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昆明发展路径敲定 居民收入年增长9%
25.03.2016 17:02
本文来源: 中小企业
日前印发的《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在明确提出上述主要目标的同时,也从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创新驱动、开放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方向和目标。
以水定产、以水定城。今后五年,昆明将进一步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构建功能完备、高效联通、生态宜居的“两核一极两区六廊”城市格局。
趋势
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遇
“‘十三五’时期,我市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诸多矛盾交错叠加的严峻挑战。”这是《规划纲要》对未来五年面临形势的总体概述。
机遇方面,国家战略实施为昆明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随着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昆明作为“一带一路”前沿枢纽、面向南亚东南亚重要门户的优势更加凸显。北上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下可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东向可连接长江经济带,为昆明在更大空间和更广领域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
除国家战略带来的历史机遇外,《规划纲要》指出,未来五年昆明的发展机遇还有:政策红利的释放带来的政策支持和外部动力,“四化”深度融合发展和改革创新的全面推进,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建设拓展了新空间,得天独厚的资源和环境优势以及重大项目建设带来的新支撑。
但挑战同样不容回避。《规划纲要》用四个“压力增大”来表述今后五年面临的挑战,分别是经济较快增长压力增大,社会和谐稳定压力增大,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增大,保持区域竞争优势的压力增大。
就经济增长而言,除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因素外,从全省看,经济增速呈逐年下降趋势,2014年从两位数下降到个位数增长,从全市看,传统的发展路径、体制机制、思想观念短时期内难以转变,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尚未培育形成。“十三五”期间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依然压力颇大。
数据
居民收入年均增长9%
机遇与挑战之下,《规划纲要》从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生态文明、开放带动、民生福祉五个方面提出了29项具体目标。其中,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被定为9%左右,高于全国6.5%以上的目标,也略高于全省8.5%左右的增长目标;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被确定为9%和10%。
“每个指标都是经过详细调研和精确测算的。”市发改委主任李肇圣说,9%左右的GDP增速是综合分析昆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自身基础,经过反复测算、审慎论证提出的。从必要性看,要保持住昆明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排名,GDP必须保持年均9%以上增速;从可能性看,经过多年发展,昆明的综合优势逐渐凸显,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实现GDP增长9%左右的目标是有可能的。
再以创新驱动为例,《规划纲要》指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突破,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在全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保持领先地位。
具体说来,全社会R&D经费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要从2015年的1.75%提升至2020年的2.5%;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从2015年的140万户提升至2020年的250万户;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2015年的35%提升至2020年的40%;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15年的5.61件提升至2020年的10件;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5年的42%提升至2020年的50%。
格局
以水定产 以水定城
明确各项目标的同时,《规划纲要》还在延续“十二五”提出的“一主四辅四次十九片”空间布局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根据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未来发展潜力,提出坚持以水定产、以水定城,进一步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构建功能完备、高效联通、生态宜居的“两核一极两区六廊”城市格局。
“两核”中的一核即包括五华、盘龙、西山、官渡(除划入滇中新区部分)在内的老城区。这一区域将有序推进人口转移、功能疏解,加快工业企业搬迁,推进城市更新改造,突出政治中心、文化交融功能,增强科技研发、金融商务、文化创意、旅游会展、国际交流等服务功能,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两核”中的另一核是指包括呈贡核心区和已托管的马金铺、洛羊、大渔、七甸4个街道办事处在内的呈贡新区。这一区域将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优化生产生活布局,发展新型城市社区,提升科教研发、交通枢纽、信息服务等核心功能,强化四个托管区现代产业聚集功能,有序承接主城四区人口和功能转移,建设全省信息产业发展高地、信息产业核心区,打造现代化科教创新新城。
空间布局中的“一极”则是指包括安宁市、嵩明县和官渡区部分区域在内的滇中新区。这一区域将着力提升新区产业综合承载能力,构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以产聚人、以产促城、产城融合、一体发展,把滇中新区建设成为支撑昆明、带动全省跨越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国际化高新产业新城。
“两核一极两区六廊”的空间布局新提法,无疑将给予人们对这座城市更多的期待。
》》》解读
市发改委副主任毕绍刚:
坚持问题导向 谋划长远发展
“影响昆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就是规划编制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在市发改委副主任毕绍刚看来,《规划纲要》在起草过程中重点把握了五个方面的原则: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原则,二是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谋划昆明发展的原则,三是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四是坚持与中央和省的精神紧密衔接、保持一致的原则,五是坚持开放民主编制规划的原则。
事实上,早在2014年8月,昆明就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相关副市长为副组长,市级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工作机构,在全省率先启动了《纲要》编制工作。随即,昆明即开展了事关“十三五”及未来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28个重点前期课题研究,并启动了21个部门(行业)规划、15个重点专项规划(目前调整为24个)和17个区域规划的编制,对《规划纲要》形成了有力的支撑。
“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纲要》编制的社会参与度和透明度,我们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听取了各方面意见。”毕绍刚说,编制过程中,《规划纲要》通过微博、微信和网站等发起了规划意见建议征集活动,广泛征求民意,合理建议已被吸纳;初稿形成后,还多次征求了国家、省、市专家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省市级相关部门、各县市区及企业的意见。
