要战略部署。”普洛斯中国业务拓展总监薛霛娜说,接下来,普洛斯还将引进更多战略合作伙伴入驻滇中,打造高端物流业态,服务滇中乃至全省的企业。

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民生福祉,都离不开交通的发展。位于战略高地的滇中新区,其经济发展自然也离不开交通系统的逐步完善。滇中新区已启动综合交通项目176个835公里,占1140公里路网建设目标的73%,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01亿元。

交通路网日趋完善

9月15日,站在滇中新区哨关大道项目建设工地上,可以看到这条东西走向的道路分别向新嵩昆高速和小龙高速延伸的轨迹。不远处,南北走向的空港大道连接长水国际机场和杨林经开区,机场北高速公路等多条道路正加紧建设……

这是两年来滇中新区奋力开展“交通大会战”的一个缩影。

新区东片区搭骨架、密路网、成体系;西片区内优、外拓、外联。”滇中新区规建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就是新区综合交通路网三年实施建设规划的基本思路。

新320国道(空港段)、长嵩大道、景观大道、小龙高速等45条道路222公里已建成通车;机场北高速公路、哨关大道、空港大道(中段)等64个项目410公里正在加快建设;空港大道(南段)、长水国际机场至乌龙高速公路等67个项目203公里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同时,市政骨架道路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园区道路与片区开发同步建设,已启动片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25公里……一幅内通外联、多种交通形态和谐并存的滇中新区交通蓝图正在加速绘就。

曾经,“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是“云南十八怪”之一。而今,滇中新区立足打造西部重要交通枢纽,以交通的“”来主动承接全球经济的“”,变全国路网的“终端”为“中枢”,变“沿边落后”为“对外门户”。

要扩容,须修路。但滇中新区不是简单地修路。“我们要织就一张快速通达的路网。”滇中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制订了3年1000公里路网建设行动计划,分步实施。利用3年时间建设总投资1608亿元、总里程1140公里的综合交通项目243个。目前,该计划已启动176个项目835公里。

云南省唯一一条双向8车道的小龙高速,从2015年6月动工到2016年12月27日通车,仅用18个月就完成了原本需要3年建成的高速公路,在这张快速路网上画下了第一道弧线。

通过3年路网建设,新区结构性骨干路网建设完成率将达80%以上,组团之间主要联系通道完成率将达90%以上,建成区路网平均密度将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左右,基本形成新区与昆明、滇中城市群互联互通、共建共享、配套完善、一体运行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体系。

逾12亿元投入“里子工程

灯光明亮、空间宽敞、设施齐备、四壁整洁的城市地下隧道里,各种给水管、中水管、燃气管、通信信息管(含电话、宽带、闭路电视、公安交通监控信息等)、电力管、雨水管、污水管等有序摆放……在嵩昆大道一期,记者看到了被称为“马路拉链终结者”的综合管廊。

像这样的综合管廊,在建的哨关大道、嵩昆大道、空港大道中段3条重点道路的综合管廊共有26.12公里,总造价约12.39亿元。

据云南滇中哨关大道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测算,哨关大道建设里程13.54公里,建安造价约28.74亿元。其中,将建综合管廊10.6公里,造价约5.48亿元,约占建安造价的19%。 

哨关大道的综合管廊造价占比并非最高。据测算,嵩昆大道一期建设里程8.17公里,建安造价约13.19亿元。其中,将建综合管廊8.13公里,造价约3.11亿元,约占建安造价的23.58%。空港大道中段(文林路至机场北高速)工程建安投资总额12.9亿元。其中综合管廊全长约7.39公里,造价约3.80亿元,约占工程建安费总额的29.5%。

在新区建设各方各面都亟须资金投入的情况下,为什么舍得这么大手笔地投入建设“里子工程”?在滇中新区相关负责人眼里,这是一项百年不落伍、造福子孙后代,值得付出更多精力的“百年基业”。智慧管廊是城市地下空间的“生命线”,也是一个城市的内在“名片”,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能有效避免“拉链路”,保障城市安全,为城市发展提质。

云南滇中新区智慧管廊一期采用国际先进的超时代理念、超维度管控、超想象便捷、超稳定运营四大设计理念,秉承技术先进、经济实用、开放扩展、便捷维护、安全稳定五大设计原则,建成后,将实现综合管廊的“管理可视化、维检自动化、应急智能化、数据标准化、分析全局化、管控精准化”;同时,该项目将构建建设、运维、培训、服务的完整体系,实现一体化的分析决策和综合管控。作为国家级智慧管廊示范工程,滇中新区智慧管廊建设将极大地提升综合管廊的监控水平以及管理水平,助推昆明市智慧城市建设,为该项建设逐步在昆明市、云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提供良好示范。

探索“小钱办大交通”新路子

近8年来,滇中新区高速公路建设在国家给力、自身努力的基础上,创新思路,借助外力,政企“手挽手”创新PPP模式,打出多套“PPP组合拳”,建设了多条高速公路重要通道,缓解了上千亿元项目投资的资金瓶颈,创造了高原山区建设高速公路的“滇中速度”。

顶着办大交通的压力,滇中新区开动脑筋筹集资金。对于资金投入大的项目,嵩昆大道、哨关大道项目进入省级PPP示范项目库,顺利实现融资;空港大道(中段)严格按照PPP流程操作,已被国家财政部列入第三批PPP示范项目,也是全省第一个市政道路类PPP示范项目,今年12月将建成通车;机场北高速公路由新区和昆交投公司合作建设,是新区和昆明市融合共建的标志性工程之一。

对于园区道路、投资较小的项目,采取延期付款模式,实现呈黄快速路(空港段)等项目顺利开工建设。积极争取债券资金,降低融资成本。

2016年争取到新增债券资金22.5亿元,争取到地下综合管廊专项建设基金2.9亿元。新区本级用不到5亿元的政府资金撬动了140多亿元的社会资本投入,资金撬动比例达1:30,极大缓解了新区起步阶段的资金困难,保证了项目顺利推进。

一个少则几千万、多则十多亿的工程项目,如何监管每一笔资金就显得很重要了。为此,滇中新区在全省率先创新道路交通PPP项目监督管理机制,成立了PPP项目监督管理领导小组,采取“一项目一监督管理部”的方式,开展PPP项目日常监管工作;出台了滇中新区道路交通PPP项目监督管理办法,明确了监管范围、内容、方式等,对道路交通PPP项目四个阶段、六大重点进行监管,即全过程监管项目准入、建设、运营、移交四个阶段,严格把控质量、进度、资金、安全、合同、廉政六大重点,不代替政府行政部门监管,与政府行业监管不重叠,将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管有机融合,阶段性监督和日常监管相互补充,初步构建了科学合理、程序严密、运行规范、监督严格有效的PPP项目监管体系;组建了项目监管部,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缓解新区人少事多的矛盾。

正是由于不断创新PPP模式,给482平方公里的滇中新区装上了一个强大的助推器,探索出一条“小钱办大交通”的发展新路子。(昆明日报 首席记者李思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