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文化创意 叫响云南品牌——云南特色文化产业知名品牌推荐评选活动揭晓

05.06.2015  11:11

      本报记者 李开义
      近日,云南特色文化产业知名品牌推荐评选活动揭晓,46个特色鲜明、独具云南魅力、体现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品牌最终入围。
      由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举办的云南特色文化产业知名品牌推荐评选活动,共有138家企业报名参与评选,自3月1日正式启动以来,经过评委会公平、公正、公开的初评,复评,网络投票评选公示,终评等程序,从初评入围的100个品牌中,最终确定了46个云南特色文化产业知名品牌。这些品牌都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广泛的影响力。
      这一活动对进一步提升云南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实力,促进云南传统工艺技艺与创意设计、现代科技、时代元素相结合,推出特色鲜明的文化企业,创新云南特色文化产业品牌,打造特色鲜明的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聚集区,做强做大云南特色文化产业,推进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无疑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方水土,滋养和造就一方产业。近年来,我省文化产业立足文化资源,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走出了一条具有云南比较优势、特色鲜明、顺应时代潮流、市场前景广阔的发展路子。在加快文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创意,组织文化产业专家调查研究论证,我省确立了“金、木、土、石、布”五位一体的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发展体系,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大力扶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使特色文化产业不断提升品质,叫响品牌,发展壮大,全省涌现出一大批民族民间工艺品生产村落、企业和知名品牌,增强了云南特色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这些数量可观的实体特色文化企业,种类多、分布广,逐渐形成规模,是我省富民惠民、发展文化产业、推进民族文化强省建设战略的坚实基础。
      以“金、木、土、石、布”为代表的五大门类民族民间工艺品,是我省对民族民间特色工艺品的分类、提炼和概括。其产品丰富、创意精妙、工艺精良、特色鲜明、亮点突出、效益显著,是云南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力。五大门类的产品蕴含民族风情、地域特色,浸润着手工艺人的体温、心血和智慧,最具云南特色和魅力,深受市场和消费者的喜爱。我省计划到2020年,把“金、木、土、石、布”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打造成为云南文化产业的重要门类,培育出多个年产值上千万元的民族民间工艺品示范村、龙头企业、知名品牌和示范区,使其成为带动就业、活跃文化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提升云南文化影响力的惠民产业。
      石林阿着底民族刺绣、鹤庆新华村银器、剑川木雕、建水紫陶、傣族手工慢轮制陶、龙陵黄龙玉、个旧斑锡工艺品……这些创意精妙、独具韵味、异彩纷呈、人们耳熟能详的工艺品和品牌,焕发着迷人的光彩。

      金
      坚守传统
      融合当代审美理念
      “”指金银铜锡等金属类工艺品。
      本次评选中,寸银匠、标祥九龙、云天工等13个品牌被评为知名品牌,产品涵盖银器、珐琅彩银器、乌铜走银、斑锡、斑铜、藏刀、锡器、贵金属等工艺品。这些文化企业在坚守民族民间工艺传统的同时,还吸收了当代审美理念,使自己的产品呈现出独特的魅力。
      标祥九龙是鹤庆县标祥九龙手工艺品加工厂的品牌,公司法人代表寸发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他将祖传的工艺精华与现代审美融为一体,制作的九龙系列等精湛高超的工艺品远销到美国、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赠送给金庸先生的“大理荣誉市民”金钥匙也出自他的手。在他的带动下,新华村手工艺加工作坊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丽江珐琅彩银器制作工艺历经数百年历史,濒临失传,丽江云天工珐琅彩银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经过多年探索、创新和努力,终于制作出了色彩绚丽、具有宝石般光泽的珐琅彩银器,获得云南省第六届“工美杯”金奖。其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到印度、英国等国家,2014年公司总收入达到716万元,在业内打响了“云天工”品牌。香格里拉卡萨藏家手工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继承数百年传世名刀制作技法,制作的卡萨藏刀刀刃锋利,削铁如泥,削纸如飞,品质优良,独具民族特色,在云南乃至全国藏刀工艺品行业中,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声誉,远销全国各地,荣获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2014年总收入达720万元。

      木
      工艺为魂
      深耕细作打开市场
      “”指木竹藤草工艺品。
      被评为知名品牌的根深艺圆、兴艺和德顺红木根雕等7家企业中,就有2家出自剑川,可见剑川木雕的实力和水平。
      剑川木雕历史文化悠久,享誉海内外,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木雕之乡”。当地有近2万人从事木雕行业,收入近3亿元。剑川县根深艺圆木器木雕有限公司坚守民族工艺之魂,坚持纯手工制作与雕刻,为改变产品单一这个一直困扰剑川木雕的问题,他们从国外购进花梨木、酸枝木等名贵珍稀原料,以精湛的工艺加工生产高档家具,力争将每件作品都打造成既实用又具有艺术欣赏和珍藏价值的绝世精品。2014年,木雕产品《前程似锦》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同时入围艾琳国际精品铜奖。剑川兴艺木雕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美国敖思腾公司联合开发生产的欧式木雕装饰产品,已批量出口到美国加利福尼亚等20多个州,成为剑川木雕走向国际市场的成功典范。云南裕丰工贸有限公司打造的印象根艺极具个性化创意,公司采用规模化生产流程,在全国拥有36家厂、110家代理商,每年销售1万多件根雕产品,年收入达760万元,成为云南根雕龙头企业。

