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启动滇金丝猴动态监测项目
11月18日,滇金丝猴动态监测项目启动会在昆明召开,旨在促进社会公众对滇金丝猴保护的关注,增进社会对滇金丝猴分布区域保护机构工作成效的了解,展示云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努力和成效,更好地服务于云南省生态保育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由云南省林业厅组织,阿拉善SEE西南项目中心资助,联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云南大学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等8家专业机构实施的"滇金丝猴动态监测项目",是全国范围内首次开展的滇金丝猴种群数量全境同步动态监测。通过项目实施将进一步摸清滇金丝猴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生境状况、保护管理成效、以及受威胁因素、保护需求等情况,进而为评估滇金丝猴栖息地质量状况,制定滇金丝猴保护措施,促进滇金丝猴种群数量增长和栖息地改善以及社区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滇金丝猴动态监测项目在昆明启动会
滇金丝猴动态监测项目在昆明启动会
阿拉善SEE西南中心首席科学家龙勇诚介绍项目情况
人类于1897年首次科学记载到滇金丝猴。上世纪90年代和2005年,有关科研机构对滇金丝猴种群开展过两次地理分布和种群数量调查,滇金丝猴研究保护数据亟待更新。
此次滇金丝猴动态监测项目,计划投入资金102.8万元,开展为期2年的系统性地理分布和种群数量监测。其中,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林业局负责组织野外实地调查监测。云南大学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滇金丝猴粪便DNA检测。大理大学东喜马拉雅研究院和中国林业科学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负责调查工作整体策划、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及相关数据分析。香格里拉滇金丝猴保护协会负责项目实施的技术协调。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负责地理信息数据的处理和保存。通过以上机构的合作,将形成系统完整的云南省滇金丝猴种群数量及栖息地现状的信息档案,为长期监测保护滇金丝猴种群奠定坚实基础。
滇金丝猴动态监测项目的实施,是一次林业行业主管部门、科研机构、民间组织合作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模式的创新,对促进社会公众关注濒危物种保护、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野生动物栖息地周边社区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捐赠
授旗
授牌
云南省林业厅承担着云南陆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要职责,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极小种群野生物种拯救保护,与省科技厅共同发布了《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规划纲要》和《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保护紧急行动计划》;率先在全国探索成功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并推广至全省;2015年启动实施了《滇金丝猴云南省保护行动计划(2015-2020年)》。同时,加强白马雪山、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老君山国家公园的管理,加大与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在滇金丝猴保护方面的合作。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是中国企业家出资成立的公益性环保组织。其西南项目中心长期致力于中国西南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云南省先后开展了滇金丝猴、亚洲象、绿孔雀和濒危药用植物等保护和社区发展项目,积累了丰富经验。
民众参观滇金丝猴保护成效展览
滇金丝猴 龙勇诚供图
滇金丝猴之安睡的一家 龙勇诚供图
信息来源(单位名称):厅保护处 宣传中心 | 作者:李鹏 杨劼 | 栏目编辑:李姣 | 栏目审核: 武建雷