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美丽乡村”建设敲开群众“幸福门”

20.06.2016  14:51

 
  本报讯(通讯员 旷宏飞)云龙县按照新农村建设总要求,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方略,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努力打造农民幸福美好家园,广大农村逐渐步入“农民更富、农业更强、农村更靓、生态更美”的发展快车道。

  农村生态成“画卷”。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投入4716万元实施公益林和重点水源林地生态效益补偿工作,新增造林面积46.75万亩,森林蓄积237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4.8%,天池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巩固实施了县城面山以及道路两旁的绿化工程,积极推进城乡绿化建设。投入6.63亿元实施沘江污染治理,县城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人居环境更加优美。

  乡村宜居似“桃源”。依托整乡推进、整村推进和省级重点村、美丽乡村、特色村寨等项目实施,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老百姓。目前,完成农村危房拆除重建和修缮加固2.05万户,完成2个整乡推进、15个行政村整村推进、140个省级重点村建设,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2个、示范村13个,扶持少数民族自然村143个,全县上下涌现出一大批人居环境美、社会风气好、幸福指数高的和谐宜居村。

  农民富足缠“万贯”。云龙县充分利用境内立体气候明显、生态保存良好的优势,立足“生态”、“绿色”两大特色,积极引导群众念好“山水经”、唱好“药材戏”、打好“林果牌”,大力发展高原生态特色农业产业,着力建设富裕农村。目前,全县建成泡核桃基地130万亩、麦地湾梨4.6万亩、生态茶园3.4万亩、生态蔬菜3万亩,生猪存栏30.1万头、肉牛存栏15.46万头、肉羊存栏28.57万头、家禽存栏120万羽,中药材动态保有量达11万亩,高原特色生态农业产值达22亿元。

  农村夜晚变“城市”。完成56个村组“点亮乡村”示范工程建设,让农村像城市一样亮起来了,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方便了村民的生产和生活,还消除了夜间出行的安全隐患。村民的生活习惯也悄然发生变化,经常在路灯下休闲、娱乐、交流,广大农村呈现出一派和谐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