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财政金融部门:奏响协奏曲 打赢收官战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全面收官的阶段,财政金融力量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支撑,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积极筹措资金,不断加大对脱贫攻坚的投入支持力度,增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及金融支持,把“粮草军需”及时提供给最需要的战场和最重要的地方,确保云南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保障攻坚“粮草军需”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贫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冲击。为了保障贫困群众生活,省财政提出针对防疫期内安排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临时性防疫消杀公益岗位,适当安排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予以补助,各地将光伏扶贫发电收益的80%,用于贫困人口承担公益岗位的工资,以及参加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劳务费支出,支持鼓励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扶贫资金是保障脱贫攻坚的“粮草军需”。今年以来,云南持续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其他财政涉农整合资金的投入,足额安排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和就业扶贫等行业扶贫资金,落实落细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综合社会保障政策,强化兜底保障。截至目前,中央已倾斜支持云南2020年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52.9亿元,比上年增加25.3亿元,增长19.9%。下达中央和省级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85.4亿元,教育、健康、就业等行业扶贫资金188.7亿元。
围绕全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百日总攻行动,进一步加大扶贫资金投入,支持未摘帽县如期摘帽,聚焦7个深度贫困县和8个未脱贫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县,加大支持力度,应保尽保,对于已经摘帽的贫困县,按照“四不摘”的要求,保障资金的投入力度不减,保障监管到位。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突出问题,重点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和脱贫难度较大的县乡村未脱贫人口脱贫。
扶贫资金是打好脱贫攻坚战必不可少的“弹药”。2015年至2019年,中央和省级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5040.1亿元,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从2015年的61.5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90.5亿元,年均增长32.7%,累计投入585.9亿元。其中,2019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总量达127.5亿元,比上年增长37.1%,总量和增幅均居全国第一。省级投入63亿元,增幅37.2%。
在扶贫资金支持下,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安排中央基建投资、地方政府一般债券、专项建设基金、国家低成本长期贷款等资金657亿元,支持99.6万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进行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和就业扶贫等投入得到足额保障,918亿元教育扶贫资金用于城乡义务教育补助、改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学生资助、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213亿元健康扶贫资金,用于落实建档立卡参保个人缴费财政补贴和大病保险倾斜政策、加大医疗救助统筹力度,有效降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医负担;57亿元就业扶贫资金支持多渠道组织转移,拓宽贫困群众就业门路。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不断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动态监控以及公开公示制度全面实施,扎实完成了脱贫攻坚中央专项巡视和成效考核等渠道反馈问题的整改。
“金融活水”精准灌溉
云南是全国第二大产糖省和国家重要的糖料基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建行云南省分行先后向云南德宏英茂糖业有限公司、临沧南华糖业有限公司分别投放贷款1.6亿元和1.8亿元,确保6万余户蔗农蔗款及时兑付,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8500余户。
近年来,全省金融系统精准发力,建立健全金融扶贫支撑体系,提高金融扶贫能力,银行、保险、证券等各类金融机构立足市场定位,快速完善网点布局,不断向贫困地区延伸服务触角。2019年末,全省贫困地区共设有县级银行机构517个,银行服务网点3618个,证券机构36家,保险机构931家,贫困地区金融业态日益丰富、完善。
融资渠道不断拓宽,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相互补充的金融扶贫投入体系得以构建。创新推出“云茶贷”“云花贷”“七彩云南贷”等一系列服务全省特色扶贫产业的“云”金融产品,“期货+保险”“资产证券化+理财资金”等融资方式齐头并进,支持贫困地区企业发行上市,满足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多样化融资需求。2019年末,全省累计发行扶贫专项债28亿元。全国首单绿色扶贫资产证券化项目顺利落地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扶贫龙头企业迪庆州华致酒行成功在A股创业板发行上市。
更具便捷性和普适性的金融扶贫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补齐服务短板。通过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活动,促进贫困地区信息、信用、信贷联动。同时,加快贫困地区普惠金融服务站建设,优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推动支付服务进村入户。截至2019年末,全省建成惠农支付服务点1.5万个,对贫困地区1.26万个行政村实现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
扶贫再贷款在深度贫困地区的作用不断优化,到2019年末,全省共有93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在申请使用扶贫再贷款,使用金额101.48亿元,带动投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约278.05亿元,使用范围对全省88个贫困县实现全覆盖,达到了增量扩面的政策目标,助力深度贫困地区如期达到脱贫标准。
如今,全省金融生态不断优化,多方协同发力的金融扶贫保障体系开足马力,乡村金融治理能力明显提高,金融扶贫质量显著提升,各项金融扶贫工作取得决定性进展。2019年末,全省新增扶贫小额信贷109亿元,居全国第一;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2976亿元,居全国第三。2015年以来,全省累计使用扶贫再贷款274.1亿元,累计发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4817.48亿元。其中,累计发放产业精准扶贫贷款1694.8亿元,支持和服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约222.61万人次。
今年,全省财政、金融系统将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财政、金融服务,加大资金投入,力争深度贫困地区各项贷款增速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力争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再贷款占全省的比重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助力尚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在2020年6月底前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
云南网记者 杨抒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