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财政助力“草根文艺”

29.11.2017  23:37

记者 李莎

●近3年来,省财政下达资金1692万元,扶持355个演出团体,实现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全覆盖

●省财政厅创新扶持方式,引导帮扶省内优秀农民演出团体,丰富农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云南网讯   永善县文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在溪洛渡文化演艺公司的影响带动下,永善县业余文艺演出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先后组建了溪洛渡群艺团、大河艺术团、弘益艺术团、溪洛渡健身协会等117支队伍,成员达5000多人。

永善县“人民舞台”和“草根文艺”的繁荣并不是一枝独秀,而是我省民间文艺“大花园”里的其中一朵。近3年来,省财政通过“三年扶持行动计划”的开展,共计下达资金1692万元,扶持了355个演出团体,实现了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全覆盖,让云南“草根文艺”百花齐放。

创新扶持方式

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

2015年至2017年,省财政厅以《扶持农民演出团体三年行动计划》为实施纲领,创新扶持方式,引导帮扶省内优秀农民演出团体,丰富农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最大限度放大了财政资金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助力农村演出团体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在资金分配中,省财政厅给予民族自治县、人口大县适当倾斜,重点扶持民族特色鲜明,受众欢迎,创作生产组织化程度高,管理规范、资金收支及演出用品管理台账健全,持续经营能力强的基层文化人才、乡土文化能人、民族地区文艺人才和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举办的具有地方浓郁特色的民间剧团、演出队等农民演出团体,获得县级以上表彰奖励的优先扶持。扶持资金主要用于演出的设备及服装购置、节目编排和培训等方面的支出。

这些民间演出团体由一些文艺爱好者自发成立,成为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骨干力量,在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和引领城乡文化新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这些团体的带动下,市民参与健身活动、社区文艺演出等各类文艺表演的热情高涨,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日益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财政资金撬动

民间演出团体多点开花

富源县能歌善舞的彝家汉子张立书,最初是以农村文化户(文化联合体)模式发展农村演艺产业。2014年,他创立了富源县彝族金嗓子演艺服务部,主要服务于农村红白喜事、公司开业庆典、政府公益性演出和民族民间歌舞、服饰、生活用具等濒危物品的收藏和传承保护等。及时到位的财政扶持资金,使公司在演出节目质量、演出业务拓展方面实现了提升。

发展农村演艺产业,既可带动就业,又可增加收入,还能传承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张立书说。

作为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曲靖市唯一一个受到国家级奖励的“草根歌手”,张立书多次参加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比赛荣获金奖。目前,金嗓子演艺服务部有演职人员20人,陆续推出了彝族原生态山歌《四季扬调》、《布鲁比》,彝族原生态舞蹈《吓雀搓蛆》、《耍马舞》等,为我省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示范。

富宁县的坡芽农村业余演出队,是为进一步传承《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以下简称“坡芽歌书”)而组建的。“坡芽歌书”保管者农凤妹、农丽英、农加平、农加兴现已分别获得“国家级、省级、州级非遗传承人”称号。

各级财政部门高度重视“坡芽歌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2015年到位的省级文化企业发展创新资金,不仅为演出队添置了专用的演出舞台设备、服装等,丰富了演出剧本创作内容,还聘请了专业辅导老师进行艺术指导,大幅度提升了演出队的表演水平和艺术形象。仅2016年上半年,该演出队在国内外开展的大型公益性演出、文化展示演出就达45场。从“坡芽农民演出队”演变而来的“坡芽歌书合唱团”,夺得了2015年CCTV“合唱先锋”年度总冠军、2016年第九届世界合唱比赛无伴奏民谣组冠军,并在俄罗斯索契第九届世界合唱比赛中荣获金奖。

1995年4月成立的石林艺术团,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石林彝族自治县传播阿诗玛文化、展现石林魅力的重要窗口和平台。艺术团现有演职人员53人,其中国家二级演员4人、国家三级演员3人。自编自导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优秀节目,演出节目达80多个。

在财政文化企业创新资金的扶持下,2016年,石林艺术团先后代表石林县参加了2016“创意昆明”文化活动、2016创意云南文博会、2016中国国际旅交会等节庆展会的演出活动,并选派优秀演员到全国各地开展巡演活动,部分演职人员还受邀远赴海外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把阿诗玛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