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一个阶段性的理解
互联网金融,马云在三个不同时期说过三句不同的话。
第一次,时间倒退至2008年的12月,在“第七届中国企业领袖峰会”上,马云豪言壮语道:“我听过很多的银行讲,我们给中小型企业贷款,我听了5年了,但是有多少的银行真正脚踏实地的在做呢?很少。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改变银行,我坚信一点!”
第二次,时间来到2013年的6月,在“外滩国际金融峰会”上,马云远见卓识地指出:“未来的金融有两大机会,一个是金融互联网,金融行业走向互联网;第二个是互联网金融,纯粹的外行领导,其实很多行业的创新都是外行进来才引发的。金融行业也需要搅局者,更需要那些外行的人进来进行变革。”
第三次,时间回到2014年的3月,在北京大学百年堂的一次公开演讲中,马云意味深长地说:“有时候,打败你的不是技术,可能只是一份文件!”
将这三次讲话串联起来,能勾勒出截至目前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发展的三个阶段——探索、实践和转折,又或者是,期许、瞩目和争议。
仍然以马云说开去,以他旗下阿里推出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余额宝为例,资金规模已达5413亿多,2014年一季度为用户盈利57亿元;与其合作的天弘基金也从之前行业排名第46位,一举成为基金业新一哥(有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3月底,该基金总规模5536.56亿元比第二名的华夏基金多出近2100亿元,傲视群雄)。重点是,实现这些成绩历时不到一年。如果说,作为第三方支付工具的支付宝当时只是马云对互联网金融的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初探,那么,余额宝显然是用互联网思维对接金融业的“牛刀小试”了,到了后来的娱乐宝,完全是渐入佳境得心应手地玩了。后者的玩法是,用户可通过手机淘宝客户端预约购买娱乐宝。其中,影视剧项目投资额为100元/份,游戏项目的投资额为50元/份,每个项目每人限购两份。预期年化收益率7%,并有机会享受剧组探班、明星见面会等娱乐权益。
差不多余额宝为开端,除了阿里,其他公司也纷纷跟进,像零钱宝、添益宝、活期宝、现金宝、如意宝、生利宝等“宝宝们”互联网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它们的出现,至少证明了两点。第一,产品满足用户需求,广受市场好评;第二,互联网经济确实冲击到了传统银行业,完成了一次漂亮的逆袭。
然而,伴随着互联网金融发展态势的如日中天,来自传统金融业乃至保守派人士的批评之声也日益高涨。例如,前不久在海南博鳌举办的论坛上,多方聚焦互联网金融,首先站出来的是反对派。他们认为“余额宝是钻了监管的空子”“是场炒作,根本颠覆不了银行”“转一圈钱还是回到银行,增加了成本”——最声嘶力竭声讨、最不留情面指责的莫过于央视经济评论员钮文新,他说“余额宝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是典型的金融寄生虫”,呼吁“应当取缔余额宝”。
不可否认,互联网金融加速了金融互联网的推进,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与非议。代表性的事件有央行发布函件暂停二维码支付和虚拟信用卡;紧接着,央行下发紧急文件叫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以及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不久后,工行、农行和中行率先下调了余额宝、理财通等第三方支付机构产品的购买限额。其中,工行对余额宝的额度由原先的单笔5万元下调为5000元,每月限额则从20万元降为5万元。
即便如此,政策文件的“利空性”并不代表着互联网金融或金融互联网错的“方向性”。如同姚文平在《互联网金融》一书中写道:“互联网金融的大幕已经拉开!这是一场金融变革的盛宴,不论你是否准备好,你都将融入这个新的世界。”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启。事实上自2012年4月7日,时任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谢平在“金融四十人论坛”上首次提出“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后,国内相关行业的观察、研究与实践从未停止过。就拿出版物来说,除了姚文平的作品外,还有万建华的《金融e时代:数字化时代的金融变局》、李耀东与李钧合著的《互联网金融:框架与实践》、谢平等人合写的《互联网金融手册》,还有像马梅、朱晓明等学者写的中国首部探讨第三方支付的作品《支付革命:互联网时代的第三方支付》、盛佳等人合著的《众筹:传统融资模式颠覆与创新》、引进出版的Peter Renton的《Lending Club简史:P2P借贷如何改变金融,你我如何从中受益?》,该书介绍了互联网金融先驱、美国第一大P2P借贷平台Lending Club公司的创业过程和平台功能。当然,还有中国电子金融产业联盟、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主办的《互联网金融》杂志创刊。
除了引发学术研究的热潮,在具体产品和模式创新上,国内也呈现出热闹景象。据姚文平在《互联网金融》一书中的梳理,我国互联网金融已经在包括第三方支付、众筹融资、网络银行、互联网证券、互联网保险、理财社区、互联网基金销售、网络股权平台、个人理财、P2P贷款上开展了业务,而时间跨度最早竟起至1996年一直到今天。
或许马云说的是对的,“有时候,打败你的不是技术,可能只是一份文件!”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已经感受到来自政府加强监管的力度,其中也不乏借此打击和抑制的论调。但马云的话也可能是错的,“有时候,成就你的不是技术,可能就是一份文件!”国家监管理念和政策的调整,完全有机会让互联网金融“扶摇直上九万里”。在过去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传递出来了利好消息,释放的是对产业的鼓励信号。人们寄希望于类似《乔布斯发案》的法律能尽早“靴子落地”,对中小企业、成长期公司的融资发展以及互联网金融创新起到支持及保护作用。
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能乐观地看到,互联网在向更多传统行业渗透、融合、重构。这是一股历史潮流,既不靠几部书、几篇文章说是就是的,也不能让一些政策文件、主观意志说停就停的。除了金融业,像制造、广告、新闻、通信、物流、医疗、教育、旅游、餐饮……几乎所有的传统行业、传统应用与服务都在被互联网改变。同步的,传统行业向互联网迁移,带来资金流、信息流、物流整合,形成新的平台,产生新的应用,带来产业或服务的转型升级。就像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互联网周刊》主编姜奇平所说的那样,像“互联网+”模式(可以“+通信”“+媒体”“+娱乐”“+金融”等)将给各个行业带来创新与发展的机会。
好比当下的互联网金融抑或是金融互联网,金融业正逐渐超越对互联网的工具性理解(例如开办了网上银行业务就等于金融互联网或互联网金融了),开始深刻意识到互联网金融带来业务创新的机会。此前,银行对小微贷征信,主要靠硬信息(资金往来信息),但贷款额越小,成本越高。但像阿里贷这样的业务模式,可以借助借款人在天猫、淘宝等形成的交易信息和历史数据,最短时间内有效甄别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在降低征信成本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贷款违约率。可以这么说,互联网金融做了传统大银行原本不愿意做的苦差事、累差事,而银行也因为被互联网“倒逼”,最终尝到了零散小额业务“小而美”的甜头。银行开始明白,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共赢局面”,其本质是将金融业与信息业合二为一。在这个意义上,余额宝等“宝宝们”不正是在中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下,对于套利空间和管制利率机制给客户形成利益困局提供的一种有效、方便的解决方案吗?
所以,互联网金融从业者们不用担心,如同金融互联网从业者们不必灰心。当互联网遇到金融业,它会蕴育出很多创新、就业和市场的机会。有时候,因为对手的存在,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强大,不是吗?
来源:经济参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