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百年造纸:狼毒花为古书整容疗伤
被烧的藏文经卷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是我国历史上首次由政府主持开展的国家级重要文化工程。今年9月,随着7个全国古籍保护传习中心陆续挂牌,古籍保护专业人员梯队逐渐形成。而在这一梯队中,云南省图书馆是全国首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之一。前不久,又成为全国第三家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云南传习所。
谁都无法想象,一本历经百年的古书会在能工巧匠的手中修旧如初,而狼毒花、荛花等植物,竟然成为古籍修复中的重要材料,这两种都有一定毒性的植物,是怎样在修复师的手中使用从而成为古藉最好的“美容药”?而当我们回顾百年前被称为“蛮荒”之地的云南,却发现,云南手工造纸早已兴盛且历经百年后依然为人们所用。
狼毒花修复藏文古籍
狼毒花为人们所知是在电视剧《狼毒花》播出后。于荣光饰演的“常发”桀骜不驯、匪气十足,但对朋友侠肝义胆,退敌无数。观众们记住了这个“另类”的抗日英雄,他的绰号“狼毒花”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真正的狼毒花多见于青藏高原地区,生命力顽强,能在干旱、寒冷的气候中生存,它的根、茎、叶均含大毒,人畜皆不敢食。这样一种带毒且人畜均不敢接近的植物,却在几百年前成为古人造纸最重要的原料。因为狼毒的味道可以逼走各类虫子,纸张历经千年也不会腐蚀,于是古人便大量加入狼毒的汁液造纸,这多见于藏经当中。
几百年过去了,这种古老的造纸方法销声匿迹,不过,几百年后,云南省图书馆却将其派上了用场。
狼毒花
2010年,在中甸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里,迪庆州图书馆发现了有将近十几个箱子装着的近千册藏文古籍。省图书馆馆长王水乔记得,两年后,他去了迪庆,发现这批古籍破烂不堪。“我们猜测可能是某个历史时期某个寺院的僧人为了更好保护这批藏文古籍,专门从寺院悄悄转移到这人迹罕至的山洞里。”
如此破损严重的经卷怎样才能修旧如旧?“尽管没有现成的修复经验可以借鉴,但我们还是感到义不容辞,决定借助我们的团队,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西藏图书馆的支持下,作一次探索。”
2013年,省图派出专人来到香格里拉,对这批宝贵的藏经进行边学习边修复。而对藏文古籍纸张的研究则成了最重要的修复前提之一。
不遇良工,宁存旧物。古籍不可再生,王水乔说,当受人力物力所限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好好地保护原件。这也是修复界近年来探索的结果。
在省古籍保护中心,研究员杨利群是大家提起来都称道的“良工”。一个近600平方米的工作间里,杨利群在埋头修复一本彝文古籍。他出身古籍修复世家,在技艺上深得家传,从事古籍修复这项工作已经有40年之久。他介绍,修复一部古籍有严格的工作程序,从古籍书库登记领取书籍后,首先要制定一个完整的修复计划,建立修复档案,在修复上,要经过对书籍进行去污、去酸、揭书叶、补洞、衬纸、接书脑、托补、锤压、包角、订线、粘书签等工序。
正在修复的彝文古籍
因为家传技艺,杨利群知道,这千册古藉被烧却无一个虫蛀的破洞,是因为古人在纸里加了狼毒的汁液。如果说要让这些经卷恢复如初,那么就必须用古人的工艺来解决。
“我们请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西藏图书馆的修复专家一起研究、商量,确定了一个修复方案。”在2013年到2014年间,他们就在香格里拉地区寻找这种当地人最为熟悉的植物——狼毒。
在采到狠毒后,他们将狼毒的根部捣碎之后,提取出原液放到补书的纸浆当中,进行人工纸浆补书。“现在已经修复了几百册,目前仍在继续修复中。”说到狼毒的毒性,杨利群说,少量的使用并不会对人造成什么伤害,前辈就是用这种当地独有而又方便采集的植物完成了他们最原始的造纸,从而有了这保存百年的经卷。
编辑:廖拓溪责任编辑:徐婷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