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文山西畴县:愚公“抠”出致富路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畴县“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晴通雨阻”的现象比较突出,各族群众面对恶劣的环境,积极投工投劳开山炸石,开挖进村简易公路,力图解决出行难的问题。
“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西畴县鸡街乡肖家塘村小组村民告诉记者。在西畴县鸡街乡,说起肖家塘村小组4人修路的事,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肖家塘村小组坐落在大山深处,原本有12户人家。由于生存条件恶劣,8户人家陆续举家搬迁,只剩下侯寿高、姚仕斌、邓招财和姚光金4户人家。
为了生活方便,孩子上学不再担惊受怕,2006年7月,4个家庭合计用自己的双手开山凿路,从此,4个家庭中的4位山里硬汉走上了长达6年之久的凿路历程。今年2月,一条穿山越岭全长近5公里、全部由碎石铺就、连通外界的路修好了。
33岁的侯寿高是4人中最年轻的,读过初中,是村里最有文化的人,共产党员。谈及6年开山劈石凿路的日子,这个山里汉子告诉记者:“现在孩子出去上学可以走平坦的路,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开山劈石凿路的6年里,59岁的邓招财一个手指在修路时被石头砸伤,落下了残疾。62岁的姚仕斌身体单薄,因长期带病坚持修路,积劳成疾,最终还没完成他修路的愿望便离开了人世,如今接替修路的是他的儿子姚成云。今年74岁已经驼背的姚光金老人是4个凿通路人中最年长的,6年的修路生涯让他落下了腰酸腿痛的毛病,需要经常打针吃药。如今,他很少提起修路的事,但他的儿子姚仕园接过了父亲手里的接力棒。
铁锤、钢钎、耙子、双手是4个男人的唯一工具,晨曦、鸟鸣、黄昏伴随着他们走过了2000多个日夜。6年里,4个家庭修路花钱用在买工具、炸药和打炮眼上的花费约10多万元,除当地政府适当给予补贴外,现在还欠8万多元的债,这对于生活在大山里、人均年收入只有500多元的4个家庭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但他们没有放弃。
如今,肖家塘村已铺通了水泥路,实现了多年的通路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