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水面经济”渐入佳境
“十二五”以来,云南省把高原淡水渔业作为高原特色农业的一大产业来培育,突出特色、补齐“短板”、拉长产业链,上演从“大山”走向“大水”的精彩—— “水面经济”渐入佳境
美编 张维麟 画
大视野
“云南虽然山区面积占94%,但江河纵横,湖泊众多也是基本省情之一,云南发展‘水面经济’有希望、有潜力、也有出路。”立足大山中的“水”优势,“十二五”以来,我省将淡水渔业作为高原特色农业六大版块之一加快扶持发展力度,全省“水面经济”从此扬帆起航。
对于渔业发展长期滞后的我省来说,发展“水面经济”,要做的事很多,但重要的是不能跑错方向。如何走好“靠山养鱼”之路、找准优势?我们看到,虽然我省宜渔水面与沿海省区就没有可比性,但在内陆省区中我省宜渔水面也不小。近几年来,我省水能资源开发形成了大面积的电站库区养殖水面,加上大江大河形成的流水面积,全省适宜发展渔业的水面将超过600万亩;同时适宜养殖鳟鱼、鲟鱼类的溪流水和地下冷泉水2271处;全省还有约1500万亩稻田适宜发展稻田养鱼。再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品种资源丰富。全省已发现的鱼类品种有629种,占全国淡水鱼类总物种数1583种的 39.73% ,其中,土著鱼种596种,居全国之首,多样性的生态条件和丰富的鱼类品种资源,是其他地区不可复制的资源优势。
不与沿海养殖大省比规模,靠“特色”取胜。我省立足自身优势,积极探索繁育、养殖、加工、销售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走出大山之省发展“水面经济”的新路径。
针对渔业是典型的资源型产业的特点,在加快发展中不盲目发展。因地制宜,优化布局,全省形成低热河谷电站库区及南部热区发展罗非鱼;滇东北和滇西北冷凉水资源丰富地区发展鲟鱼、鳟鱼;滇中、滇西传统优势养殖区,引进名特优品种发展优质水产品;山区半山区发展稻田养解决群众吃鱼难的“水面经济”发展格局。
在加快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特色水产养殖的综合生产能力上着力。以罗非鱼、鲟鱼、鳟鱼等“几条鱼”的规模化养殖和精深加工为突破口,建成库区网箱约2400亩、冷流水池塘2100多亩,改造中低产池塘15万亩,建成万吨级水产品基地县38个,改变了水产养殖散、弱、小的局面。同时,通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示范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全省亩均养殖产量和亩均产值分别由2010年的275公斤、3478元增加到2014年的383公斤、5928元。
开发土著经济鱼类,以抗浪鱼、金线鲃、大头鲤、滇池高背鲫等为代表的土著鱼人工繁殖、养殖面积扩大,不少品种已形成商品养殖,成为高原淡水鱼养殖的亮点。
拉长渔业产业链,“水面经济”从一产向二、三产业延伸,全省水产品加工异军突起,墨江海王鱼片加工厂、德宏伯林水产鱼片加工厂等一批加工企业建成投产,让水产品加工能力成倍增加,拉动水产养殖业步入发展快车道;发展垂钓、观赏、餐饮、游乐、度假、美食等休闲渔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孟连神鱼节文化、江川开鱼节、勐腊弩弓水下射鱼等一批独具特色的渔文化开发,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增添了“水面经济”的发展后劲。
一个五年,高原淡水渔业这个曾经的“小布点”快速成长,实现了年均两位数增长。至2014年,全省水产养殖面积达208万亩,水产品总产量87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195亿元;以罗非鱼为主的水产品出口美国、墨西哥、埃及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1.4亿美元。至此,我省水产品总产量在内陆省区中排名第8位,在西部排名第3位;其中罗非鱼产量居全国第四,鳟鱼、鲟鱼分别位居全国第二、第三位。
云南日报 记者 张 锐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