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云南师宗瑶族 了解神秘“度戒”习俗
“受戒”者“文戒”结束后离开礼堂走向云台进行“武戒”
上“云台”
落入藤网
顺利地通过“武戒”
全村及周边村民上千余人参加活动
度戒?你听过没?这是什么?近日,一场古老而神秘的瑶族“度戒”仪式在曲靖师宗县高良壮族苗族瑶族乡新安瑶族特色文化村如火如荼地进行。全村及周边村民上千余人齐聚村中,为5名瑶家男子举行“度戒”仪式,也就是大家俗称的“成人礼”。5名瑶家男子顺利度过了“文戒”、“武戒”两关,开始走向“成人”。现场一条条彩带,一把把长剑,一个个神像,一只只铜鼓,气势磅礴,数名歌娘与打击乐手,伴随着古老的瑶族乐曲,不停地舞动着手中的彩带和铜鼓,展示和传承着百年传统文化。
走进瑶族百年习俗
师宗新安瑶族特色文化村“度戒”的习俗已传承上百年,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族图腾,是一种宗教习俗文化。谈及瑶族的这一特色文化,村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村民盘桂兰说:“‘度戒’瑶语称其为‘斋筛’,也称‘成年礼’和‘过法’,瑶族每个男孩子,在10岁~18岁阶段,必须要‘度戒’。如果不‘度戒’,会被人看不起,将来甚至找不到媳妇。”对于本次“度戒”活动的主角,据她透露,5个男孩子中最大的16岁,其余的也都年满12周岁。
在新安瑶族特色文化村,“度戒”是村民们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仪式之一,老老少少都对其非常重视,在外读书的瑶族姑娘邓高阳说:“‘度戒’除了寓意经过火的洗礼,净化人的灵魂,消灾避难外,更锤炼了瑶族男子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仪式通过瑶族自古流传下来的方式对后人进行族史、族规、礼仪、戒律等方面的道德教育。‘度戒’中,不能会客、社交、唱歌等,只能在家里低头修身养性,吃清淡无油的食物,还要熬夜,这一过程实属不易。”瑶族小伙邓高强回想当初自己“度戒”的场景,深有感触地说:“接受洗礼后,能成为社会上的正式成员,还学习了本民族的一些特色传统文化,作为一名瑶族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这是很有意义的。”
瑶家男子要过“文武”关
据师公介绍,“度戒”分为“文戒”和“武戒”两大关。仪式中,只见“文戒”开始前,“受戒”的5个瑶家男子,两名歌娘和两名成年男子在师公的带领下来到户外院落里,围着灵台边转圈边诵经、唱歌,以驱除鬼邪,敬奉神灵。
接着,“受戒”的5名瑶家男子进入礼堂跪听师公宣读戒文。宣读的戒文中,尤为重要的是“十条约束戒律”即:一戒呼天骂地,二戒毁骂父母,三戒瞒师骗友,四戒误杀牲口,五戒偷抢害人,六戒贪财爱色,七戒怒气凌人,八戒欺贫爱富,九戒贪生怕死,十戒陷戒瞒教。“文戒”后这5名“受戒”男子得到了“戒名”,也称“法名”、“教名”。平生只能用“戒名”祈求祖先、神灵保佑平安,参加宗教信仰活动,死后儿孙以其“戒名”超度亡灵升天转为灵名,列入祖先名薄成为祖先神灵,享受后代子孙敬献。
“文戒”结束后,接着是“武戒”。师公根据“受戒”男子的生辰八字翻书择定吉日搭好云台。云台是由圆木搭成的高台,意指道教圣地五台山。由9名成年男子在云台前拉开一张铺有棉被的藤网,受戒者坐于云台之上,全身卷曲,两手十指相扣围抱双膝,头置于两膝之间,师公一声令下,受戒者即翻身落入藤网之中,意为落入天神母腹。
隆重又喜庆的度戒仪式结束后,瑶族村又是另一番欢乐的海洋,村里的女子自发出力,大家一起在厨房忙碌,广场上摆满了饭桌,村民身着民族服装,在一桌桌地道的瑶家菜肴边坐定,同庆“度戒”,为全村人丁兴旺,风调雨顺共品美食,现场甚是壮观。
记者获悉,师宗瑶族分布集中于高良壮族苗族瑶族乡,其中有纳厦村委会新安村民小组、笼嘠村委会上笼嘠村民小组、下笼嘠村民小组等多个地方,而新安村是曲靖最大的瑶村,“度戒”也盛行于此。目前当地已将瑶族“度戒”活动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申报的具体工作将陆续展开。瑶村的百年特色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这也是当地很多人的心愿。(记者蒋琼波 通讯员付余红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