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抗战]滇军出征 金马坊下离家乡 40万男儿上战场
1937年,飞檐翘角的金马坊下,滇军壮士奔赴抗日战场,立下赫赫威名。
70年后的金马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摄影:记者 杨映波
编 前 语
回望历史是为了面对未来
70年前的明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盟国提出投降条件,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全民族的战争,不论是前方还是后方,不论国内还是海外,中华儿女都以自己最大的坚韧和付出,在这场持久惨烈的鏖战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乃至生命。
云南作为中国抗战重要的大后方,以及抵抗日本侵略的前线,同样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不但留下了融入血脉深处的抗战记忆,也埋下一系列伏笔和基础,如今已汇入当代云南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在省会昆明,更是有众多的地点、建筑,演绎着伟大的抗战与今日云南的历史延续。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云南信息报》精心推出“见证历史”系列报道。我们所理解的见证,不仅是当事人,还有事件发生地;不仅仅是事件发生当时,还有事后的风云际会。也唯有如此,才能不割裂地看待历史,才能构建起历史与现今的联系。本报通过寻访抗战期间昆滇10件重大事件的相关地点、人物,以及其后70年间的风云变迁,力图向读者解释抗战对于普通人、对于当下的价值和意义。
对历史的观点,实际上就是对当下、对未来的观点。回望,是为了面对未来。
滇军
滇军精锐,冠于全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从1937年到1945年,一支由云南子弟组建的军队,在抗战中挺身而出,顽强不屈,血沃中华。这支部队,就是肇始于清末民初、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功绩卓著的滇军。
滇军前身是清末组建的云南新军。20世纪初,清政府在云南设立新军第十九镇(相当于师)下辖两个协(相当于旅),以守卫边疆、强化统治。为培养骨干军官,开办军校势在必行。1909年9月28日,云南陆军讲武堂正式开学,设置了完备的近代军事课程,教员大多为同盟会员和革命党人,培养了大批中下级军官,不但铸就滇军突出的战斗力,也培育了滇军为国效命义无反顾的军魂。
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云南迅速响应。10月30日,云南新军中的革命军人起义成功,史称“重九起义”。此时的滇军,由于掌握较为先进的装备,部队拥有良好的训练和纪律,成为国人关注的一支新型军队。当时舆论评价:“滇军精锐,冠于全国”。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在北京称帝。12月25日,云南通电全国,宣布独立,发起护国首义讨伐袁世凯,滇军以“护国军”为名出征讨袁。蔡锷、唐继尧、李烈钧等领导的滇军以约2万兵力,屡胜袁世凯的北洋军精锐,推动全国讨袁,最终再造共和。此后,滇军逐步演变为以云南为根据地、核心领导团队为云南籍人士的地方军阀武装体系,曾以“靖国军”等称号,征战足迹遍及华南、西南诸省,并有一部分改组为北伐军参加北伐战争。
1927年到1936年,龙云执掌云南,将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的滇军编成6个步兵旅、每旅辖两个团、还有4个直属大队、6个直属团、 4个独立营、1个航空队,约3.6万人。各县还有21个保安营,约2万人。在这些旅、团长中,很多人成为后来名震中外的抗战将领。
1937年抗战爆发,龙云将云南的6个旅及有关部队改组成国民革命军第60军参加抗战。60军出征不久,龙云迅速组建第58军,下辖新10师、新11师、新12师。稍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60军183师和58军新12师调出,扩编为新3军。至此,包括60军、58军、新3军,滇军直接出师抗日的就有三个军,加上由北伐时期护国第2军驻粤部队为骨干组成的老3军,兵员人数先后有22万。
1945年初,滇越边区总司令部改编为第1方面军,蒋介石以卢汉为总司令,辖第1、第9两集团军,司令部移驻开远。以暂编18、20、22共三个师,编为93军,成为滇南抗日的主力。
参加抗战的滇军经多次改编、扩编、补充兵源,至抗战结束人数达40余万,牺牲10万人以上。
抗战结束后,滇军部分将领追求光明。1946年5月30日,第60军184师师长潘朔端于海城起义;1948年10月17日第60军军长曾泽生于长春起义;1949年12月9日,卢汉宣布云南起义,滇军全部响应。
1950年2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进入昆明,具有深厚地方政治军事背景的“滇军”成为历史。
金马往事
拱瓦牌坊下,男儿挎枪行
一张模糊的黑白老照片中,摩肩接踵的人群挤满在街道两旁,中间是排列整齐的队伍,他们头戴钢盔,身背行军包,背扛长枪,鱼贯而入穿过人群,前方是高耸拱瓦牌坊,上面大书繁体“金马”二字。
这张老照片拍摄于1937年10月8日,至今已有78年之久,它记载了云南近代史一件重要史事:60军出征。
在滇军出征为数不多的老照片中,目前还能够寻到的相关建筑只有金马坊了,但这个牌坊也是1998年才重建的,并非原来的真迹。它和滇军抗日这段历史一样,曾长期消失于岁月之中。
旧地新颜
吆喝喧闹声,昆明不夜城
盛夏雨后,金马碧鸡坊犹如一对龙凤胎在正午的阳光下闪闪发光,车流和喧闹中,贩售各种零食、玩具的小贩们在牌坊下比赛似地吆喝着,远道而来的游人在牌坊下摆出各种姿势被拍或自拍。宽大的广场,雷同的现代化大楼,色彩亮丽的牌坊像个颜色鲜艳的摆设。这里是昆明最热闹的地方,白天夜晚,总是人来人往。
曾经的金马碧鸡坊可不是这样,它们横跨于昆明城中轴线南端,居东的金马坊对应昆明东方的金马山,与居西对应城西碧鸡山的碧鸡坊相隔约数十米,均为门楼式木构牌坊,飞檐翘角,势欲腾飞,和老昆明雄伟的南城丽正门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聪慧的先人怀着对金马、碧鸡种种美丽传说的情怀,汇集建筑学、美学、光学等众学科,高度浓缩抽象,艺术地把城市的灵性和气魄汇集成了两座牌坊。
金马、碧鸡二坊建成后,屡遭兵燹,又多次重建。光绪十年(1884年)云贵总督岑毓英主持重建金马碧鸡坊,民国五年云南省长唐继尧重修。
“金碧交辉”曾是昆明的“八景”之一。相传在特定年份的中秋这一天傍晚时分,太阳西沉,余辉照着碧鸡坊的倒影向东移动,此时,月亮东升,月光照着金马坊的倒影向西移动,两坊的倒影相向而行,逐渐靠近,最终会交接在一起,交相辉映。
不论是六十年才有一次的奇观,还是四百年来和昆明城共经风雨。它曾目送健儿出征,也曾迎接无数长者幼儿归家,它是昆明城的标志之地,是这座城的铭刻。
云南信息报 记者 刘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