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该如何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29.01.2015  13:02

  1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云南考察时强调,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

  由于我省自然生态环境多样性和脆弱性特点,资源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模式还没有实现根本转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不断增加,自然资源开发力度日益加大,以资源利用不合理、水土流失、水质污染等为代表的环境问题仍很突出。

  深入实施“生态立省、环境优先”战略,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我省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经济发展 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去年,云南被列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给云南带来了发展和机遇。

  政协委员段昌群提醒:“我们要思考如何把生态优势变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发优势和领先优势。以往的经济发展思路都是先发展,有什么样的环境问题再解决;但现在我们首先需要考虑云南有什么样的环境容量、生态资本?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之后,回过头再来计划如何发展,以生态来支撑和约束我们的发展思路。经济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重视短板 同等对待农村与城市环保

  段昌群定居云南30多年,一直研究本地生产环境保护问题。

  “近年来,我持续关注农业农村的生态环保问题,由于云南的高原湖泊大多处在农村区域附近,水体污染来源以及影响水环境的因素也有不少来自农业农村污染。以前环境治理的重点集中在城市和工业污染,随着这些年治理力度加大,城市和工业的污染有很大改观。但相比之下,农业农村的环境污染是云南整个环境生态问题的短板,只有这方面加快进度,才能让云南的生态环境有全局性好转。”段昌群说,生态环境已到城市反哺农村的阶段,城市良好环境的维持离不开农村消纳污染。如果农村的环境恶化,不仅不能向城市提供发展所需资源,而且将再无余地来解决环境问题。

  段昌群建议,政府应把农村环保工作与城市环保工作一样纳入城乡一体化范畴,给予同等对待,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从点做起 全民树立“大生态”观念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各级政府相继列出“产业负面清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责,项目审批环评“一票否决”,鼓励和扶持环保产业,提升环保技术,破解环境污染“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困局。

  政协委员王卫东认为,各级政府应把环境治理放在重要地位,转变发展观念,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升级传统产业,鼓励扶持环保产业,通过营造良好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居民幸福感。“这需要每个人树立‘大生态’观念。环境与人类同时产生,人类生存于环境之中,自然环境受到污染,人类的根基就被摧毁,我们的生命就将受到影响,所以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跨越发展就是发挥好生态优势

  人大代表何剑文:实现跨越就要发挥好生态优势,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就临沧来说,虽然发展滞后,但有后发优势。临沧对外界的吸引力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生态,因此临沧的生态高地建设要以建设全国性的度假、养生之地为目标和理念。

  记者 宋金艳

   失去生态就失去一切

  人大代表黄政红:迪庆今后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最关键是看保护生态。旅游、特色产业、民族工艺品要发展,归根结底都是要靠保护生态。失去了生态,迪庆就失去了一切。

  记者 杨茜

   产业发展要考虑环境容量

  人大代表王俊强:生态环境是德宏的一大优势。我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如果破坏了绿水青山,再多的金山银山也会失去的。因此,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要考虑环境容量的问题,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考虑环境保护的问题,使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并重。

  记者 杨茜 春城晚报

   生态文明建设

   分区化建设云南生态文明

  委员建议

  政协委员周常春建议:

  滇中城市群 (昆明、玉溪、曲靖、楚雄)以“自然生态”优化“经济生态”,利用这一区域高起点、高素质优势,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

  滇东南片区 建立生态防护带,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中小城镇群,突出地域生态特色,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滇东北片区 合理开发生态脆弱区资源,小流域与全流域结合治理,农民脱贫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

  滇西南片区 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深化节能减排,不断提高污染防治水平;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普及。

  滇西北片区 全面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公园、湿地、森林一体化保护动植物,有序保护、开发利用原生态旅游资源。

  滇西片区 加强生物资源保护力度,实行绿色发展;生态工业、农业、旅游业等同步推进;推动能源结构清洁化,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

   土壤污染治理

   鼓励联合攻关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政协委员张乃明建议: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基金,重点支持解决土壤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专项调查评估等基础性工作,加强土壤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措施。

  加快农田耕地土壤修复试点示范项目建设。

  建立云南省土壤培肥与污染修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土壤培肥与污染修复相关工作,有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省科技厅可围绕耕地质量保护与土壤污染修复设立重大专项,鼓励开展联合攻关,提高科技资助强度。(完)

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