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岭法官”余华芬:把每一个案件办细办实
人物档案: 余华芬,女,1988年12月参加工作,200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员,云南省宣威市人民法院法官。曾经在办公室、基层法庭、民一庭、刑庭等部门工作,现任审判监督庭庭长。她主审和参与审理案件超过3000件,无一矛盾激化、无一上访缠诉、无一错判超期,27年的工作中, 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法官”、云南“巾帼建功示范标兵”、云南“最美法官”、 “云岭楷模”等荣誉称号。
余华芬荣获“云岭楷模”荣誉称号(赵赢摄)
6月3日,由云南省委宣传部推出的以“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中国梦”为主题的“云岭楷模发布厅”第一期举行,公布2015年度首批“云岭楷模”。宣威市人民法院法官余华芬作为全省法院唯一代表获得“云岭楷模”称号。
发布会结束,余华芬接受了媒体的采访,瘦弱的身材,清秀的长相,温和的笑容,与想象中的法官职业的严肃有些许差异。
云岭花开,华美芬芳。 1988年12月,余华芬进入宣威市人民法院工作,先后在过法庭、办公室、刑事审判庭,从办公室的一名打字员成为了审判监督庭庭长。余华芬笑笑说:“回首我27年的法院工作,我很珍惜法官这个职业,从一名打字员成长成为一名法官,要说优点,我只能说是自己细致认真。”
全国有3000多个基层人民法院,15万多名基层法官,承担着全国90%左右的案件审判任务。他们身处中国司法的最前线,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化解矛盾、定纷止争。余华芬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名执着坚守在审判一线的女法官。
云南高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杨为栋,副院长田成有亲切看望余华芬(赵赢摄)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杨为栋在亲切看望余华芬时说:“人的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不能回头。法官是‘刀尖上的舞者’,你一步一个脚印,树立了良好司法形象。希望全省法院系统多出现这样的典型,传递出更多更好的正能量。”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田成有这样对余华芬说:“我为你感到骄傲。一是你能坚守本分,珍惜自己,干一行爱一行,把小事做大,把小事做真。二是办理了这么多案件,没有发生缠访、闹访,不论是当事人,还是律师,对你评价都很高。这说明你的灵魂深处有一种东西在带给你指引,未来的路还很长,希望你不要骄傲,更不能放弃内心的信仰。”
刑事审判:敢于在邪恶面前“亮剑”
云岭山脉乌蒙山麓的滇东北重镇宣威市,是滇、川、黔三省经济文化交汇的重地,素有“入滇第一关”、“云腿之乡”的美称。宣威市境内最高海拨2864米,最低海拔920米,总面积6070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街道)356个村(居)委会,居住着汉、彝、回、苗等26个民族,总人口152万余人。宣威市下辖28个乡镇(街道),356个村居委会,辖区人口152万人,农村人口和外来流动人口较多,周边环境复杂,涉及的刑事案件量多面广。
近几年,刑事审判庭成为宣威市法院每年案件数量最多的部门,案件数量增多,办案难度加大,新类型案件的增长,庭里的6名法官每年要审理500多件案件。
余华芬查阅卷宗(胡娇摄)
余华芬调到刑庭那年,从没有办过刑事案件的她却担起一件大要案的审理。杜某在宣威某煤矿,经常敲诈勒索,调戏妇女,当地人避之不及,后因在一家小酒店勒索时遭到当事人的反抗被打死。
余华芬刚从办公室调到刑事审判庭,就接手了这个案件,作为打死恶徒的被告人如何处置?当时,也有两种声音,一种观点认为,即使死者是个恶徒,被告人不按杀人偿命办也应该判几年徒刑。另一种观点认为,被害人虽然被打死在被告人的小馆子里,是因被告人已经处于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背景,面对被害人的勒索抢夺,被告人在反抗中打死被害人,不但保护了自己的生命和财产,而且还为民除了害。
余华芬对该案发生的背景和当时被害人被致死的特定环境作了细致的研究,在认真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后,通过结合实际审慎思考,宣判被告人无罪。这个案例,在当时被多家媒体进行报道。《人民法院报》先后刊载《死于正当防卫下的暴徒》的长篇纪实和《是正当防卫还是故意杀人》一文的讨论,通过讨论,专家学者和实务界人士对李某宣告无罪的判决给予了充分认可。
