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每年都有物种在消失 濒危物种“诺亚方舟”何处寻

11.08.2015  13:05

  当人类的主粮只剩下玉米,漫天的沙尘疯狂肆虐,人类的生存变得举步维艰……电影《星际穿越》中曾描述了这样一幅末日场景。假设世界只剩下一种植物,野生动物绝迹,生物多样性无从谈起,你会觉得世界依然美好吗?

  生物多样性样,一个听上去高大上的名词,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就在一个月前,中国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物学青年研讨班在昆明举行,其中一个背景就是云南大批的生物宝藏,正在人类活动的破坏中慢慢消失。

  多年来,我省通过多种措施拯救了一批批即将消失的濒危物种,无数学者也致力于物种价值的研究、扩繁……尽管如此,人类研究和保护的速度,还是远远赶不上物种濒危的速度。我们不得不开始思考:人类何时能为这些物种留出栖身之所?何处才能找到拯救它们的“诺亚方舟”?

  一个物种消失了10到30个物种或灭绝

  白眉长臂猿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为东洋界缅甸-中国亚区的特有种,国内仅分布于云南西部怒江以西的保山、腾冲、盈江和陇川。

  滇藏榄

  被誉为植物大熊猫,仅天然分布于德宏,曾一度被认为是已经消失的物种

  滇桐

  分布于云南南部、贵州南部等地。是中国西南特有种,在区系地理研究和选育珍贵树种应用中均有重要价值。

  萼翅藤

  在中国仅发现于云南省盈江县那邦霸后山海拔300~650m处。缅甸、印度和新加坡也有分布。

  无忧花

  分布在云南东南部至广西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

  赤麂

  分布于中国云南、贵州等地和东南亚各国。2000年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云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存有许多珍稀、特有和古老的类群,是公认的生物多样性重要类群分布最为集中、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守着这样的宝藏,很多人却并未意识到它的价值所在。

  “有很多物种,还没来得及搞清楚它的作用,可能就因为人类自身的影响而消失了。一个物种一旦消失,将来再想研究时,往往连对象都找不到了。” 云南省林科院院长杨宇明说,云南生物多样性宝库就是新资源、新产品和新产业的源头。而谁拥有更多的生物多样性资源,谁就拥有未来发展更大的选择权和决策权。一个物种甚至一个基因可能支撑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命运。

  我省每年都有物种在消失

  “虽然无法统计数量,但可以肯定的是,我省每年都有物种在消失。”云南省林科院院长杨宇明说,要想确定一个物种是否消失,至少需要20年,目前我们连专业的监测站都很少,无法掌握这些信息。据了解,栖息地的改变、外来入侵物种肆虐、各种工程项目的实施……都在加速物种的消失。

  在一个实用主义者看来,保证养活人类的物种安全就好,挽救那些稀少的野生动植物到底有什么用?杨宇明用两组事例来解释了这一问题:“滇池在700多年间形成的生态系统,不到20年就毁了,如今再想恢复已不可能。一个物种的消失,有可能导致整个生物链的消失,而且难以恢复。”我国的野生动植物正在以每天一个物种的速度走向濒危甚至灭绝,而一个物种消失,往往会带来10个至30个物种的灭绝。另外,“新西兰利用原产中华猕猴桃培育出主导国际猕猴桃市场的巨大产业;郁金香原产于地中海、中亚和我国新疆,后流传至荷兰并成为其支柱产业。一个物种的经济价值往往超乎人们的想象。

