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走绿色发展之路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05.06.2018  20:36

              4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这是继2016年1月5日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后,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专门就长江经济带发展召开座谈会。 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沿岸的两次考察调研,生态环境保护、水污染治理、绿色发展等都是他最大的关切,“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也被多次强调。近年来,地处长江上游的云南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把云南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排头兵”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省形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思想自觉,形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行动自觉,在推动长江经济带保护与发展中体现云南担当、作出云南贡献、交出云南答卷。  
禄劝经济林 固土增收两不误 筑起上游绿屏障 云南位于长江上游,金沙江干流在其境内长1560公里,金沙江流域覆盖了迪庆、丽江、大理、楚雄、昆明、曲靖和昭通7个州(市)。 奔腾的金沙江从昆明市禄劝县蜿蜒穿过,川流不息的普渡河、掌鸠河、洗马河纵贯境内日夜流淌,径流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21条河流在禄劝县纵横交错,最后汇入金沙江流入长江,禄劝也因此被冠以“三水一江地”的美称。 初夏的五月,位于金沙江流域的禄劝县翠华镇绿意盎然,站在离普渡河不远的翠华镇界牌大村的半山腰放眼望去,远处的山岗上、山腰上,到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特别是那白色的板栗花,更是格外显眼。 “远处那些白色的都是板栗花,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应该会有个好收成。”翠华镇党委书记付应芝一边指着山坳上的板栗林,一边介绍说,翠华镇地处低热河谷地带,立体气候明显,适合种植板栗,且当地的板栗成熟期比全国市场早20天左右,下市时间又比高寒地区的板栗晚20天左右,这一时间差能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种了20多年板栗的许开顺,是翠华镇从事板栗种植较早的农户,从1995年起开始试种,1998年开始大面积嫁接。“最早种植板栗是为了预防水土流失,但后来发现种板栗不仅能预防水土流失,还能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许开顺说,20多年来,他的板栗越种越多,如今已发展到了100多亩,年收入可达50余万元。 “这里山地居多,以前大伙儿最怕的就是一场大雨过后,雨水把庄稼冲得七零八落,有的甚至绝收。”许开顺说,在过去那个生产力落后的年代,村民们是否能填饱肚子都得看天气。可喜的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四周的荒山上都种满了树木,发展起了经济林,老百姓的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下一步,我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带领村民一起发展板栗产业,把周边的荒山都变成咱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付应芝介绍,现在有的农户已在板栗树下发展起了生态养殖产业,种植板栗用的大多是农家肥,日积月累下来,不仅能够提高板栗的口味和品质,还能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而更好地保护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为长江经济带建设做好生态安全保障。 据了解,2012年以来,禄劝县新种植核桃80.8万亩,全县总面积达110.8万亩;种植板栗24万亩;在金沙江沿岸进行石漠化治理和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引导推广花椒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禄劝县已初步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发展和谐共进之路,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发展适合的产业,实现科学发展、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这不仅为当地百姓构建起了一个个“绿色银行”,还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更在金沙江沿岸竖起了一道道绿色屏障。
滇池重治理 多措并举治河道 力保上游清水流 云南位于长江上游,而昆明又是云南的省会和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滇池作为昆明的母亲湖和金沙江支流普渡河的上源,其保护与治理成果不仅关乎到昆明的发展,还关乎到长江上游的生态文明建设,因而显得尤为重要。 5月28日,在位于昆明市官渡区大清河改道工程的项目区域上,几十名工人正忙碌地栽种花草,为整个工程做最后的收尾。据了解,大清河改道工程是昆明市开展滇池保护治理而实施的众多项目之一。 为确保2020年滇池水质达到Ⅳ类水标准,今年年初,昆明市启动了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计划。截至5月底,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任务中,市级单位计划实施72个项目,区级单位计划实施333个项目,目前开工率均超过了50%。 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任务,目前,昆明市还完成了35条入滇池河道“一河一策”实施方案的编制,并制定了项目汇总表。 “大清河的改道工程,便是根据市里下发的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任务和‘一河一策’实施方案而制定的一项改道工程。”昆明市官渡区水务局规划建设科科长罗昆说,大清河改道之前,河道流水断面从10米至20米不等,改道后统一规划建设为33米。“改道之前的大清河,与村庄相连,经常会出现截污不彻底、雨季洪水漫堤等现象。改道后,不仅拓宽了河道流水断面,提高了泄洪能力,还实现了截污的功能,同时增加了河道两岸的绿化面积,为附近市民提供了一个娱乐和休憩的好去处。” 