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周年答卷

27.11.2014  12:10

    新华网云南频道11月27日电(记者 王江)云南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以下简称沿金综改区)去年在一片热闹中正式启动,整整一年来,这个看起来高大,其实就在身边的“金融试验田”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宝贝,取得了哪些成效,它又是怎样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在26日举行的云南省 “一心两区”金融新格局建设暨金融智库打造座谈会上,金融各行业联手交出了一份周年答卷。

    “云南省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良好开局,沿边金融、跨境金融、地方金融加快发展,为云南省产业转型升级稳增长、沿边开发开放、加快桥头堡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灾后恢复重建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云南省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领导小组副组长,云南省政府金融办主任刘光溪给出这样的答案。

     制度创新 亮点突出

    据了解,在沿金综改区建设中,各个金融部门相继制定了相关实施方案、实施细则、实施办法27项,还草拟了12项提交讨论。

    云南省农村信用社推出的深化改革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等四方面的实施细则合并是沿金综改区建设启动以来金融部门出台的第一个实施细则,它从建立准入“绿色通道”、完善机构体系等方面提出16条具体举措推进试验区改革创新。

    此后,银行、保险、证券……,几乎涉及金融的每个领域都在不断推出新的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副行长刘莹表示,通过创新制度,这一年云南省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业务”式启动,截至2014年8月末,沿金综改区累计办理经常项下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5.75亿元,业务涉及越南和中国台湾、香港等19个国家和地区。此外,在德宏,首创全国经常项下人民币对缅币特许兑换业务试点落户,实现以点带面促进非国际主要储备货币兑换业务的不断发展。

    “新的银行监管相关实施细则将支持东盟、南亚和港澳台金融机构依法到试验区设立独资法人机构和分支机构。”中国银监会云南监管局副巡视员王焰红说,制度还支持外资与试验区内资企业依法设立合资的金融机构,更加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金融机构。

    中国保监会云南监管局联合多部门印发《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综合保险和人口较少民族学生补助工作专项方案》,为云南省8个人口较少民族开展综合保险和学生补助工作,提升人口较少民族保障水平。

    云南省金融办联合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民营金融机构培育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及资本管理公司、融资登记服务机构试点工作实施办法,加快推进民间资本主发起设立民营金融新业态组织的试点。截至10月末,全省新型正规金融组织共计1205家。其中,小额贷款公司581家、私募股权投资类企业435家、资本管理公司77家、融资登记服务机构75家、金融服务公司5家、要素交易所19家、互联网金融企业13家,有效拓展实体经济融资渠道。

     实践创新 看点纷呈

    “云南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不仅有顶层设计,众多的实践创新也不断推动了整体建设的进步和发展。”刘光溪说。

    沿金综改区正式启动以来,人民币跨境业务结算量持续攀升,1-9月云南省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544.9亿元,同比增长35.3%。

    据刘莹介绍,在这一年,临沧率先试点移动POS机具跨境支付服务业务,设立3个服务点,向缅甸居民提供小额取款转账汇款、余额查询、刷卡消费等基础支付服务业务,标志着跨境金融支付服务正式启动。

    另外启动与泰国央行的双边本币结算联合调研工作;立足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区域化实际,创新确立了“立足城市,面向乡村,走出国门,向外延伸”的反假货币工作模式,建立中老、中缅跨境反假币合作长效机制。

    请进来、走出去是金融机构迈出的重要步伐。太平洋老挝合资证券公司和富滇银行老中合资银行相继开业,分别成为我国在国外首家合资证券法人机构、国内城市商业银行首家境外银行法人机构。

    在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同样取得重大进展。云南瑞丽农村商业银行获银监会批筹,云南省农信社改制农商行实现零的突破;“三农”金融改革创新和服务便利化成效显著,9月末,云南省以“三权三证”为主的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余额达到206亿元,并在11个州市47个县(市)开展县域金融创新培育发展试点,大力发展贴近基层、贴近“三农”、贴近小微企业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

    此外,高端金融智库建设破冰启动,并不断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组建营运。第一支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云盟滇池泛亚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已成立,年内募集资金可达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