  以云南铁青树为例,它是云南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因其果实像独蒜头,又被称为蒜头果。以前当地人只知道它的果实有榨油食用的用途,后来的研究发现,从蒜头果中可以提取对神经系统发育与修复有重要作用的神经酸,这种物质是人体神经的组成部分,能辅助治疗记忆力衰退、脑功能退化和帕金森综合症等。过去神经酸主要是从鲨鱼体内获取,所以大量捕杀鲨鱼,如今,从蒜头果中就能提取,它的经济价值也日益凸显,价格远高于黄金。2012年,蒜头果被列入《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2010-2020年)紧急行动计划(2010-2015年)》作为重点对象保护。除了蒜头果,还有滇牡丹、金线兰、沉香、檀香、野生薯蓣、灯盏花、重楼等有重要药用价值的物种,这些野生物种都面临消失的危险,正在拯救保护之中。

  拯救“植物大熊猫”滇藏榄

  对于濒危物种,最理想的方式就是就地保护,主要依靠建立自然保护区或其它保护地来实现。在杨宇明看来,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立下了汗马功劳,一些曾一度被认为已经消失的物种,如华盖木、云南蓝果树、滇藏榄和野生毛竹林等,又在保护区内重现。但云南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还远远不能满足生物保护的需求。迁地保护、引种保护、扩繁等辅助方式在保护濒危物种方面也突显了重要的作用。

  位于云南西部的德宏州,物种资源丰富度和富集度属全国罕见,今年云南“环保世纪行”就走进德宏,探访其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为了更好地保护濒危物种,德宏建立了瑞丽珍稀植物园和德宏州林业局中心苗圃两个迁地保护基地。建于2002年的瑞丽珍稀植物园,属于云南省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的试验区,在这里,有传说中的“毒木之王”见血封喉树、有强体健身的萼翅藤,以及用于治疗麻风病的马蛋果……

  瑞丽珍稀植物园先后对景雷森林防火通道、大盈江四级电站、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区受到破坏的珍稀、濒危和特有植物进行迁地保护。其中,滇藏榄就是他们成功保护的物种之一。

  滇藏榄被誉为“植物大熊猫”,仅天然分布于德宏,数量稀少,曾一度被认为是已经消失的物种。2005年,在大盈江四级电站环评调查中,西南林业大学的专家发现了全州仅存的6株滇藏榄,专家们第一时间将在电站施工区的3株滇藏榄抢救性移植到了瑞丽市珍稀植物园,剩余3株留在野外。

  如今,植物园里3株滇藏榄长势非常良好,最大的一株胸径已经由10年前的5厘米长到了15厘米。但光是迁地种植成活还不够,保护一个种群,还要对它进行人工培育和扩繁。经过两期滇藏榄人工扦插扩繁试验,研究人员所扦插试验的60条滇藏榄插条,有48株长根发叶。

  与此同时,德宏州林业局中心苗圃负责人带领一个团队,辛苦守候悬崖之上的滇藏榄,历时3年,终于等到了3株滇藏榄结果,最终采到了1000多粒种子。带着这些希望的种子,科研人员们回到苗圃,短短几个月,就培育出了1200多株幼苗。“下一步,我们打算将这些幼苗回归造林,顺利的话明年就能实现。”中心苗圃的工作人员说。

  目前,瑞丽珍稀植物园已引种迁地保护植物1000余种,扩繁10万余株,迁地保护60余种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特别是对极小种群植物进行迁地保护和成功扩繁,有效地保护了当地极小种群物种。尽管如此,受资金、人力的限制,还有不少本地特有物种没能纳入保护中。

  建造濒危动物的温馨家园

  对于野生动物而言,栖息地被破坏、人类的疯狂捕杀,都会导致物种的消失。德宏州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就保护了这样一批野生动物,它们有的是森林公安缴获的,有的则是村民主动上交的。中心收容保护这些动物的同时,也在探索它们的人工繁育之路。

  3年前,3只流离失所的白眉长臂猿在这里找到了新家。白眉长臂猿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德宏州长臂猿数量占到全国资源总量的60%。这3只白眉长臂猿为两公一母,其中两只是被森林公安缴获的,另外一只则是由当地村民上交的。3只白眉长臂猿的到来,让工作人员们欣喜不已。大家开始思考,能否在这里开展白眉长臂猿的人工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