罗昆介绍,针对入滇池河道的整治,除了改道、修固堤坝、截污、防洪等治理工程外,河道清淤也是当下滇池保护治理的一项重要工程。5月28日下午,在新宝象河河道清淤与生态修复工程现场,一个个“大滤袋”装满了被清理出来的淤泥。据施工方负责人张威介绍,新宝象河的清淤工程,其目的主要是清除河道内的内源污染,增加河道的泄洪能力。“目前,新宝象河已全部完成了淤泥清理工作,共清出淤泥约20万立方。” “我们采用的是水力冲挖的环保清淤方式,淤泥通过管道运输至干化厂进行灌装,灌装过程中又加入了絮凝剂和混凝剂,然后再送入滤袋,直到淤泥固结干化。”张威说,经过检测,新宝象河的淤泥没有重金属超标现象,因此,在淤泥干化到一定程度后就开始破袋,把淤泥作为生态修复种植的土壤进行回收再利用。 滇池的保护与治理,在传统治理方式的基础上,也需要借助新兴科技的力量。浑浊的污水被拦腰截断,经过“孢子转移技术速分生物微污染水处理技术”处理后,再次流入河道时,已是清澈见底的河水,这是5月29日下午在昆明市西山区车家壁岔沟污水生态及科技治水处理示范点上看到的一幕。据了解,“速分生物微污染水处理技术”是一种能够高效去除总氮的生物处理技术,由专用曝气系统、核心生物填料、专用构筑物及配套的系统运行参数组成;而“孢子转移技术”,则是依靠细微纳米级孢子与废水中含磷物质、疏水基悬浮物行程“水-气-固三相混合物”上浮到水体表面,最终通过刮渣机自动刮出,从而实现水体高效除磷的目的。 “从目前的情况看,不管是哪种技术,都能有效的改善河道水质。”昆明市西山区水务局工作人员尹忠祥说,通过车家壁岔沟污水的生态及科技治水处理示范点的建设,河道水质得到了明显提升,并取得良好的生态效应及示范效应。“第三方水质监测部门的数据显示,河道污水经水质净化站处理后,溶解氧、透明度明显上升,其他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如今,这样的水质净化站在西山区已有8个,每天能处理污水2.72万吨。 2018年是昆明市全面实施滇池水环境保护治理“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的开局之年,面对复杂而艰巨的新任务、新要求,昆明市将全面深化河长制,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抓手,针对每条入滇池河道的实际情况开展治理工作,全力推动滇池治理实现新突破,确保2020年所有入湖河道及支流沟渠水质稳定达到IV类及以上,为昆明乃至长江经济带的保护与发展构建起更加稳固的绿色屏障。
普洱率先行 绿色经济有成效 强化功能护生态 谈及绿色屏障,普洱作为全国唯一的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其成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初夏的普洱,山青水绿。在距离普洱市区38公里的太阳河生态环境建设示范点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陪白犀牛散步、看白颊长臂猿在林间荡秋千、看东方白鹤翩翩起舞、给小熊猫喂苹果……每一个景象,都能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舒适感觉。 普洱市太阳河保护区管护局局长张登林介绍,该示范点地处热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区,森林覆盖率达94.5%,占地总面积为216.23平方千米,这里保存着中国面积最大、最完整的南亚热带森林。“示范点内动物资源丰富,共有陆栖脊椎动物31目96科267属408种;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8种。”张登林说,目前普洱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8.83%,区域内分布着2个国家级、5个省级和7个县级自然保护区,拥有高等植物5600余种、动物1670余种,保存着全国近1/3的物种,是云南“动植物王国”的缩影和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普洱市委副书记陆平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普洱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把云南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排头兵”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以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为总平台,开展生态创建,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打造生态产业、弘扬生态文化、构建生态家园,努力实现生态能保护、经济能发展、百姓能致富,积极探索并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普洱特色的追赶跨越、绿色崛起之路。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近年来,普洱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不仅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还把普洱的绿水青山逐步变成金山银山。目前,普洱市绿色GDP占比已达92%,农民绝大部分收入来自绿色产业,绿色经济正逐步成为富民强市的有力支撑。 作为全国唯一的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普洱市立足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绿色经济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路子,牢牢守住了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建起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座大山”,收获了百姓富和生态美“两个成果”,为推动绿色经济从试验上升到示范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全省乃至全国绿色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推广的绿色化发展之路。 来源:人民网-云南频道  
洱海今年连续5个月保持Ⅱ类水质
  本报讯(记者 张红梅) 日前,记者从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工作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获悉,通过采取一系列组合拳措施,洱海保护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今年1至5月,洱海水质均为Ⅱ类,全湖水生植被面积达到32平方公里,占湖面的12.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