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探索特色边疆治理路径:“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19.07.2016  21:38

原标题:“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走进云南洱源县三营镇郑家庄,仿佛走进了一个民族大观园:白族的“三坊一照壁”建筑、藏族祈福用的经幡、傣家的宝葫芦、彝家的牛头装饰……很难想象,这个仅有125户人家的小小村庄,聚居着汉、白、藏、傈僳、傣、纳西、彝7个民族。

在云南,像郑家庄这样的民族聚居区不在少数。云南区域治理有着自己的特殊性——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四位”于一体。为做好“民族团结”这篇大文章,近年来云南不断探索特色边疆治理路径。

“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

云南是少数民族大省,全省人口47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就超过1570万,占全省总人口约1/3;全省共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其中15个为特有民族,16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云南更有多个“全国最多”:世居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人口较少民族最多、民族自治地方最多、跨境民族最多。作为少数民族大省,云南的民族工作,不仅关系自身发展大局,更关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局。

当下,“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已成为云南干部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云南的民族工作,有诸多“率先”引人注目:在全国率先实行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制,率先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地方性法规,率先在边境地区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率先制定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率先提出并实现25个世居少数民族在省直机关至少有一名厅级领导干部目标,率先制定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率先制定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率先在中小学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率先制定实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规划……

正是通过积极探索具有云南特色的边疆治理路径,正是这一个个“率先”,让云南呈现出边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景象。

“民富、村美、人欢乐就是真实写照”

在昆明市五华区顺城清真寺不远处的“新月花园”住宅楼,抬眼就能看见“让民族团结之花更加绚丽”的鲜红大字。顺城社区1万多常住人口里,少数民族占23%,其中近半是回族。在顺城社区居委会里,展示着社区里回族、白族、彝族、傈僳族、苗族等15个少数民族的服饰。“顺城各族群众亲如一家。”顺城社区党支部书记罗霄说。

近年来,云南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把民族团结作为生命线守护,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更是以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目标,实行少数民族干部人才优先培养使用、少数民族群众利益优先保障、民族地区困难问题优先解决的保障机制,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23个少数民族聚居在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县里共有干部4381人,其中少数民族1462人,占干部总数的33%。正是这些从少数民族群众中走出来的“领头羊”,成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干部的带领下,村里建好了新房,家家种树、养猪、养牛,民富、村美、人欢乐就是我们这里最真实的写照。”勐勐镇千蚌村村民合不拢嘴。

岩罕龙是云南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嘎洒镇曼吕村的村民,他说:“我们寨子里不少家庭一家就有多个民族!”虽然曼吕村只有23户104人,可村里不仅有克木人(布朗族),还有拉祜族、汉族、彝族和基诺族,各族乡亲相互通婚,安居乐业,一起商量村子怎么发展。

如今,“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在云南已深入人心。

“确保471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没有退路”

按照国家扶贫标准,2015年底,云南省贫困人口有471万人,贫困人口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全省有4个连片特困地区,有88个贫困县,数量居全国第一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打好扶贫攻坚战,民族地区是主战场。“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确保471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没有退路!”云南立下了军令状。

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8个民族自治州及非民族自治州所辖的20个民族自治县在农村低保、城乡医疗救助补助等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倾斜;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向8个人口较少民族群众聚居的395个行政村78万人提供农房险、人身意外伤害险……扶贫脱贫,云南瞄准一个又一个靶心。如今,全省共有57万名干部到村到户进行精准扶贫,实现了驻村工作队全覆盖。

临沧市临翔区南美村,村民九成多是拉祜族。拉祜族是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2012年,九成人口还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在精准扶贫的推进下,“直过”民族如今“直接过上了现代生活”。

随着长6.68公里的高黎贡山独龙江隧道贯通,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的独龙族村民彻底告别了一年中大雪封山长达半年的“孤岛生活”。

民族团结进步,独龙族“老县长”高德荣的理解很朴素:“就是‘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短评

同心同步共筑梦想

治国必治边。做好边疆民族工作,不仅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更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

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相对滞后,同时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并存,其治理具有特殊性和差异性。作为集边疆、民族、贫困、山区“四位”于一体的省份,云南积极探索具有特色的边疆治理路径,坚持同中存异、异中求同,以“各民族都是一家人”的理念,不断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云南实践证明,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中,应当坚持把国家治理与边疆治理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机结合,以“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的理念,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坚持民族团结同心、科学发展同步,最终促进各民族在文化、经济等领域繁荣发展,共筑美丽中国梦。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