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腾冲:极边名城走上“高颜值”脱贫路
滇越故地,极边名城云南腾冲,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走出一条高质量的创新融合发展之路,依托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等模式,留住了绿水青山,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山野阡陌间,青砖、黛瓦、翘角飞檐,一幢幢融合“四合五天井”风格的徽派农家院落,与绿树清溪点缀辉映。行走在极边名城云南腾冲,一个个传统村落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散落其间,宛如一幅素雅的山水画。
记者走进腾冲市五合乡帕连傣族寨,这里的艺术气息让人耳目一新。
村口处,赫然立着“我好想你”四个字,表达着这个傣族村寨对游客浓浓的欢迎。不远处,灰瓦下的白墙上,一个女孩拿着相机拍照的壁画十分亮眼。“这个画中女孩就是这个村子的,她镜头对准的是村子游览的入口方向。”一位村民介绍。
走着走着,突然听见牛叫声,转身一看一头牛被圈养在路边,冲着游客发出“哞~哞~”呼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人畜分离,艺术家们把牛放在这里供游客参观,是活体艺术的表现形式。”同行导游介绍道。
在帕连艺术村,杨正德家的菖蒲酒远近闻名。用菖蒲、青梅、艾叶、川芎等10余味中药材加50度以上的高度白酒熬制成的菖蒲酒,由于口感极佳,吸引了很多游客慕名前来购买。除了菖蒲酒,杨正德妻子还织出五彩斑斓的傣锦和手工艺饰品向客人兜售。
“菖蒲酒能卖钱,傣锦也能增收,城里来的游客很喜欢具有民族风情的东西。端午节前后,一天的最高收入能到280元。”杨正德告诉记者,以前总出去打工,这几年旅游带来了收益,不用出去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
目前,帕连寨结合农田、果园、非遗传习馆、美术馆等,挖掘和开发了傣味美食研究基地、亲子活动基地、劳动教育基地、摄影基地、传统文化体验地基、写生基地等。目前整个艺术村有“两巷五馆两园”的景观,以传统村落悠久历史和一件件艺术作品相互依托,成了网红打卡地。
随着游客的到访,村子热闹起来。目前有4家农家乐、2家民宿、20余家小吃店在村里营业,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找到了致富路。
软米粑粑的幸福味道
李发顺和杨彩芹是一对佤族夫妇,他们生活在位于云南省腾冲市清水乡中寨司莫拉佤族村。这里有500余年历史,却曾是典型的贫困村寨。如今,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8月19日,佤族村李发顺夫妇的家中,在导游的介绍下,游客们正观看李发顺和杨彩芹制作、烘烤粑粑的过程。李发顺说,每天至少能卖100多个粑粑,高峰的时候能卖300多个,每个3元。
近年来,通过各级政府和村民不懈努力,从“泥水路”到“硬化路”,从“篱笆房”到“安居房”,从“一师一校”到民族共融,从“要我干”到“我要干”和美丽乡村的产村融合,当地还先后投资1300多万元实施了“草改瓦”“农危改”“扶贫安居”,昔日小山村破茧成蝶。
乡村的基础设施升级后,凭借特色的民族历史文化,来这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中寨司莫拉佤族村逐渐成为当地一处知名的旅游景点。
庭院外,黄砖墙上贴着的艺术字——“诗与画的庭院、你和我的乡村”。这在细雨中别有一番田园意境。一批批游客闻着软米粑粑的香味而来,品尝其中的幸福味道。
旅游农业构建发展新引擎
“花开了就变成了钱,我们还是要坚持种花。”界头镇村民曹文苍谈起种花后村里的变化,笑得合不拢嘴。现在,“家家户户有了摩托车、拖拉机,有的还有了小车,这是种花的效益。”
界头镇位于腾冲北部,是高黎贡山环抱下的花园盆地,曾被评为“中国最美田园风光”,辖28个社区、361个村民小组、人口71646人。8月中旬,这里的2.5亩万寿菊开了,山间盆地一片金黄。
村民们种植的万寿菊,一方面丰富了当地的旅游资源,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家庭收入。目前,全镇有山居酒店76家,农家乐也发展到了300多家,其中油菜花种植核心区占一半以上,全镇28个社区中原有的5个贫困村,现均已脱贫出列。截至2019年末,界头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了1364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