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智慧城市:骤热之下蛋糕难独享
超级App已经变得无所不能。你无须再随身携带你的积分卡,优惠卡,甚至是银行卡出门,因为已经有多款超级App可以帮助你购买电影票,下载优惠券,甚至是直接缴费买单。
这正是智慧城市所倡导的模式,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对需求做出智能响应。但是在产业早期,发行实体“市民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办法,后者通常为一张金融IC卡。为了推动这张卡的运行,行业曾有多家公司推出解决方案,从卡本身的硬件属性到市场消费场景的搭建。无论是智能交通,或是智能医疗,还是智慧城市,“市民卡”似乎成为通用的解决模式。
随着“互联网+”时代超级App的功能不断提升,“市民卡”的价值却开始遭到质疑。解决方案提供商之间因为利益分配问题,难以实现更为广义的互联互通,并且难以实现精准营销等智能化功能。
与“市民卡”不同,超级App不仅可以解决用户手持多卡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后台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辅助,使得商家可以获取完整的卡券运营数据报表,与用户建立紧密联系。
从发放“市民卡”到“增容”超级App,智慧城市的建设正在从单纯的解决方案式的项目建设,转型至提供附加价值更高的运营方向。
而这种转变恰恰开始于手握用户和流量的互联网企业进场之时。
4月13日,上海市政府与腾讯在沪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上海市政府将支持腾讯泛娱乐、微信、QQ、网络媒体(大申网)等项目在沪发展。至此,腾讯开通了5座城市的“城市服务”入口,覆盖用户数超过6000万,服务市民超过1100万人次。
试点项目难以落地发芽
国际IT巨头IBM在2009年向中国市场推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其概念教育了中国早期进入这一市场的企业。随后这些传统IT企业和电信运营商以向地方政府销售行业解决方案为切入点,成为该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导力量,并在最近几年内,开始大肆跑马圈地。
三年前,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郭为接受腾讯科技采访时,他的态度还很谨慎,认为一年内会有2到3个城市可以进行智慧平台落地试点或推广。三年后,神州数码已在70多个城市展开相关项目实施,并与33个省市签署了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协议,在16个城市建设或运营了市民融合服务平台。
然而,这种模式是一场由上向下的推广。其往往忽略了用户在使用场景下的体验,这使得相当一部分智慧城市项目在落地时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有神州数码内部人士告诉腾讯科技,智慧城市体量过大,在过去几年里进入者都做了不少尝试,但目前仍只能看到单个案例,而缺少协同的原因是投资规模大、协调难度大,而效益产出不明显,用户体验和用户素质尚未达到预期。
4月7日,住建部公布了包括北京市门头沟区等84个城市(区、县、镇)新一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截至目前,我国智慧城市试点已接近300个。
腾讯科技对已经开展了三批的试点城市调查后发现,其结果难以令人满意。以2014年底住建部对6个四川省入选的试点城市进行阶段性考核为例,针对其中4个城市,相关负责人表示,“简单地说,就是看不到实际成果。”
对于具体案例而言,中国电信(微博)四川分公司推出的智慧城市产品“爱城市”看起来类似更像一个集合了“大众点评”、“墨迹天气”等多种互联网应用的便民信息查询App。这样的综合服务信息曾引发外界关注,但该产品经理梁俊生却表示,“问题是这个免费下载产品如何盈利,还没有答案。”
事实上,盈利仍是次要问题。如何带动用户主动下载并使用,才是这个智慧城市产品能否带来实际价值的核心问题。仅从最赚钱的且最容易获得用户下载的手游行业来看,其获取用户成本已从不到1元上升至了6、7元人民币,而留住用户并提升为优质用户的成本则更高。
与之类似的是中国电信的平安医院项目,同样遭遇了推广难的问题。其曾希望通过护士实时采集、反馈病人信息,并按照服务进行付费,但是该项目市场经理陈敏越表示,目前四川省境内购买其产品的医院仅数十家。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即可发现,上述案例几乎发生在全国各个角落。北京“移动NFC手机一卡通”业务无人问津,内蒙古云计算信息园二期引入项目招商难等诸多报道屡见报端。
用户资源急需寻找落点
在过去的一年里,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升温,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切入智慧城市领域,并迅速抢占地方政府资源。IDC分析师丁宝贵表示,“因为地方政府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导者,因此BAT需要与地方政府加强合作。”
事实上,通过与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互联网巨头可以从大的层面可以得到政策支持和土地,小的方面也可以得到项目,数据以及后续的特许经营。
从产品体验来看,微信、支付宝这样的互联网产品显然对用户的吸引力高于此前IT企业所推出的“傻大黑粗”式的产品。因为用户已经在使用这样的产品,互联网公司只需要增加相应的入口,就可以将服务推送至海量用户。
腾讯在旗下超级App微信中加入“城市服务”,提供交通出行、医疗、社保、交警、户政、出入境、旅游等多种政务查询。腾讯已经在广州、深圳、武汉、重庆等城市展开试点,而最新消息是,4月13日,腾讯与上海市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后,上海也将全面接入微信 “城市服务”的入口。
