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规划建设房车露营地210处
房车露营在云南逐渐兴起
“目前,云南省纳入规划建设的房车露营地有210处,大部分露营地可能会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实现盈利,这一行业的前景将会非常好。”在谈及云南露营地规划建设时,云南省自驾车与房车露营协会秘书长曹思阳说。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云南本身就具备丰富的旅游资源,房车露营产业将会成为云南旅游的新模式和新方向。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及要加强“自驾车营地”设施建设,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行业中人,对房车露营的前景都寄予了美好期盼,但房车露营“钱”途光明,路途却并不轻松。业内人士揭示了这一行业在前进道路上的诸多不易。
已建成营地14处 规划建设210处
2015年3月,云南省自驾车与房车露营协会宣告成立。协会会员200多名,一个中心20个工作站,即省自驾车与房车露营协会国际自驾运营中心和石林、大理、丽江等州市(县)工作站。彼时,云南已建成滇池睡美人、玉溪明星鱼洞、新平磨盘山等11个自驾车、房车营地,还有大理新丰乐、保山梨园谷等6个在建营地。
今年1月28日,昆明首家综合房车体验营地——五甲塘湿地Gowo房车体验营地开营。该营地位于昆明市五甲塘湿地公园内,占地面积10亩,投资1500万元,有各式特色客房、自行式及拖挂式房车客房,咖啡吧、酒吧以及茶室为一体的休闲区,儿童游乐区,房车营位、露营位,公共沐浴区,烧烤区等区域,是昆明首家综合房车露营地,属于休闲型的自驾车及房车露营营地。同时还可以承接各种类型的家庭聚会、同学聚会、商务会谈、户外婚礼和为户外爱好者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同时,云南正在编制《全省旅游露营地规划》和等级划分标准,以高速公路沿线、大型加油网点以及重点旅游景区为依托,分期、分批规划建设不同档次、不同特色、不同规模的自驾车、房车营地。同步开展等级评定和授牌工作,力争把云南打造成为中国首个友好型旅游目的地省。
曹思阳介绍,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的房车露营地约14个,纳入规划建设的房车露营地有210处。而云南省自驾车与房车露营协会在省内16个州市成立了分会,整合省内自驾游线路、房车营地资源,联合相关企业推进营地建设工作,并对省内现有和在建的营地进行统计和归类。
国家支持是产业发展重要因素
为什么在短短几年间,云南会大规模地建设房车露营地,并在16个州市成立行业协会,背后的推动力是什么?
一个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开始支持这一产业。2014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指出:部署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促进经济提质增效。会议要求重点推进6大领域消费。其中要求“升级旅游休闲消费,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实施乡村旅游富民等工程,建设自驾车、房车营地”。
而国务院发布2014年第31号文件《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写到,在大力推动常规旅游业的同时,还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休闲旅游度假”,并首次将房车露营产业提升至国家层面。并明确强调:“建立旅居全挂车营地和露营地建设标准,完善旅居全挂车上路通行的政策措施”。此话一出,房车露营地产业顿时叫好声一片。
房车露营营地能有效吸引自驾游客和大量的户外运动爱好者,该类游客停留时间长,对餐饮、住宿、购物、娱乐进行综合性消费,对延长旅游产业的收益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业内人士表示,相对北上广等地区,云南本土游客对房车的认知度相对薄弱,两者还处于隔靴搔痒的状态,不过这并不代表人们对此不感兴趣。恰恰相反,有业者介绍,每次房车展,民众的热情度非常高,问题是没有机会来体验真正的房车和营地。
2012年,我国首个地方标准——《云南省汽车旅游营地等级划分与评定》贯彻实施,在为我省露营地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的同时,也在全国露营地标准化建设里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云南省之所以短时间内涌现出210处纳入建设的房车露营地,一是当前旅游经济在转变,从原来以资源导向型经济向体验导向型经济转变。旅游发展到今天,人们早已不再满足于单一的“看花赏景”方式,而是在旅游中找到更多乐趣和更好的体验。因此,房车露营产业自然迎合了人们的需求,也符合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方向。
房车露营产业短时间内难盈利
房车露营产业是旅游新业态的一种,但房车露营产业如何盈利呢?有业者认为盈利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建在景区周边,依托景区发展,收取吃、住、补给、用电等费用;另一种是营地依靠户外休闲活动来盈利,比如说在营地周围建有高尔夫球场、烧烤区域、电影院等,通过营地提供休闲娱乐的附属设施来盈利。
不过,目前云南绝大多数房车露营地并不盈利。因为不管是房车露营的概念,还是露营地建设都还在推广阶段,配套服务体系也还不够完善。这使得游客可选择去的地方不算多,参与人员有限,市场还相对较小。
现在,房车对于富裕阶层来说并不算贵,20余万就能买到一辆。但一些人即使有了房车,却依然习惯于住在酒店中,而不是到房车营地中住宿。从这个角度来看,房车只是一种交通工具,并没有真正体现旅游的精髓。这样的旅游观念要改变也并不容易,需要各方长期不懈地引导和培育。
“云南绝大多数营地3~5年中盈利可能不太容易,因为观念需要转变,配套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但未来的前景将会很好。”曹思阳说。
(程权/文 孙兵/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