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及清洁针具交换工作成效显著
云南省从2004年开始,将美沙酮维持治疗及清洁针具交换工作列入全省防艾的“一办法六工程”来落实。美沙酮维持治疗作为防艾工作的重要内容,在降低吸毒人群HIV新发感染率、萎缩毒品需求、降低违法犯罪行为等做出了重要贡献。于2004年在红河州个旧市正式启动,期间经历了试点阶段、扩展阶段和质量提高三个阶段。截止2016年底,全省已在15个州(市)的77个县(市、区)开设了60个美沙酮门诊和 104个拓展服药点,年在治病人数达19106人,全省门诊平均治疗病人数为318人,超过国家每个门诊200人的指标要求。省级工作组和美沙酮门诊曾先后多次被国艾办评为全国先进工作组、优秀门诊。仅仅在2016年5月召开的全国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工作会上,全国785个门诊中评选出了37个规范化门诊,我省有9个门诊获此殊荣,占比为24.3%。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扩大治疗覆盖面,提高治疗病人的依从性
通过“同伴推动社区干预”项目有效地扩大了美沙酮维持治疗覆盖面,2016年通过同伴转介了2008名吸毒人员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
治疗剂量从2006年的人均每日51毫克,增加到2016年的77毫克,为全国最高水平(全国平均为59毫克)。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不断加强,治疗保持率从2006年的56.9%,提高到了2016年的81.2%。2016年全省门诊的艾滋病病毒抗体、丙肝病毒抗体和梅毒抗体检测率分别达到全91.2%、90.1%和92.6%,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二)减少毒品需求
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10余年来,参加治疗的服药人天数共计为1608702,按吸毒者人均每天使用海洛因0.6克,海洛因的黑市价格为每克370元计算,云南省美沙酮维持治疗10年来共减少海洛因消费16.7吨,至少减少毒资交易61.9亿元人民币。
(三)降低治疗病人中艾滋病病毒新发感染率
国家数据显示(2008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数据直报),我省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病人的艾滋病病毒新发感染率从2008年2.46%降低到2016年的0.05%,降幅为98.0%。我省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了云南省注射毒品使用者中的新发感染率,为云南省毒品使用人群中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四)减少高危行为,降低违法犯罪行为
我省的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在减少毒品使用者的高危险行为、降低与毒品使用相关的违法犯罪行为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德宏州做的科研结果表明,云南省德宏州注射毒品使用者最近一个月注射使用毒品的比例从24.6%下降到2.3%,注射毒品使用者中共用针具比例从98.2%下降到10.9%。毒品使用者社会和家庭功能逐步恢复,与毒品使用相关的违法犯罪行为有了明显的下降,与毒品使用相关的治安案件比例从2005年的62.7%下降到2009年的32.1%,与毒品使用相关的刑事案件比例从2005年的42%下降到2009年的23.6%。
(五)清洁针具交换取得新突破
截至2016年,全省建立了140个清洁针具交换点,较2015年增加11个,针具交换点探索转介服务,取得初步成效,2016年转介了674人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转介率为5.99%。
二、主要做法(一)加强领导,密切协作,组织保障到位
由省卫计委卫生、省公安厅和省食药监局、省司法厅组成云南省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组,由秘书处完善协调会议和督查制度,各部门各司其责,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履行管理和监督指导职能,促进禁毒和防艾工作齐头并进,实现遏制毒品和艾滋病的“双赢”目标。
(二)增加治疗的可及性
为了让病人能够更加方便的服药,从2006年开始,我省率先在全国开展了流动服药车试点工作,试点设在德宏州瑞丽市,通过流动服药车服务,把药物送到离病人最近的地方,让服药者能够便捷的获得美沙酮维持治疗服务。到2008年,流动服药车增加到了8辆。同年,在全国首家试验性的开诊了3个美沙酮维持治疗拓展服药点,使得病人不用远行到县城,只要在住地的乡镇、村寨就能够得到方便可及的服务。
德宏州、保山市、大理州、文山州、楚雄州、怒江州还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将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服药费用纳入到当地的新农合医保中,极大地降低了病人的医疗负担,促进了病人参加治疗的依从性。
(三)以病人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创新服务新模式,提高治疗依从性
除为病人提供了药物治疗,还为病人提供了社会心理干预等综合性的服务。2016年,省级工作组秘书处在开展大量调研和征询意见的基础上,以病人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创新服务新模式,制定了《云南省美沙酮口服溶液外带治疗实施方案(试行)》,开发了管理软件和智能外带药箱,试点工作成效明显,外带治疗病人的尿吗啡检测阳性率仅为0.04%,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云南在全国率先推行美沙酮外带治疗服务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认可和评价。
来源:防艾综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