如今,余华芬仍清楚记得审理该案时的情景。“这个案件在当时影响较大,社会压力和心理压力都不小,但通过庭前的细致的工作,我想只要把事实弄清,心里是有底气作出这个判决的。”
2013年12月,法院受理了一起30多名被告人的团伙盗窃案。负责审查立案的立案庭副庭长李萍回忆说:“当时,这个案件卷宗是检察院两名同志开车搬来的,我是从审监庭借了一台小手推车才把卷宗搬到刑庭的。”当时担任刑庭庭长的舒承宏回忆说:“你想想,30多名被告人,要涉及多少家庭?那段时间,托人找关系疏通的、打探消息的络绎不绝,谁承办这个案子,谁就会在宣威得罪一大片人。”余华芬主动请缨审理这起团伙盗窃案。这起30多名被告人在多地流窜盗窃微型车的案件,案情复杂,被告人数多,半个月的时间里,余华芬翻阅了厚厚的卷宗,对每一位被告人的犯罪事实进行核实,查阅法律法规,反复琢磨,认真准备庭前的工作,按照量刑规范化,结合每个被告人的犯罪情节,对30多名被告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3年至缓刑不等的刑期。
余华芬看似柔弱,却有一股“拼命三郎”的男儿气,从不拈轻怕重,在刑庭,她主动承办大案难案,成为宣威法院多年来审结刑事案件最多的法官,成为该院刑事审判工作的“元老”,被同事们称为“法官中的铿锵玫瑰”
余华芬深知刑事审判生杀予夺,责任重大,只有客观公正地办好案件,才能经得住检验,为此,她伤害过亲情、失去过友情,遇到被当事人辱骂,甚至发短信威胁,但是她坚信自己的公平公正,无怨无悔。余华芬说:“刑事审判,就是通过国家审判,惩恶扬善,树立正气。如果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法官,如果不能秉公办案,没有一种正气,就没有社会的和谐安宁!相信曾经误解我的亲友们会理解我的。”
法律关怀:道是无情却有情
刑事审判除了惩治犯罪,也蕴含着治病救人的人文关怀和对弱者的抚慰与关心。
余华芬进行判后释疑(鲁凤舞摄)
云南韬为律师事务所主任杨灿回忆起余华芬曾经办理的一个案例。 宣威市某高三学生朱某,因为攀比心理而实施了抢劫手机的行为,在抢夺一中年妇女时,不料这是一个手机经销商,包中手机达到20余部!案件进入审理阶段,作为一名刚满十八岁的在校学生,除了给予他必要的法律制裁以外,也应该考虑到他今后人生道路的社会效果。余华芬通过大量细致的调查,认定了多方事实,把工作做到的有效延伸,和学校、朱某家人和老师等多方沟通,并对朱某进行了严肃、耐心、细致的教育。朱某最终对裁判心悦诚服,面对自己的行为真心悔罪,他表示,将接受教育,重新做人!
缪某是一名80后的教师。2011年3月,他在银行办理了一张信用卡并开始使用,先后透支了本金3万余元。银行多次催收,但他总觉得这算不了多大事,缓一缓再还钱,最终以被控犯信用卡诈骗罪被公诉机关提起公诉。
余华芬把卷宗材料仔细斟酌,从现有证据来看,缪某构成犯罪无疑,但如果简单判决,缪某辛苦奋斗多年取得的成绩付之东流。余华芬在开庭前主动联系了缪某所在学校联系,了解到他工作表现优秀,去年还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出事后已主动向银行偿还了透支的本金及利息,开庭那天,缪某也对自己的行为表示了深深悔恨。综合全案,余华芬对被告人缪某做出了从轻处罚的判决。
对这一类型的案件,余华芬有着自己的理解:“不管是小偷小摸,还是杀人抢劫,很多人犯罪都是因为受到客观条件影响一时走错了道。有时候几句温暖的话语就能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有机会,还能重新再来,不然如果觉得自己被放弃,就此沉沦,那对社会的危害性就太大了。”
2015年10月,余华芬接到了一件性侵幼女的案件。2013年6月10日19时许,被告人黄某某将放学回家的被害人小玉强行抱至树林里,对10岁的小玉实施强奸。小玉的父母情绪十分悲痛,请求法院坚决严惩黄某某。该案经过开庭审理,依法判决被告人黄某某犯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
宣判后,余华芬对黄某某及小玉的父母进行了判后释法,双方对判决结果均表示理解和服从。案件审理结束,按说余华芬的工作也就结束了。但是,考虑到犯罪行为对被害人小玉的伤害产生的心理伤害,余华芬觉得自己还有责任,在取得小玉父母同意的情况下,她又多次到小玉家中,和小玉沟通交流,用女法官特有的柔情给小玉心理安抚,帮助小玉走出心理阴霾。小玉终于走出了心理阴霾,她把余华芬亲切地称呼为“法官妈妈”。
余华芬向当事人释明法律(胡娇摄)
