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科技人才工作动态 第3期
云南省科技人才工作动态
第3期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2015年5月20日
目 录
【科技领军人才】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研究员在《Chemical Reviews》上发表科研论文
【高端科技人才】昆明医科大学引进高端科技人才带动优势学科建设
【院士专家工作站】我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成果丰硕
【创新团队】昆明理工大学黄磷尾气催化净化技术与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省创新团队带头人马文会教授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两类人才】我省培育出第一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岭牛”
云天化纽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小企业股转系统挂牌上市
【科技领军人才】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研究员在《Chemical Reviews》上发表科研论文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研究员领导的天然药物功能蛋白质组学团队,长期从事两栖动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及两栖动物活性多肽发掘与利用研究,首次在两栖动物中发现基因编码的神经毒、抗氧化多肽、凝集素、皮肤修复肽、表皮生长因子释放肽等,从两栖动物皮肤中发掘了超过40个新的活性多肽家族,包括400个以上多肽成员。这些成果不仅解析了两栖动物环境适应、复杂性状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同时也提供了大量具有应用前景的功能分子资源。
鉴于该学科组在天然活性多肽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和国际影响力,受《Chemical Reviews》邀请发表论文《The chemistry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peptides from amphibian skin secretions》(2015,115:1760-1846)。《Chemical Reviews》主要发表化学和生物化学方面最前沿和权威的研究综述,倍受世界各国科研工作者关注(2013年影响因子45.6)。评审专家认为“本文俨然是该领域的百科全书,也是天然活性多肽发掘和功能研究的范本,全面揭示了两栖动物环境适应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
赖仞研究员2014年入选省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高端科技人才】
昆明医科大学引进高端科技人才带动优势学科建设
昆明医科大学2008年引进新加坡分子细胞生物研究院神经生物研究室主任肖志成教授,在肖教授的带领下,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合作建立了莫纳什-昆明医科大学联合实验室,成立了昆明医科大学分子临床医学研究院,积极开展生命健康多个热点或难点问题研究,在Stem Cells、J Biol Chem、Learn Mem、Stroke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66篇,累计影响因子达到200多,其中有三篇影响因子达10以上;申请获得国家“973”重大项目1项,主持建立了云南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干细胞和再生医学工程中心、云南省首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昆明医科大学神经退行性疾病与干细胞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从南澳大利亚的Flinders 大学引进周新富博士作为分子临床医学研究院副院长,柔性引进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百人计划”入选者刘志杰博士,并吸纳21名国内外研究人员,组建了一支国内高水平的神经生物学研究团队。同时,联合舜喜国际携手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在昆明合作建立干细胞临床转化中心,大力发展干细胞治疗癌症新技术,力争将研究院建设成能够支撑云南乃至全国高水平神经生物医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研发的公共科学研究平台,为治疗、预测和预防老年病的医学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院士专家工作站】
我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成果丰硕
2011年,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联合印发《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实施办法(试行)》,决定“十二五”期间在我省建立100个左右院士专家工作站。截至2014年底,我省共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115家,其中院士工作站85个、专家工作站30个(企业62个、院所11个、高校19个、医院23个)。按区域划分,昆明84个,曲靖、楚雄、临沧各4个,玉溪、大理各3个,丽江、文山、红河、德宏、普洱各2个,保山、西双版纳、迪庆各1个,昭通、怒江还未建站。领域涉及高端装备制造、高原特色农业、生物医药、矿冶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光电子、食品加工、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等。通过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我省一批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医院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一大批科技成果已申请自主知识产权或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团队脱颖而出,一些省外重大科技成果在云南转化应用,带动了云南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据不完全统计,院士专家工作站已研发新产品36项,其中农业新品种5项、计算机软件4套;研发新装备16套;解决重大技术难题70余项;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单位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4.4亿元、利润4.6亿元,上缴税金2.8亿元;已申请专利140项,其中发明专利97项、实用新型专利43项;已获授权专利75项,其中发明专利35项、实用新型专利40项;制定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3项、地方标准7项、备案技术标准12项;发表论文286篇,其中SCI和EI收录135篇;出版科技著作1本、编写研究咨询报告37份。
