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审计“十二五”期间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647.6亿元
云南网讯(记者 黎鸿凯)1月19日,2016年全省审计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会议回顾了“十二五”时期审计工作成效,谋划了“十三五”发展思路,部署了2016年审计工作。
据悉,“十二五”期间全省审计机关共审计5.3万个单位,查出违规金额826亿元,促进建章立制1000多项,累计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647.6亿元、核减固定资产投资297.8亿元,共移送案件线索 942件,涉及702人、涉及金额145亿元,抽调了100多人次协助中纪委、省纪委查办重大案件,充分发挥了审计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
2015年,全省审计机关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一带一路”建设,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依法审计,突出审计重点,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共审计单位1.2万个,查出违规金额247.5亿元,促进建章立制417项,“十二五”审计工作圆满收官。
云南省审计厅党组书记、厅长刘明表示,创新仍然是贯穿“十三五”审计工作的主旋律,全省审计机关要紧紧围绕保发展、促反腐这个目标,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站在全局的高度谋划审计工作,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健全完善审计制度,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把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作为重中之重,严肃揭露和查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以及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充分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石和重要保障作用,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
2016年是“十三五”审计工作的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全省审计机关将全面实施审计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在人财物管理改革试点中创出新经验;探索审计全覆盖,逐步形成“1+N”的审计全覆盖制度体系;推动数字化审计加快发展,提高审计能力;开展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守住云南绿水青山;继续发挥反腐尖兵和利剑作用,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全省审计机关将突出审计工作重点,持续加强对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加强以重大公共设施和“五网”基础设施工程为重点的政府投资审计,加强涉农、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医疗救助资金等民生资金的审计,加强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试点审计。
刘明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省审计机关要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打牢审计事业发展根基。一是强化队伍建设,坚持以品德为核心、作风为基础、能力为重点、业绩为导向,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优、纪律严的审计铁军;二是强化制度建设,要坚决按制度办事情、干事业,做到心中有制度、行动遵制度、工作用制度,扎紧制度笼子;三是强化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主动接受外部的监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规范权力运行;四是进一步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加强资源统筹,提高审计效能,发挥整体合力,努力实现“十三五”云南审计事业的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