毕绍刚介绍,《规划纲要》重点突出开放先导、产业强市、创新驱动、城乡统筹、文化引领、生态优先、民生共享、依法治市八大战略,在立足昆明的基础上,放眼全国,把昆明未来的发展放在区域国际环境中,放在昆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来把握和谋划。
“昆明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在新的历史阶段,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将难以为继。”毕绍刚表示,目前,昆明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经济总量不大、质量不高的问题依然突出。要缩小与先进发达地区的差距、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把加快发展、做大总量作为首要任务,充分挖掘发展潜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切实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竞争力,积极引领滇中城市经济圈突破崛起,有力支撑全省跨越式发展,真正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和排头兵。
市发改委发展规划处处长钟燕:
《规划纲要》呈现十大亮点
在市发改委发展规划处处长钟燕看来,《规划纲要》可谓亮点频频。总体而言,呈现出城市发展定位、调整空间布局、聚力发展呈贡新区、重点发展“188”产业、协同推进滇中新区建设、全面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构建开放合作共赢新格局、明确滇池治理目标、提出“共享发展水平”的目标等十个方面的亮点。
“在考虑昆明‘十三五’发展定位时,一方面要贯彻落实和全面体现国家和省对昆明发展的新要求、新定位;另一方面要延续‘十二五’提出的建设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和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发展定位。”钟燕说,综合考虑后,《规划纲要》提出了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当好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和火车头这一指导思想。
钟燕指出,《规划纲要》的另一个亮点在于聚力发展呈贡新区。现代新昆明战略实施十余年来,呈贡新区建设发展成效显著,具备了成为城市新核心区的基础和条件。《规划纲要》提出要打造一个魅力宜居、产业聚集、创新示范、绿色低碳的呈贡新区,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把呈贡新区建设成为功能完备、产城融合、创新开放、绿色生态、宜居宜业的现代新昆明城市核心区、样板区、示范区。
在全面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方面,《规划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平台作用,围绕互联网+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电子商务、便捷交通、文化旅游、高效物流、益民服务、绿色生态、健康服务、人工智能11个主要领域,制定实施昆明市“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努力构建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
“《规划纲要》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在实施过程中要强化政策保障与项目支撑,组织实施一批影响力大、支撑力强的重大项目,建立和完善规划实施的监督考核评估机制,以确保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钟燕说。
》》》延伸
推进“五网”建设 提升城市品质
《规划纲要》提出,要按照国际化、综合化、区域性、广覆盖的要求,加快以路网、航空网、能源网、水网、互联网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构建有效支撑昆明跨越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
路网建设方面,《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初步构建环线+射线的“198556”干线公路网(19条主射线,8条辅助放射线,5条环线,5条东西横线,6条南北纵线),全市公路里程提高到2万公里以上,实现昆明南部区县30分钟到达,北部区县80分钟到达,滇中城市群中心城市90分钟到达。铁路方面,构建“八出滇、五出境”铁路大通道,构建形成以昆明为中心,连接滇中城市群各城市的1小时交通圈;地铁方面,建成轨道交通1至6号线和9号线,轨道线网里程达到263公里。
航空网建设方面,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为中心,完善机场基础设施和配套项目,配合实施第二航站楼建设。加强与城市轨道交通、公路、铁路、市区公共交通的相互衔接,构建空地一体化路网体系,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衔接。推进石林、轿子雪山通用机场建设。新开、加密通往南亚东南亚、国内重要节点城市或热点旅游城市的航线,开辟部分洲际航线,力争实现东盟10国、南亚7国首都和重点旅游城市全覆盖。
互联网建设方面。《规划纲要》提出,建设泛在化、宽带化、融合化“城市光网”,家庭光纤入户平均接入带宽达到100Mbps,争取成为“全光网城市”。加快无线城市建设,实现主城区城市交通枢纽、商业集中区、公共活动中心等重点区域公共免费WiFi全覆盖。实施“宽带乡村”试点工程,推进4G网络向乡镇、行政村延伸,实现行政村有线宽带及4G移动网络100%覆盖,宽带接入能力达到8M。
发展“188”产业 打造经济升级版
《规划纲要》明确,要坚持转方式调结构,坚定走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集群化的发展新路子,按照“一产做特、二产做大、三产做强”的总体要求,大力发展“188”重点产业,到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40:56。
具体说来,“1” 即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第一个“8”即8个工业产业,包括化工(含石化)、冶金(含有色、黑色)、非烟轻工、烟草及配套产业4个传统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制造业4个新兴产业。第二个“8”则是指商贸及物流业、金融业、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科技及信息服务业、房地产业、会展业、健康服务业8个服务业。
“十三五”期间,将按照每个产业一个工作班子、一个规划、一项扶持经费、一套支持政策、一个考核机制的“五个一”工作协调机制,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推动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打造昆明经济升级版,培育具有昆明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例,《规划纲要》提出,要重点发展精密数控机床、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工业机器人和专用机器人、轨道交通和铁路养护设备、重化矿冶设备、电力装备等高端设备。积极发展烟草、食品、中药提取成套设备,以及面向南亚东南亚市场的农用机械、电工等机电产品制造。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产业,继续突破柴油发动机总成核心技术,打造我国汽车用轻型环保高效柴油机及配件研发生产基地。力争到2020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左右。
而在加快服务业发展方面,《规划纲要》明确,要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优先发展金融、研发设计、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服务外包、教育培训、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提高专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水平。积极发展商贸流通、房地产、健康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坚持城市功能提升、市场需求引领和新技术应用带动,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打造“昆明服务”品牌,把昆明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周边的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十三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左右。 来源:昆明日报
本文来源: 中小企业
25.03.2016 17:02
故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