【创新团队】
昆明理工大学黄磷尾气催化净化技术与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昆明理工大学工业废气净化及资源化利用省创新团队,围绕黄磷尾气催化净化关键技术进行全面系统地研发,与合作单位联合攻克了强还原气氛下废气中多杂质深度净化难题,填补了该领域的技术空白,获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该项目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3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出版学术专著10部,发表论文127篇。参与起草国家污染防治技术政策1部、国家及地方标准5部,成果被国家科技部、国家工信部、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推荐为科技惠民先进科技成果、黄磷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目前,已建成黄磷尾气净化装置33套,覆盖黄磷产能43万t/年,占我国黄磷产能的21.5%;累计收集处理黄磷尾气39.4亿m3,折合节约标煤164.8万t,减排粉尘16166 t、SO2 27786 t、NOx 26270 t。成果累计新增产值23.9亿元,新增利润8.1亿元。项目成果已全面拓展应用到全国11个省区的煤化工等5个行业,建成净化装置14套,出口越南等国,为磷化工行业污染物减排、节能降耗做出了重大贡献。
云南弥勒磷电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黄磷尾气净化工程
省创新团队带头人马文会教授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教育部日前公布了2013-2014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名单,昆明理工大学教授、省创新团队带头人马文会被授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称号。全国共有378人入选2013-2014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其中特聘教授287人,讲座教授91人。
马文会教授长期从事工业硅生产过程节能减排、替代碳质还原剂以及低硼磷工业硅生产新技术等方面研究。近五年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973计划前期专项、国家产业技术成果转化基金等项目30余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5项;在《Applied Surface Science》、《Solar Energy Materials & Solar Cells》、《Vacuum》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被SCI或EI收录63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3部(参编)。
【两类人才】
我省培育出第一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岭牛”
2014年12月8日,农业部为我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主持培育的肉牛新品种--“云岭牛”颁发了新品种证书,这标志着我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联合28家单位和企业,历经31年培育的“云岭牛”正式成为我国首个自主培育的三元杂交肉牛新品种,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第四个肉牛新品种,南方第一个自主培育的肉牛新品种。
“云岭牛”是通过婆罗门牛、莫累灰牛和云南黄牛杂交、横交选育出的适于热带、亚热带环境饲养的三元杂交组合的优质肉牛,具有肉质好、周期短、抗病强、适应广、耐粗饲等优良特性,可以生产出国际上高标准的牛肉产品,打破了高档牛肉主要依赖日本和牛的技术壁垒。“云岭牛”的培育成功,标志着云南省优质特色畜禽新品种培育取得了又一重大突破,确立了云南省在我国肉牛育种领域的领先地位。
截至目前,“云岭牛”已累计推广100多万头,覆盖省内33个县。在贵州、广西、福建、海南、四川等省区的推广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围绕“云岭牛”的培育,30年间培育单位共完成科研项目60余项;引进南志标、曹兵海等高端科技人才2人,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培育“草地畜牧业”省级创新团队1个,培养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技术创新人才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4人。
云岭牛
云天化纽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小企业股转系统挂牌上市
云天化纽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锂离子电池隔膜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由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和成都慧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设立,2015年1月28日在中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挂牌上市(代码831742)。公司在重庆、昆明分别建设投产了2×1500万平方米/年湿法隔膜生产线和2×1500万平方米/年三成复合隔膜生产线,在重庆还建设了2条陶瓷涂覆隔膜生产线,隔膜总生产能力达到6000万平方米/年,是国内第一家同时拥有锂离子电池隔膜湿法、复合隔膜,涂布制备技术和生产线的企业,公司拥有11项锂离子电池隔膜制备专利技术。
目前,纽米科技隔膜产品不仅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3C领域,还在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功进入宁波维科、深圳沃特玛、深圳振华、深圳路华、锂威(欣旺达)、比亚迪、天津力神等国内行业标杆和一流客户,成为国内隔膜产品知名品牌。公司董事长王志春2014年入选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
湿法隔膜投产仪式
新三板挂牌上市
报: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省科技厅领导
发:各相关单位,在滇工作“两院”院士、省科技领军人才、省引
进高端科技人才、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省创新团队、省中青年
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
请各相关单位和人才及时将项目实施期间取得的重大工作进展报送如下邮箱: [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0871—63136731,13700656897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发布人: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