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小贷转型势在必行
西部第一的云南小贷
小贷是云南发展得最好的民间金融行业,其发展形势一度位列国内前几位。省金融办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评审准入小额贷款公司578家,小贷公司数量西部第一。仅今年1—5月,小贷公司就向市场发放了136.41亿元的贷款,而今年上半年小贷公司发放贷款数将在150亿元左右。我省设立和推广小贷公司的初衷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解决农村及县域经济地区居民个人的融资难问题,同时使“地下钱庄”和“高利贷”阳光化运作,方便监管,预防潜在的金融风险。因此,小贷公司应该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倾向农户和微型企业提供信贷服务。
为了引导小贷行业健康发展,省金融部门加强了小贷公司的评审准入,同时研究推出了小贷保证保险机制并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
正在聚焦的小贷风险
按照经营原则,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应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资本净额的5%,小额贷款公司放贷利率上限不超过银行基准利率的4倍,下线则不低于银行基准利率的0.9倍,而小贷公司是不具备向民间吸纳资金的资质。
然而,由于监管难度大,很多小贷公司在利润驱使下,不但贷款利率大大高出了银行基准利率4倍的上限,而且出现从民间高息吸纳资金,埋下了社会稳定的隐患。一位小贷公司经营人士告诉记者,一般小贷公司在社会上募资,成本在年息16%—24%之间,向民间高息拆借资金,成了小贷公司风险爆发进而威胁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而小贷公司向中小微企业贷款的平均年利率约在60%左右,甚至有超过100%年利率的,最低年利率也在36%左右。“除了房地产和矿产业以外,实体经济中很少有行业利润达到这么高的,传统的小贷公司发展没有持续的市场基础。”这位人士如是说。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云南小贷行业大部分的资金并没有投向急需发展的中小微企业,而是投向了暴利的房地产和矿产业,这是云南小贷风险的核心所在。海通证券云南分公司投行业务部总经理陈洪亮调查发现,超过7成小贷公司的资金投向了房地产和矿产业,而这两个行业目前发展形势都不明朗。
云南省金融部门分析,全省房地产信贷风险有放大的迹象,截至今年5月底,我省商品房销售市场依旧低迷,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昆明市新房、二手房价格环比均出现下跌,且新房价格环比跌幅进一步扩大,商品房库存压力较大,市场预期不明,购房者观望情绪严重,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链趋紧,借道信托、委托贷款、表外融资等情况突出,存在引发风险的可能。而一位做房地产民间融资的人士告诉记者,昆明很多房地产开发商都将房子以5—7折的价格抵押给包括小贷公司在内的民间金融公司,以获得企业生存的必须资金。一些抗风险能力弱的小贷公司,干脆不接地产和矿产业的贷款业务。
房地产行业转向的风险,已经扩散到与其配套的建筑、装饰甚至媒体推广领域。个人投资者陈平(化名)告诉记者,之前他和另外两个亲戚凑了500万元以月息4分贷给他十分信任的建筑企业老板,但最后因为地产开发商没钱付给建筑商,陈平的资金就被套牢,“只要能换回本钱,利息什么的都可以不要。”陈平无奈的说。
小贷行业转向何方?
针对小贷行业的市场形势,社会主流观点认为,云南小贷行业转型已势在必行,否则不断积聚的风险一旦爆发,将会影响社会稳定。
云南小贷行业转向何方呢?
按照相关规定,小贷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向村镇银行转型。“转为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就有了吸纳公众资金的资格。”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刘锡标说,村镇银行是政府部门引导成熟小贷公司转向经营的一条最好出路,如果一家小贷公司资本金不足,经营管理和控制风险能力也不理想的话,可以整合多家小贷公司,采取股份制形式并引入专业管理团队,完成向村镇银行的转型。
民间金融服务公司也是小贷公司转型的一个好去处。事实上,一些有实力的小贷公司已经成功转成了诸如民间融资登记服务公司、民间资本管理公司、金融中介服务公司以及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更有向民营银行转变的。目前,云南省金融管理部门已经评审准入民间金融公司84家,并向中国银监会上报了1家民营银行。而海通证券云南分公司投行业务部总经理郭洪亮则认为,小贷公司可以和券商合作,把小贷资金转化为券商资本,利用新三板等一系列证券平台作为资金出口,完成小贷行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