除微信以外,腾讯与地方政府合作时,也引入了QQ、网络媒体等多个产品,将腾讯自身的网络社交、创业基地、云计算、大数据等优势整合进入“互联网+”的整体解决方案里。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微博)表示,“把移动互联网的优势落实到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优化完善政府公共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与腾讯类似,阿里巴巴也先后与海南、贵州等省市政府达成合作,开放阿里系的云计算、大数据和支付等能力,并且将支付宝、手机淘宝等产品用来抢占“城市服务”入口。
2015年初,百度亦从四川省成都崇州市开始其与地方政府的战略合作。目前来看,合作主要是利用百度的网络技术对崇州市的各方面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并分析出各类相关指数,促进崇州市智慧城市建设。
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公司利用自身流量的优势,换取政府对数据的开放,但数据背后将如何使用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政策红利或将进一步释放
业界相信,随着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智慧城市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的机遇,并辐射整个产业链。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及城市建设时表示,要发展智慧城市。对此,国内券商分析师表示,我国智慧城市发展进入规模推广阶段,由于政府在城市规划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政府的扶持对于智慧城市建设推进的意义重大。
据工信部《2014年ICT深度报告》统计,目前中国100%的副省级以上城市、89%的地级以上城市(241个)、47%的县级及以上城市(51个)都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过去一年中,智慧城市发展最大的变化是,政府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将市场机制引入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必然选择。财政部曾下发《关于推动运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有关问题通知》,使得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得以进入智慧城市建设。
不仅如此,《“十二五”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由政府多个部门发布的多项扶持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均在2014年内颁布。
“智慧城市建设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许多城市已经把智慧城市作为未来几年内政府工作的重点。”有券商分析师告诉腾讯科技,“与此前小规模试点不同,政府已经意识到了需要科学制定顶层设计,强调信息惠民、加速两化融合以及完善投融资机制。”
相关公开数据累加后可知,各地政府计划投入智慧城市建设的规模已超过千亿。其中,上海市政府曾披露一份规模超过千亿投资额的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4至2016年)行动计划;武汉市政府针对“智慧城市”建设总投资额已超过800亿元,未来数年计划带动产业增值11200亿元。
有券商分析师计算,整体产业规模或将刚超过4万亿。与此同时,2015年已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分析师预测,智慧城市作为及交通、医疗、教育等惠民、普民的主要行业,将在十三五规划中进入政策释放密集期。
产业各方难独享蛋糕
由于互联网公司所提供的产品形态仍是以服务入口为主,一些传统IT企业和电信运营商开始担忧彼此之间业务形成竞争。前述神州数码内部人士透露,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的项目已经触动该企业高层,目前公司内部正在讨论相关应对之策。
互联网企业的出现,通过搭建平台解决了上述互联互通的问题,进而通过直接触达用户的最终App抢占了“市民卡”的生存空间。对用户来说,智能手机的硬件不断升级,使得其已经可以解决大部分共性的需求。这就使得提供“市民卡”这类传统公司遭遇了所谓的“生存危机”。
不过,对互联网公司而言,大多是民营企业,对智慧城市中政府管理,企业服务,市民服务等以政府为主导的服务入口短期内难以触达,而这些资源往往掌握在与政府关系密切的传统IT企业和电信运营商手中。
2015年3月24日,国内上市公司易华录其与四川省乐山市签署“智慧云亭”投资运营协议,投资上亿元用于相关生产基地建设,以及获得项目运营权为期20年。3月26日,其又与合作伙伴中铁电气化局中标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轨电车试验线工程相关项目。
事实上,这些具体项目的签署短期内难以在互联网公司与政府的合作协议中见到。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不能中标政府核心基础设施项目,互联网公司所提出的概念就难以落地。这意味着,双方应当通过相互合作,弥补自身的行业经验短板,进而在相应的领域获得发展的空间。
2015年,随着中央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在国家信息惠民工程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城市将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办理流程,强化信息惠民效能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医疗、教育、养老、社保等行业细分市场将成为多方携手掘金的新空间。
来源:腾讯科技 作者:梁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