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 内生动力仍是关键
打造本土特色产品,对市场进行精细化的分析,提升品牌意识和服务意识,这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根本,也是今后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当“互联网+”正到处风靡的时候,昨日,弥勒市迎来了该市撤县建市以来最让普通老百姓和官方都极为重视的一场峰会,那就是由阿里巴巴集团,云南省商务厅、农业厅和红河州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峰会。
云南正大力推行高原特色农业,而红河州重点打造以“九红”为代表的系列特色农产品,具有极大的典型性。此次峰会落户弥勒,意味深长。
有一组数据让人喜忧参半。根据阿里巴巴的大数据,云南电子商务买进来的近400亿,卖出去的约100亿,逆差近300亿。这一方面说明云南的电子商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高原特色农业的市场还远未饱和,后发优势明显,但另一方面也表明,在“互联网+”的风口下,云南走得有些慢了,与东南沿海等地区相比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好在电子商务这样一场商业革命,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线上与线下融为一体,可以用空间来换取时间。如何借力互联网,将云南大山里的高原特色农产品迅速卖向全国?红河人同时也是阿里研究院院长的高红冰举了一个颇具代表性的例子:哈尼梯田。把梯田一垄一垄地标出,北京、上海等地的居民认购每垄田里的红米,农户只要买来种子,精耕细作,收获红米后,把红米直接寄到订户家里就行了。
10年前,这样的营销策略想都不敢想,但在互联网时代,这恐怕已经成为电子商务的基本操作思路。卖产品的同时也卖服务,卖情怀的同时也卖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一件商品由此有了更多的文化含量,借助互联网的神奇魔力,也便能够产生更大的价值和影响力。
有必要提醒的是,即使是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下,提升内在动力仍是发展的关键所在。决不能忽视“互联网+”,但是也不能迷信“互联网+”,它只是一个平台,而不是产品本身。当所有人都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下,相当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谁也不比谁更有优势。所以,拼完“互联网+”,最后拼的仍然是品质与特色。不断地打造本土特色产品,对市场进行精细化的分析,提升品牌意识和服务意识,这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根本,也是今后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当全世界都在高喊“互联网+”的喧嚣声中,保持清醒的认识尤其重要。(春城晚报 评论员吴龙贵)
编辑:陈盈盈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