      土
      创意独特
      民族元素走向世界
      “”指陶瓷泥塑工艺品。
      陶艺和瓷器企业在我省分布广泛,具有良好的基础和广大市场。龙泉、滇鉴陶、贝尔陶庄等9家陶艺和瓷器企业被评为知名品牌,地区涉及易门、建水、石林、玉溪、宾川、丽江等地。
      近年来,华宁陶的陶复兴,特别是建水紫陶的崛起,为云南陶工艺产业带来盎然生机。近日,名不见经传的浪鬼泥玩品牌受到日本陶艺界的青睐,应邀在日本燕赵园展出作品。受邀的云南浪鬼泥玩建水陶文化有限公司经理肖春魁是后起之秀,他从2005年建立浪鬼泥玩陶艺坊起步,以不同于寻常的创意、独特的工艺风骨、禅寂柴烧的方法,制作的竹、荷、树桩系列产品震惊业界,作品玄武提梁壶获得中国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旅游作品大奖赛”金奖,他本人也荣获“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称号。建水县贝尔陶庄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的品牌贝尔陶庄在业内具有相当的知名度,该公司是建水紫陶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雄厚的领军企业,制作的彩填天球梅瓶获得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百花杯”金奖,填补了云南陶瓷史上没有国家级金奖的空白。公司实现了紫陶艺术品、收藏品与紫陶日用品、旅游产品的双线发展,产品远销昆明、青岛、成都、郑州、上海、台湾以及美国、丹麦、日本等国家。目前,公司正致力于打造一个占地百余亩,集文化旅游、人才培训、调研考察、保护传承、观光体验为一体的特色文化基地,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石
      品牌塑造
      带动当地产业发展
      “”指石雕石刻石材工艺品。
      本次评为知名品牌的云子、黄龙玉和滇茗紫砂等10家企业,还有保山永子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的永子、云南帝贝尔宝石有限责任公司的帝贝尔等,都是声名远扬的品牌。
      龙陵黄龙玉,此前人们称之为黄蜡石,作为观赏石进行收藏和买卖,2004年才被发现并作为一种新兴玉种,实现了从“”到“”的蝶变。作为龙陵县2011年招商引资引进的保山黄龙玉开发有限公司,集开采、加工、销售黄龙玉为一体,建设了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的黄龙玉公盘交易中心,带动3000多户个体私营企业的25000人从事黄龙玉加工销售,2014年实现黄龙玉产值10.3亿元,为龙陵塑造黄龙玉品牌,实现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云南天彝苴却砚文化开发有限公司深入挖掘永仁苴却砚的历史,研制开发苴却砚,使其成为楚雄州旅游商品十大品牌之一,天彝品牌也获评云南省著名商标,产品远销昆明、青岛、北京、东莞、深圳等地,具有较高声誉,带动了当地上百个小作坊的300多人从事苴却砚加工生产。

      布
      风情浓郁
      入选国礼馈赠外宾
      “”指染织刺绣等布类工艺品。
      本次美伊、憨夯、咪依噜、阿着底等评为知名品牌,实属实至名归。云南是民族刺绣最为绚丽多彩、丰富灿烂的省份之一。
      昆明难看工艺礼品厂研发制作的民族工艺包、手机套、小饰品、帽子、家具饰品等美伊系列民族工艺品,共有2000多个款式,产品形成批量化、流程化、订单化生产,除畅销国内外,产品还出口至美国、日本、西班牙、法国、德国等26个国家和地区,在全国及海外建立了1000多个固定的销售网络,2014年总收入达1500万元。昆明憨夯民间手工品有限公司提出了“民族的,也是时尚的”理念,生产的憨夯品牌民族娃娃被外交部选为国礼馈赠国外嘉宾,被商务部、文化部等授予“国家文化出口站点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出口创汇能力,2014年产值达2031万元。阿着底刺绣以彝族撒尼挑花为主打,专业从事彝族撒尼服饰及旅游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其产品色彩鲜艳、线条粗犷、古朴典雅,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实用价值及艺术价值。他们以公司+协会+会员的运作方式,吸收正式会员3200多人,培训全省各地刺绣人员8700余名。公司产品已远销俄罗斯、韩国、日本、印尼、新加坡、印度等国,目前已向17个国家和地区供货。2014年,阿着底刺绣的销售收入达1.4亿元,每位绣娘年均实现经济收入2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