作为一名女法官,这件对未成年人的性侵案件给余华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近年来,性侵未成年人案件逐年增多,网络上也有很多这类型案件频频曝光。我作为一名法官,不但要依法严惩性侵未成年人的被告人,还要想办法提高社会的法制意识,从源头上避免保护未成年人不受侵害。”
余华芬在进行法制宣讲(李汶铮摄)
2014年,余华芬和几位同事走上讲堂,结合身边发生的典型案例,针对全市中小学教师开展了10多场法制讲座,助推人民教师提高法律素质,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审判监督: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2014年9月,余华芬告别了刑事审判庭,接任审判监督庭庭长一职。
审监庭共4名干警,除余华芬外,其余都是从审判一线退下来的老同志。刚到庭里,余华芬就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正值9月份,大量的案件要评查,还有500余份法律文书要上网,余华芬除了要完成每月的案件质量评查工作形成报告外,还要尽快熟悉了如何复查电子卷宗和法律文书上网的工作,而涉及电脑的工作大部分是由余华芬承担。
审监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对全年的案件逐一评查,尤其对改判和发回重审的案件要着重评查。昔日面对的是刑事被告人,如今面对的是身边的法官同仁。余华芬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审判监督工作是有错必纠、违规必改。开始时,个别法官觉得只要实体合法,一些细小瑕疵不是什么大问题,觉得余华芬是“小题大做”。
余华芬却是一个执著“较真”的人:“个别法官后续工作不仔细,一年5000余件案子的质量把关,我们必须保证每一个案子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错。这是原则,是底线。”为了做好这一工作,她面带微笑,积极加强与法官的沟通,审判监督庭的工作最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审判监督庭的老法官舒承宏说:“余华芬不是用纪律、责任管理他们,而是以虔诚之心的做事风格打动他们,以微笑、恬静换取同事们的融洽,但在对待错案问题上她眼睛里容不下沙子。正因为她有这种风格,我们都支持她、力挺她”。
2014年年底,宣威市法院对各部门进行绩效考核。余华芬为了保证绩效考评的科学严谨,余华芬根据案情,直接用电话联系案件的当事人,逐一落实案件的开庭时间、地点,这种做法,个别同事不理解,觉得她太“较真”,但余华芬却认为:“法官对外执法与对内执章没有什么两样,连执行内部规章都存在瑕疵,对外执法也就可想而知,不论对内还是对外,小事马虎不得。今天扣的是分,明天少的是祸。不论执法还是执章,都应人人平等”。
由表及里:从个案到制度总结
余华芬觉得,就案办案,这样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未必很好,为此,她积极把案件发生的原因置于社会问题中去思考和研究,为完善社会管理制度提供有益参考。
2013年元旦假期刚过,余华芬组织了一场以如何堵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补偿金漏洞的研讨会。会上,余华芬详细介绍了一桩涉及骗取新农合保险补偿金案件的全过程,并就规范报销制度提出了建议。
余华芬所陈述的案件是一起典型的新农合保险补偿金诈骗案。案件发生于2010年9月25日,宣威市海岱镇永昌煤矿采煤工人周刚(化名)在下井采煤的过程中受伤,后转到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被告人李强(化名)是永昌煤矿的一名管理人员,在得知周刚受伤的消息后,隐瞒事实真相,虚构事实,冒充周刚的亲属,谎称周刚是跌伤的,从海岱镇卫生院合管办骗取新农合保险补偿金人民币26564.60元,并占为己有。被告人李强构成了诈骗罪,但鉴于其有自首情节并积极缴纳罚金,依法从轻处罚并适用缓刑。
案件虽然审理结束,余华芬觉得此案虽只是一个普通的案件,但充分暴露出新农合保险补偿金在管理、报销上存在的制度漏洞。在国家反复强调要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背景下,一部分新农合保险补偿金并没有真正为需要看病的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反而沦为不法之徒借机敛财的工具。
余华芬下乡回访当事人(李汶铮摄)
