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沧源建设国际旅游度假区

28.04.2015  10:34

利用佤族文化提升旅游品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沧源县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转型升级”做出诠释

崖画峡谷(沧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人们泼水狂欢(沧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万人摸你黑 通讯员 吴军 摄

千人甩发舞 通讯员 关汪武 摄

绿色临沧

沧源佤族自治县地处临沧市西南部,是中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区,被誉为“动物王国”和“物种基因库”。这里有南滚河国家级森林公园,有云南最大的天坑溶洞群和大峡谷,有保留着佤族原生态文化的中国最后的原始村落翁丁村,有三千多年岩画群记载着的司岗里传说;是佤族通天神器木鼓的故乡,是风靡全国“甩发舞”的原生地,是“摸你黑”狂欢节的起源地,是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月亮升起来》的诞生地。

沧源利用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旅游生态资源,突出民族文化节庆风情、边境异国风情等主题,发展以度假休闲为主的旅游业,积极引导和扶持民族文艺演出队走向世界,围绕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的目标,按照政府搭台、文化引领、市场运作的思路,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建国际旅游度假区,实施以佤族文化为鲜明特点的品牌战略,拉动全县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升级。

民族文化独具魅力

现在是年初,我们已经接到国内商业演出意向2场,出国文化交流意向合同2场,下个月中下旬将会到韩国进行文化交流。”沧源县民族文化工作队队长杨丽萍告诉记者,近年来,文化工作队不断走出去,以打造佤文化品牌为重点,充分发挥佤文化、原生态村落、自然风光等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世界佤乡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目前,文化工作队已到过法国、德国、瑞士、日本等多个国家。

沧源县民族文化工作队前身为沧源县文工队,是宣扬佤文化的主力军和传播佤文化的使者。2003年,沧源县文工队正式更名为阿佤山歌舞团,2012年又将阿佤山歌舞团划转为县民族文化工作队,改革后的文化工作队保留阿佤山歌舞团、司岗里文化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实行“三块牌子一套人马”,形成以公益性为主、商业性为辅的发展模式。

我们既是传统佤文化的传承者,又是弘扬者。”杨丽萍说,工作队在传统佤族歌舞的基础上,在进行采风收集后再进行丰富完善,“比如丰富了甩发舞的动作,增加蜂桶鼓舞的抛鼓动作。”杨丽萍告诉记者,佤族歌舞在其他国家很受欢迎,佤文化在国际舞台绽放异彩。

近年来,沧源县加大文化创作,增强文化市场竞争力,把民族歌舞团的发展眼光投向市场,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以引进歌舞编导人才搞创作为基础,将歌舞团分为两个工作小组,其一,负责县内的文化事业建设,除完成文化下乡及农村文艺队培训外,还投入到精品节目的创作中。其二,组建以文艺业务骨干为主体的商演小分队,外出寻找市场,力求生存空间。2012年以来,工作队已经应邀到法国、日本等国进行文化交流多次,观众达数十万人次。

同时,该县大力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致力于推动人才工作与文化事业的良性互动,加大对县、乡、村文化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培训力度。近年来累计组建农村业余文艺队240支,队员4691人;县城城区业余文艺队12支,成员285人。

首付
首付  首付【表情】【表情】万买地铁三室准现Zhifang.com
去年云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1%
云南省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保持优良,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Zhi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