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生物物种红色名录(2017版)》正式发布

23.05.2017  18:24

5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旅游”。2016年5月22日,云南在全国各省率先发布了《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2016版)》(以下简称《物种名录》),全面清理了我省生物物种家底,为开展物种保护、研究、利用和管理奠定了基础,该成果入选“2016年云南十大科技进展”奖之首。经省政府新闻办批准,2017年5月22日,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又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昆明动物研究所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全国各省率先发布《云南省生物物种红色名录(2017版)》(以下简称《红色名录》)。

 

云南省环境保护厅副厅长高正文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云南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同时,云南也是全国旅游大省、国际旅游知名胜境。为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云南省始终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依托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建设了一批以珍稀物种、热带雨林、高原湖泊、高山峡谷等为主要内容的多姿多彩、特色鲜明的生态旅游项目,打造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香格里拉普达措高原湿地与草甸、丽江玉龙雪山冰川与森林、大理苍山洱海等一大批知名景区。经国家旅游局和环境保护部批准,成功创建了西双版纳野象谷、玉溪庄园、昆明石林和七彩云南·古滇旅游文化名城4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高正文强调,旅游业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当前,云南省旅游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阵痛期,生态旅游将成为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的重要突破口。生物多样性是旅游业的自然资本。就云南而言,没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就没有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就没有旅游业的辉煌。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保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高正文说,近年来,云南各级各部门采取了建设自然保护区,开展珍稀、濒危和极小种群物种的拯救、保护、恢复等措施,一些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恢复, 部分物种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但由于资源过度利用、栖息地破坏、生境破碎化、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因素,使众多珍稀物种数量减少、种质资源流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当前,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下降的总体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保护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对诸多物种受威胁状况缺乏全面的了解,对物种的濒危现状不清楚,导致生物多样性保护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因此,评估物种的受威胁状况,编制好红色名录,充分掌握物种濒危现状,从而提出有效的保护对策,对于推动《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2—2030年)》的实施、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云南省环境保护厅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昆明动物研究所,于2016年启动了《红色名录》编制工作,全面系统地评估云南生物物种濒危状况。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孙航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本次评估主要依据国际公认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红色名录等级和标准(2001年3.1版)》《物种红色名录等级和标准使用指南(2010年8.1版)》和《物种红色名录标准在地区和国家的应用指南(2012年4.0版)》的方法和标准,确定11个等级(绝灭、野外绝灭、地区绝灭、极危、濒危、易危、近危、无危、数据缺乏、不宜评估、不予评估)对生物物种进行绝灭风险评估,并参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报告。本着客观全面、科学审慎、循序渐进的原则,以《物种名录》收录的25434个物种为评估对象,另外增加了《物种名录》发布以来发表的具有明确评估等级的新物种或新记录物种17个,总计评估了11个类群的25451个物种。其中大型真菌和地衣分别为2759种和1067种,高等植物19333种(苔藓植物1912种、蕨类植物1363种、裸子植物115种、被子植物15943种),脊椎动物2285种(鱼类619种、两栖类190种、爬行类211种、鸟类949种、哺乳类316种),另外鱼类有7个亚种按评估标准列为“不予评估”。

 

 

 

评估结果为:

绝灭8种:小叶橐(tuó)吾、干生铃子香、小叶澜沧豆腐柴、单花百合、云南刺果藓、大鳞白鱼、异龙鲤、滇池蝾螈,占评估物种总数的0.03%;

野外绝灭2种:三七、杜仲,占评估物种总数的0.01%;

地区绝灭8种:心叶猴耳环、闭壳柯、白背兀鹫、黑兀鹫、蓝冠噪鹛、斑嘴鹈鹕、双角犀、爪哇犀,占评估物种总数的0.03%;

极危381种:巧家五针松、水松、贡山三尖杉、滇南苏铁、爪哇野牛、豚鹿、虎、林麝、金钱豹、西黑冠长臂猿、双角犀鸟、绿孔雀、赤颈鹤、蟒、凹甲陆龟、斑鳖等,占评估物种总数的1.50%;

濒危847种:红豆杉、多岐苏铁、高黎贡羚牛、马来熊、滇金丝猴、眼镜王蛇等,占评估物种总数的3.33%;

易危1397种:岩羊、小熊猫、黑熊、灰孔雀雉、黑颈鹤、虫草、松茸等,占评估物种总数的5.49%;

近危2441种:赤麂、果子狸、白腹锦鸡等,占评估物种总数的9.59%;

无危:16356种,占评估物种总数64.28%;数据缺乏:2991种,占评估物种总数的11.76%;不宜评估:1013种,占评估物种总数的3.98%;不予评估:7种,占评估物种总数的0.03%。

叶子分割线

高正文介绍,本次评估具体由昆明植物研究所牵头,昆明动物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组织省内外200多位专家开展物种名录审核、评估和编目工作。课题组在《物种名录》的基础上,先后经过了“工作组初评、专家会评和函评、终评”三个流程,专题咨询了国内有关方面的7名院士和多名权威专家,多次召开论证会,编制形成了《红色名录》,并通过专家最终审定。这是一项艰巨繁杂的系统工程,汇集了云南省内外相关领域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是迄今为止我省评估对象最广、信息最全、参与专家人数最多的一次评估,代表着云南在该领域最权威的科研成果。

本次评估不仅确定了每个物种的等级,还评估分析了物种的地理分布、种群现状以及威胁因素。可以说,《红色名录》不仅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填补了我国大型真菌和地衣红色名录空白,还纠正了现有相关名录的一些错误。当然,物种调查和评估是一项渐进性、长期性的基础工作,不论是去年发布的《物种名录》,还是今天的《红色名录》都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工作成果,随着调查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认识的不断深化,还需要持续更新、不断完善。

高正文指出,《物种名录》和《红色名录》的发布,为云南省各级各部门制定相关政策规划、编制物种保护计划、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修订重点保护野生物种名录、提高公众保护意识以及促进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大家要充分应用好评估成果,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加强科学考察和基础研究,开展物种资源本底调查,进一步摸清物种资源的数量、分布和受威胁状况,不断补充完善《物种名录》和《红色名录》;严格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等有关物种保护的相关法规政策,加强监督管理,加快推进《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立法进程,针对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丰富、独特而脆弱的特点,依法开展保护;依据《红色名录》划分的11个等级,实行分类管理:对于被评估为“野外绝灭”、“地区绝灭”的物种,要采取人工繁育、离体保护等抢救性措施,亡羊补牢,逐步恢复其种群数量和规模;对于被评估为“极危”、“濒危”和“易危”的物种,要加强各类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建立新的保护区或保护小区,实行就地保护,就地保护难以奏效的,要实行迁地保护和离体保护;对于被评估为“近危”、“无危”等受到威胁较小的物种,要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严格管理,防患于未然。

高正文最后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的共同责任,事关千秋万代的长远利益、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需要大家尽心竭力,真抓实干,共建联防联控、联治联保的长效机制,切实保护好我省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云南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环境支撑和源源不断的自然资本。

新闻发布会上,云南省环境保护厅有关职能处室的负责同志和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动物研究所的有关专家就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问题回答了媒体提问。

据了解,为纪念“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除新闻发布会外,云南省环境保护厅还组织开展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讲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周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