余华芬说干就干,余华芬利用下乡办案、走亲访友等机会,就新农合保险补偿金的报销凭证、报销流程、审批权限等具体环节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找出了在申报人身份确认、报销后回访反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征求了专业人员的处理建议。随后,余华芬提笔撰文,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对规范管理新农合保险补偿金的建议。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采纳,并对余华芬科学的建议给予充分肯定。
同时,余华芬还结合法院案件实际,积极进行创新改革。宣威市人民法院是全国量刑规范化试点法院之一。作为领导小组成员之一,余华芬对宣威法院近3年审结的盗窃、抢劫等5类案件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首创针对不同案件设计量刑规范化刑期计算表,增强了量刑规范化程序的可操作性。同时创新设立“一案一人、一表一册”,即每一个案件中,每一名刑事被告人有一份量刑刑期计算表,量刑材料装订成一册,形成完整的量刑规范化痕迹管理台账,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
“最美法官”:美在朴实无华
余华芬的同学李艳琼回忆说,“余华芬在学生时代就比较有爱心。记得那是1984年,当时大家的生活条件都不太好。我们班级里有几个同学来自较偏远的山村,家里的条件相对更差,常常吃不上饭,冬天也只穿着单衣。余华芬把我们聚在一起,说想尽可能地帮助一下那些困难的同学,大家听后都表示赞同。在她的号召下,同学们这个凑5角、那个凑1元,没钱的凑点饭票、菜票或衣物等,几个生活困难的同学就这样在关爱中完成了三年的初中学习,顺利考上高中。”
一次,余华芬老家的一个村民特意找到她,想让她帮忙通融说情。了解案情后,余华芬借着同乡的这层关系,反过来做其的思想疏导。她站在一个普通人的角度,以一个当事人的立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于法,循循善诱,慢慢解开了老乡的心结,主动与对方和解,避免了事态的恶化。事后,为表示感谢,这个老乡捎带了一罐家里炼制的猪油送给余华芬,被她婉拒。
余华芬说:“我们宣威地处乌蒙山,群众并不富裕,当事人大多都是生活困苦的农民,进法院打一场官司不容易,拒绝他们的礼物一是因为法院纪律不允许,二是看到困难的群众,我心里于心何忍,群众也是我们的亲人呀!”
在“云岭楷模”的颁奖现场,余华芬在云南警官学院读大二的儿子李煜也来到现场。李煜说自己选择学习法律专业是受母亲的影响,所以:“因为我总是在追寻母亲的背影,想成为像她一样优秀的人。父亲也说我从小经常被母亲带着去法院上班,耳濡目染,自然对母亲的事业比较感兴趣。所以在大学填报志愿时我选择的志愿是与法律有关的专业,把法律当成一种传承和信仰”。
颁奖现场,余华芬讲述了多年前的感人的一件难忘往事。由于工作,余华芬不得不在大雪天把正在发高烧的儿子送到姥姥家照顾,说到动情处,余华芬满眼泪花。现场的观众被深深感染。已经长大的儿子对母亲表示了理解。“我从来不怪妈妈,从小我就觉得妈妈作为一名基层法官是一份光荣的职业,受妈妈的影响,自己马上毕业了,我也想选择当一名基层法官!”
云南楹联学会李嫦莉为余华芬创作了一幅对联,上联是:言而温和,慧质勤民尤见性;下联是:行之秉正,善根洁己可明心。云南诗词学会的周崇文为余华芬作的词是:“题全国优秀法官余华芬——国正人心顺,法彰民气扬。克难肩道义,试剑露锋芒。案铁重微细,情亲融雪霜。漫云柔似水,巾帼有担当。”
“云岭楷模”领奖归来,余华芬依然是那个“最普通的自己”,2015年6月6日星期六,笔者电话采访余华芬,电话的那一头传来了她爽朗的笑声:“宣威今天天气不错,我和丈夫出来在田地里走走,晚上准备看看互联网方面知识的书。云计算、大数据时代来了,法官只会埋头办案,接不上时代发展的轨道不行了。”
法官余华芬“办案随感”:
● 法官不是“官”,但有时比官还要“官”。当我接到说情电话时,我就得先用法律的天平来掂量自己,再用事实和法律来评判案件事实。
● 就法官而言,办一件成功案件可以轰动一时,但错判一件案件可以毁灭一生。为了既不毁他人,又不毁自己,办理的每一件案件只能慎之又慎。
●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就我一个女法官而言,只有在家庭中扮演好孝女、贤妻、良母的角色,在办案中才有当好法官的本领。自古以来,忠孝不能两全,但我还是竭尽全力。
●法槌要敲出和谐之音,就得有大师的水准,因此每一次法槌落地之后,我都在认真总结,对当事人认真做好解疑释惑和疏导工作。
(感谢宣威市人民法院张选仁、李汶铮、宋大疆、杨娇等对本文的贡献!)
(作者单位: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